2018年秋季玉米的價格如何?

今年強明年會更強

2018年秋季玉米價格如何? 受國際及國內利好因素影響,個人預判秋季玉米價格總體將普遍上漲,預計將突破1元大關。



一國際利好影響。受厄爾尼諾氣候影響,今年國際玉米種植面積及產量影響較大,其中世界種植面積較大美國和巴西等地因乾旱及洪澇災害等氣候影響,玉米種植面積銳減,玉米總產量將往年大幅下降。因此對以玉米等作物出口為主美國巴西等國家,會大大減少出口數量,同時也將有利提升國際玉米價格,減少了對我國玉米價格衝擊的不利影響。加之今年國際貿易爭端頻繁發生,也會促使國家制定貿易保護措施,增強進口玉米管控,保護國家經濟利益,促進國內玉米需求量增加。另外當前部分區域頻繁戰爭影響,也將利於促進國際市場對玉米需求增加,減少了國際玉米對我國玉米市場的衝擊影響。


二, 國內利好因素。

1玉米優勢產區種植面積受乾旱影響,預計今年種植面積較往年會大幅下降,另外受供給側改革影響,東北等地加大了對大豆的作物種植的補貼政策,也利用大大壓縮玉米種植面積。

2.玉米總產量減少。受天氣乾旱等因素影響,玉米不能適期播種,或出苗不好,田間缺苗斷壠嚴重,將影響玉米產量,加之種植面積減少,玉米總產將明顯少於往年。

3玉米需求量不斷增加。受玉米深加工不斷增加,下半年畜牧養殖旺季到來,及前期玉米的臨儲拍賣影響,用糧單位需要進行補倉,加之國際市場利好因素影響,國內玉米需求量總量較往年將有明顯增加。



玉米花生大講堂

老鄉,我簡單明瞭的回答你吧!2018年秋季玉米價格比2016年和2017年同期的價格都要高!但是肯定是回不到2015年那樣的高位啦!不出意外的話,今年種植玉米的收益依舊是不賴!

如果你要問為什麼的話,我就這麼跟你說吧,因為今年的玉米需求量更大了,而玉米總產量增加的不多,玉米產的不夠用,價格自然而然就高了起來!

2018年國內玉米消費總量創新高!

為什麼2017年國內玉米價格較2016年同期有了明顯的提升,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玉米供需關係發生了變化,由此前多年的玉米供應大於需求變成了玉米供應不足需求!這樣一來,玉米不再是賣不出去的“棄兒”,不會被冷落在臨儲倉庫的某個角落默默的成為超期糧,而是成為了市場上被追捧的“香餑餑”!

深加工企業需要,飼料企業需要,養殖戶們也需要!

東北的企業需要,山東的企業也需要,南方的企業也需要!

就是這個道理!

而到了2018年,這種玉米供需關係將得到進一步的改善!因為在今年國內玉米消費量將創下新高,達到2.25億噸,比去年增加1500萬噸!其中,玉米飼用消費1.4億噸,深加工消費量7300萬噸。而與此同時,國內玉米總產量將達不到這個高度!在2018年,玉米將變得更加緊缺!

2018年產玉米價格到底將是什麼情況,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望周知!讓自己的親屬、朋友瞭解。

《糧油市場報》官方賬號首發於在悟空問答!04.24


糧油市場報

這個提問收藏的人不少,可以看出問題比較受歡迎,下面答主就從不同的維度進行分享。

1、2018年秋季玉米的價格會的有不錯表現,同比2017年會有明顯上升,有一定的概率突破1元/斤。但種植玉米的朋友也不要對行情有過高期望,價格不會超過玉米收購政策未調整前。

2、秋季玉米行情為什麼會走強?核心原因是供需寬鬆的局面有了改善。具體來講,一是近年種植玉米不賺錢,致使玉米種植面積減少,從而導致產量降低。二是臨儲玉米多次拍賣,玉米去庫存工作有序進行。三是市場對玉米的需求在慢慢轉強。

3、但對於養殖戶來說,玉米價格的上漲就不是一個好消息了,這意味著成本的上升。但市場就是這樣,很難讓所有人都滿意。

總之,目前的玉米價格是年內的相對低點,但利空出盡就是利好,預計在秋季玉米行情出現一波較強走勢的概率較大。

上述分析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畜牧大集網

其實嗎,很多農民朋友現在都關心玉米漲不漲價的問題,有的是養殖戶,有的是種植戶,有的則是經銷戶。

1、山東濰坊市壽光巨能金玉米澱粉 ,統一執行0.989元/斤,落5釐,累計落7釐。

2、濰坊壽光新豐澱粉 ,水分20以內價格執行0.986元/斤,落7釐。

3、濱州博興香馳執行0.975元/斤,落5釐。

4、濱州金匯0.98元/斤。東北玉米收購價格0.97元/斤。

5、德州禹城保齡寶玉米收購價格: 執行0.97元/斤,落5釐。

6、德州樂陵中谷澱粉當地玉米0.98元/斤。

7、臨沂市沂水大地玉米,統一執行價格0.995元/斤。

目前市場情況來看,用糧企業心態較為穩定,吉林補貼政策對市場的提振效果較弱,黑龍江補貼政策難產,基層和商戶的情緒受到的影響或將有所加大,而很多農戶也會將手中剩餘糧食賣出換化肥等生產資料。而據有關專家分析,目前深加工處於虧損狀態,下游產品走貨不暢,澱粉庫存回升明顯,酒精即將進入消費淡季,深加工開工率保持高位,企業對高成本原料牴觸情緒較高,加之臨儲去庫存將會把超期儲存玉米定向給部分深加工企業,預計後期深加工企業原料成本將震盪偏弱。此外,東北深加工企業玉米價格已出現下滑跡象,少部分廠家調整收購價格,而吉林深加工補貼影響較小,加之企業庫存較為充裕,臨儲或隨時洩庫,企業上調收購價格意願不大。


難忘槐香

題主作為農民,目前正是東北地區春播的時期,種玉米還是種其他作物,相信已經有了選擇。而選擇種玉米,肯定會很關注秋收之後玉米價格的走勢。那麼,糧小咖就根據當前的情況,簡單的做一下觀點分享吧,主要提醒的是,很多情況都是依據當前的信息做出的判斷,東北玉米剛剛開始播種,華北玉米還要等到6月份之後才會播,距離10月份前後新玉米上市還有將近半年的時間,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發生。

一、基本定性的判斷是,2018年國內玉米麵積會恢復性增加。儘管農業農村部發布的信息稱,2018年將鞏固玉米調減成果,繼續調減鐮刀彎非優勢產區籽粒玉米麵積,並建議農民合理調整種植結構。但由於2017年產玉米上市以來,價格持續走高,使得對比大豆品種來看種植收益較高,農民種植玉米的積極性也明顯增強。從2018年全國全國農作物種子產需形勢春季例會上了解到,預計今年雜交玉米種子需求略增,各地反映,高質量籽粒玉米價格穩中有升,增強了種植玉米收益穩中有升的預期,今年東北地區籽粒玉米種植面積預計增加1200萬畝左右,黃淮海地區預計增加200萬畝左右,貴州省因政策調整玉米種植面積將出現大幅下降,全國籽粒玉米種植面積總體預計增加800萬畝左右。

基於此,在後期主產區不發生大的自然災害的情況下,2018年的玉米產量也將高於上年。

二、本年度的玉米需求將繼續增加。一方面,飼料養殖需求繼續增加,而且原本因為豬肉消費已達到高點、環保督查力度加大影響養殖、進口高粱等替代品種導致的增速放緩,也將在對美國高粱實施反傾銷、規模養殖集團紛紛在東北西北等地建廠的帶動下,玉米的飼料需求將繼續增長。

另一方面,隨著玉米價格市場化形成機制的運行,以及國家在去庫存的大形勢下對深加工企業給了一定的政策扶持,比如燃料乙醇添加汽油的比例等,使得近兩年深加工產能擴張勢頭較猛,玉米的工業消費量預計將繼續有較大增幅。由於國家放開玉米深加工新增產能的審批,加上近年企業投資、擴產積極性較高,預計2018年新增產能將超過500萬噸。

根據中國澱粉工業協會的數據,預計2018年,國內玉米消費總量將繼續提高,預計將有1500萬噸的增長空間,增至2.25億噸。其中,玉米飼用消費預計將達到1.40億噸,比上年增加500萬噸以上,主要受益於飼料生產總量的提升以及國家對東北內蒙古飼料企業的補貼政策。玉米深加工產能將大幅釋放,預計玉米深加工消費量將增加800萬噸,至7300萬噸。這將對後期的玉米價格形成較強支撐。

三、2018年產玉米價格仍被看好。儘管本年度玉米產量預計會增加,但消費的增幅將更大,預計國內玉米供需缺口將繼續拉大,從而對新年度玉米價格提供支撐。再加上隨著臨儲玉米拍賣的持續進行,預計今年的成交總量超過去年6000萬噸的可能性比較大,這將進一步減少臨儲玉米庫存的壓力。且隨著臨儲玉米存儲時間又延長一年,品質的進一步退化,使得用途上也會更受限,那麼對於供給偏緊的新產玉米價格來說,也將形成利好效應。初步預計,今年秋收後的玉米價格,將會以高於上年同期的水平開秤,後期的價格走勢還將會受到國家是否會出臺一次性儲備收購、東北加工收購補貼等政策。


糧小咖

2018年秋季玉米的價格如何?


三農廣訊

鍾情三農說句實話,2018年秋季玉米價格還是很有潛力的,比前兩年高一些幾乎是必然了。

至於說具體價格嘛,筆者以為局部地區達到一元每斤以上問題不大,但是要想價格再高一些的話可能性就比較低了。

至於說為什麼我會有如此的態度,請聽我一一為大家解釋清楚。

減產成必然,利好新產玉米玉米價格。


在我看來,不管是人為干預還是非人為的天災,今年我國玉米總產量有所減少將是一個必然,這其中,全國範圍內來看,種植面積不及往年,而且在我國最主要的玉米產區還出現了嚴重的春旱,這將嚴重影響東北大部分玉米生長,肯定會對後期的玉米產量有著不容忽視的影響,不出意料的話,和小麥一樣,今年的全國玉米總產量也將會不及往年。不過玉米的情況應該會比小麥好的多,即便是玉米減產了,幅度也不會有今年夏糧收購期間的小麥減產幅度高達百分之三十那麼高。

2016年,國內玉米供給量達到了創紀錄的2.25億噸,2017年只有2.15億噸左右,而筆者預計,到了今年秋季,可能產量也就是2億噸出頭吧。

今年玉米消費量創紀錄,新產玉米將受熱捧。


為何筆者對今年國內玉米是價格如此的有意哦心,說這樣的話也絕對不是信口開河,是有足夠的底氣和判斷。

因為今年我國的玉米消費量將會有一個歷史性的突破,達到2.25億噸左右。去年開始,東北地區的諸多玉米深加工企業被批准立項並且迅速的開工建設,僅該省一個地區,近兩年的玉米深加工產能就增加了3000萬噸以上,此外,山東地區的玉米深加工企業也在不斷擴充生產規模提高產能,而在飼料領域,隨著養殖業的復甦,對於玉米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多。

所以,在今年玉米將會有一定減產的前提下,玉米需求量卻高升,這意味著今年的國內玉米市場供需將繼續出現缺口,而且數量還不小,初步統計,達到了2000萬噸以上,是去年的兩倍有餘。

設想一下,在2018年的國內玉米供給中,即便是全部使用新產玉米,可依舊有將近十分之一的缺口,這將會給新產玉米的價格高開高走提供堅強的支撐。

物以稀為貴,玉米在本年度肯定會成為市場追捧的焦點,到時候價格高漲也在情理之中。筆者還記得,2017年底的時候東北玉米備受關注,南方企業和本地加工廠不惜高價搶糧,市場價格最高達到0.95元每斤以上。

2018年,這種情況或許依舊會出現,不同的是,市場價格可能在近三年裡首次突破1元每斤的大關,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鍾情三農

科學興農為您解答。

再過兩個半月的樣子也就該收穫新玉米了,昨天看到有朋友諮詢秋後的潮糧價位,今天又看到秋玉米價位的諮詢。科學興農認為今秋玉米價位定然會比去年開秤價位高而價位方面也要整體偏高一些的。

玉米減產

今年玉米減產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進口量縮減,第二早春東北地區乾旱出苗不齊,第三玉米種植面積下滑。可以說以上幾個方面無論哪一方面都會嚴重製約今年我國玉米的產量。

從目前不少媒體的預計看,今年玉米產量下滑基本上沒有什麼懸念。其實這也比較符合當前我國糧食供給側結構改革的大背景,今年國家又力推大豆種植,擴張大豆的同時,玉米種植面積也就相對減少了。而中美貿易問題也導致玉米進口量有所減少。

可以參考一組數據,2016年我國玉米總產達到了記錄性的2.25億噸,2017年2.15億噸,就今年的情況看恐怕難以維持2.1億噸的產量。

國內玉米消費需求增加

玉米價位高低的一大因素是由供求關係所決定,就拿去年的情況來說,也正是由於國內需求量的增加,使得價位有所提升。玉米深加工企業產能不斷擴張,今年玉米需求量預計會達到2.25億噸,相對於今年玉米2.1億噸的預期產量來說,可以說中間的有著不小的差額。這樣一來,玉米由原先供過於求的狀態將會變為市場上供少於求的香餑餑。

綜合來看,在今年玉米需求有所增加,而國內玉米供給又相對趨緊的狀況下,今秋玉米市場值得看好,而像今年小麥減產,在收穫之後價位逐步走高的情況很有可能在今秋所收穫的玉米種繼續上演。

這裡是科學興農,歡迎添加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科學興農


你好,農村人謝二先生為你提供靠譜回答!

首先要明確地告訴你,謝二先生無法預測今年秋季的玉米價格,但可以結合往年糧食行情,作個分析。

前幾天,我們村上有戶人家賣了去年秋季收割的玉米,價格是每斤0.95元。這個價格還是不錯的,賣主比較滿意。

去年玉米剛下來時,價格還不到八毛,低迷態勢一直維持到冬天。最高價應該是0.85元,沒有聽說更高的價格。


去年的玉米囤積到現在賣,水分減少加上老鼠咬,摺合下來,0.95元的價格也不高。

我們這裡的土壤不適合種水稻,附近村適合種水稻。水稻和小麥輪作,收益還是可以的。但是小麥和玉米輪作,收益就差多了。

如果今年的行情好,玉米賣到九毛多還是有希望的。估計就算不太理想,也能賣到八毛五左右。現在種田效益真的是太低了,發展高效農業說易行難,一般農戶搞不來也搞不起。


謝二先生拉呱

東北地區、華北地區玉米
春耕正在陸續展開,面對近期玉米價格低迷,農民肯定希望知道今年種植玉米收益會怎樣。根據央視春耕大數據分析,2018年秋季玉米價格約為0.95元/斤,東北地區玉米種植面積會有所增加,玉米種植戶要根據當地情況進行調整,甜玉米、糯玉米不適合大規模種植,可以適當的種植。個人認為下半年新玉米價格整體能否達到0.95元/斤還有待觀察,但部分地區突破1元/斤希望還是挺大,總體行情不會太差。

臨儲玉米拍賣進展順利

臨儲玉米拍賣從4月12日開始後,目前已投放1400萬噸,成交量都比較不錯,達到了去庫存的預期,從國家糧食交易中心公佈的情況看,4月26日、27日也是700萬噸的投放量,如果成交量依然保持不錯,大概率會加大投放力度。只要玉米去庫存達到了預期,秋季新玉米價格就不會差。

政策扶持力度不減

玉米屬於政策性糧食,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地區種植玉米有專項補貼,對於玉米深加工企業也有相應的扶持。加上今年中美貿易摩擦,國際貿易環境日趨複雜,國家為了鼓勵國產,更會加大扶持力度,大概率會增加相應補貼,這對於玉米種植戶和深加工企業而言都是受益者。



玉米深加工需求增加

玉米除了用於食用、養殖業飼料、澱粉等,還可用於乙醇汽油等加工,雖然豬肉價格近期低迷,但不少大型養殖場仍在擴張,飼料需求仍強勁。特別是乙醇汽油的應用,一旦生產工藝和成本控制更成熟了,那玉米的需求量將會更大,農民種植玉米銷路就更廣。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農民種下去的是希望,但願玉米種植戶能有個好收成,糧食賣個好價錢,東北地區玉米種植面積會增加些,非優勢產區種植面積會減少,農民還是不能盲目的擴種。如果當地有玉米深加工企業或者飼料企業,收入就會有所保障,甜玉米和糯玉米可以適當種植,但不適合大面積種植。春耕大數據預測的對不對,只有讓時間去驗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