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在美國得民心嗎?

埃夫隆

隨著美國經濟的強勁復甦,近期特朗普的民調支持率也節節攀升。而特朗普關於“美國優先”理念,以及貿易戰的強勢表緊,也獲得了越來越多美國人的支持。這種情況下,不僅特朗普對中期選舉的底氣越來越足,世人也開始擔心——曾經以為僅僅是曇花一現的“特朗普現象”,很可能長期固化。

那麼,美國會不會“特朗普”化?這個曾經的“民主燈塔“,世界秩序維護者,會不會拋棄所謂的“普世價值”,走上右傾極端化的老路?

在雲石君看來,首先,單獨就共和黨來說,這個黨的“特朗普化”,似乎已經不可避免。

現在的共和黨,主要存在特朗普、建制派以及茶黨三種勢力。

其中茶黨作為一個鬆散的民間團體,其本身並沒有嚴密的體系和架構,甚至算不上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政治組織。它主要是靠理念,將擁躉聚合在一起。而茶黨的理念,帶有濃厚的民族色彩,對非主流族裔高度歧視。同時,延續上世紀90年代初美國民間政治運動思潮,經濟不景氣環境下,民間對政府政策存在諸多不滿,謀求自下而上改變現狀,重塑美國政治格局。

從茶黨的這些特點來看,特朗普的行為特質與他們的訴求有相當的吻合度;雖然茶黨的另一個特徵反對“大政府”、擔心政府過多幹預造成權力過度集中,這一點上,特朗普的作為與其有差異,但這種行為層面的分歧,並不足以成為二者基於理念契合而形成的心靈相通。再加上茶黨組織結構鬆散的特點,所以就算它們不會融入特朗普派,但二者結為政治盟友,卻是完全可以的。

茶黨既然成為特朗普的盟友,那共和黨內唯一能對其構成阻礙的,就是建制派了。但問題是,雖然建制派長期作為共和黨的主流勢力,但從現在的形勢來看,他們已經逐漸邊緣化了。

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雖然相較於民主黨,共和黨的建制派也有一定的民族、種族傾向,在貿易等問題上也比較保守,但這種程度並不嚴重。整體而言,共和黨建制派的這種右傾,依然是構建在“普世價值”、“政治正確”宏觀框架下的,是在堅持中庸原則大基礎上,向右略有微調而已。

這種溫和右傾,擱在全球化鼎盛、美國經濟繁榮的以前,那當然沒問題。畢竟那時候的白人民眾雖然內心深處也煩黑人和拉丁裔,部分人也對工作崗位流失等等有所不滿,但當時畢竟程度不嚴重,良好的經濟也非常容易的掩蓋了這些問題。就當時的情況來說,白人中下層依然是支持全球化的——只是對有色人種,對所謂的產業外流稍有微詞而已。而這種態度,正對共和黨建制派的路。

但金融海嘯後,美國經濟長期低迷,產業空心化加劇,這樣一來,原先被掩蓋的種種社會問題就爆發出來,白人中下層不再能夠享受全球化的好處,卻要承受產業空心化的痛苦,承受有色人種帶來的社會資源擠佔和社會矛盾增加。

共和黨的選民以白人為主。隨著白人中下層對全球化的態度由有好感、無所謂轉到反感甚至厭惡,建制派這種基於維護政治正確前提的溫和右傾,已經遠遠無法滿足主流共和黨擁躉的胃口。在他們看來,只有特朗普和茶黨的這些極端理念,才能迎合他們的需求,維護他們的利益。這種情況下,傳統建制派的潰敗已經不可避免——可能一開始還能憑著老底強撐下,但隨著特朗普站穩腳跟,並確實幹出些在共和黨選民看來滿意的成績,建制派的沒落也就在今年十分明顯的表現出來。而共和黨的傳統金主——工商資本、軍工資本之類,雖然一開始對特朗普的極端玩法持有懷疑甚至排斥,但隨著特朗普增加軍事開支、力推製造業復興的舉措的成效逐漸顯現,他們也有許多改變了態度,開始願意對這位狂人下注。

從民眾到金主,現在的特朗普已經基本上搞定了傳統共和黨擁躉,到今天,像布什家族這些傳統建制派,已經只是空有其表,黨內影響力和號召力已經大不如前。

但是,這僅僅是共和黨系統而已。特朗普能改造共和黨,但卻改造不了民主黨——不僅改造不了,甚至會讓民主黨對他更加厭惡,對所謂的“特朗普化”潮流更加堅決抵制。

從支持者構成來看,民主黨的支持者更多的是是精英(包括大量中高端知識型人才)和有色人種——前者靠全球化發財賺錢,後者靠全球化和普世價值獲得生存空間。在金主方面,則主要是金融、科技資本——二者都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這部分人和資本,都是靠全球化混飯吃,靠普世價值打天下(不光蹭飯吃的黑人和拉丁裔當然需要普世價值和政治正確來保護自己,精英們也同樣需要用普世價值去打開全球市場,方便收割),他們不可能去支持特朗普的右傾民族主義。所以,隨著共和黨的特朗普化加劇,民主黨基本盤不僅不會被其吸引,反而會對他更加厭惡——關於這一點,從近期特朗普團隊成員幾次出外就餐被餐館驅逐就可見一斑。

而且,為了能更好的抵制特朗普的右傾化對美國的影響,民主黨無論是出表明態度,還是凝聚力量的角度,都會越來越左傾。

這就會給美國帶來很大的麻煩——以前民主共和兩黨雖然有分歧,但都是中庸大框架下的,彼此之間講究的是和而不同、鬥而不破——既在維護一個大共識基礎上,存在一些小的分歧而已。

但隨著共和黨的“特朗普化”,這個美國兩大政治勢力之一的組織,對普世價值、政治正確這些曾經美國社會共識的越來越摒棄,離昔日的“中庸之道”也越來越遠。這種情況下,他們與美國社會的另一個二元核心——民主黨之間的分歧越來越大,當這種分歧大到一定程度,量變產生質變,二者就不再是和而不同,求同存異。而是彼此間尖銳對立。

綜上所述,特朗普今日的得勢,以及共和黨的“特朗普化”,在某種程度上是以加劇美國社會撕裂為代價的。特朗普現在民調越上升,那些反對他的人對他就越反感。美國社會兩大派系之間的對抗情緒就會越重。

這絕不是一個好的現象。而最為糟糕的是,這種情況還很難緩和。

對特朗普來說,他現在越混越舒服,共和黨建制派都基本上被他廢掉了,春風得意之下,他當然沒道理對民主黨的政策理念妥協。所以,要想維護社會穩定,最好的辦法就是挖牆腳,將民主黨擁躉吸引過來。

但這又是不可能的。民主黨的底層擁躉——有色人種,本身就是特朗普右傾民族主義的打擊對象。所以對有色人種這個族群而言,除了美國華人這幫有點錢卻毫無地位的政治侏儒,或許會指望借特朗普之力來收拾下那些專門欺負自己的連黑人、拉丁裔,主流有色人種幾乎不可能對特朗普妥協。

而金融、科技資本,因為特朗普反對全球化,礙了他們的事,所以他們也反對特朗普。當然,如果特朗普真能用貿易戰把全世界收拾服帖,重新打造出一套更有利於美國的新全球化秩序,那他們倒也樂得轉恨為愛。但在特朗普這個“畫餅“變為現實之前,他們不僅對特朗普缺乏足夠的信心,還有遭受貿易戰帶來的痛苦,所以至少在特朗普貿易戰成效大顯之前,他們也不會輕易向其低頭——甚至還會對他更加討厭。

總而言之,特朗普現在風光不假,但風光背後也有隱憂。如果他的冒險能夠大獲成功,為美國爭取一個更有利益的貿易環境,帶來更多現實的利益,那他就會成為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但如果做不到,那不僅自己的名譽會掃地,最重要的是,已經被他嚴重撕裂的美國社會,也會因為發生更大的內部危機。


雲石君

美國媒體幾乎每週都要做民調。木叔查找了最近一期有關特朗普施政的民調。網友們能從中看出特朗普的民意如何。其實整體而言還是不錯的。但是在內政和外交上,民眾對他的分歧比較大。

此次調查由SSRS進行,這是一家非常資深和知名的調查機構,由訪談員隨機抽取全美國1012名成人進行現場訪問。全部樣本結果的抽樣誤差為正負3.7%。因此數據的結果是比較可信,也可以作為一定的決策參考。

木叔選擇其中的三項來進行比較說明。

1)美國民眾對特朗普的經濟政策非常支持。

數據顯示,66%的美國人認為目前的經濟狀況良好,59%的受訪者表示對今後一年經濟狀況良好有信心。這些數據當然對特朗普是很大的利好。

2)美國民眾對特朗普的外交政策批評居多。

支持特朗普外交政策的美國人數量自5月份以來已下降至僅39%,不支持的有53%。其中18-34歲的人中65%反對他的外交政策。另有三分之二的美國人認為外國領導人不尊重特朗普。

民調特別提到了特朗普與加拿大總理特魯多之間的口舌之爭。特魯多在美國公眾中的民調得分甚至比特朗普高——特朗普為40%,特魯多為49%。

3)美國人不願意為保護本國工業收稅。

CNN調查顯示,63%的美國人寧願和那些與美國關係密切的國家保持良好關係,也不願為保護美國工業徵收關稅。這或許是擔憂美國和盟友以及與中方等進行經濟戰可能會損害美國利益的擔憂。

只有25%的受訪者支持優先考慮關稅和保護美國工業。這個數字顯然與特朗普比較激進的外貿和關稅政策並不相符。

從這幾項重要的數據上可以得出一個基本的結論,那就是特朗普是一個多面體,不能簡單評論民意支持或者反對。不同政策上有不同的結果,就會導致民眾對其有不同的態度。


木春山

特朗普獲取了大量民心

特朗普的減稅政策,獲得了美國富人階層和白領階層的支持;特朗普計劃在在美國與墨西哥邊境修建邊境牆和收緊移民政策,獲得了美國wasp(信仰新教的歐洲白人後裔)的支持;特朗普與中國搞貿易摩擦、對日本鋼鐵、鋁材加徵關稅,獲得了美國藍領工人的支持;特朗普政府退出《巴黎協定》,獲得了美國工業界的支持。所以,特朗普通過一項一項的針對性政策,獲得了大量民心。

特朗普也失去了大量民心

特朗普的減稅政策,減少了美國的財政支出,勢必也會減少社會福利支出,失去了底層民眾的民心;特朗普在美國與墨西哥邊境修建邊境牆,失去了拉丁裔美國人的民心,拉丁裔最多的加利福尼亞州州長傑裡·布朗甚至與特朗普公開唱反調;特朗普與中國搞貿易摩擦,失去了美國零售業、農民的民心。所以,特朗普通過一項一項政策,也失去了大量民心。

他想要分裂我們,與世界其餘地方隔離起來、撕裂彼此

不幸被希拉里言中,特朗普處處以“美國利益優先”,看似愛美國,卻將美國一步步帶向孤立。特朗普上任以後,既沒有訪問加拿大,也沒有訪問英國,要知道這兩個國家都是美國最重要的盟友,卻被美國如此冷落;特朗普堅持對日本鋼鐵、鋁製品加徵關稅,一向恭順的日本也起了異心,沒有加入驅逐俄羅斯外交官的行列;特朗普甚至揚言與歐盟搞貿易摩擦,認為歐盟對美國汽車徵收25%的關稅,十分不公平;修建美墨邊境牆,又號召各州國民警衛隊駐守,大大得罪了墨西哥。歷史上,從來沒有一位美國總統如特朗普這般,一年內就要將美國的盟友們得罪乾淨!

特朗普通過分化美國社會,成功的當選總統,也必將因為分化美國社會而成為一個糟糕的美國總統。


美國觀察室

從總體上看,特朗普在美國並不算是一個得民心的總統。根據今年5月份17-20日美國研究團體(American Research Group)的民意調查顯示,特朗普的支持率為37%, 比4月份(38%)降低了一個百分點,而民眾對特朗普的不支持率則從4月份的56%上漲至5月份的58%。最明顯的是,民主黨人與共和黨人對特朗普的態度懸殊。特朗普獲得了82%共和黨人的支持率,而只獲得6%的民主黨人支持率。

其他權威性民意調查機構的調查也證實了特朗普在美國的不得民心,其5月份在國內的支持率均低於反對率。特朗普可算得上是美利堅分裂國總統,其上臺進一步造成了美國社會的分裂。

特朗普如此不得民心並不意外,從一開始,他就沒有得到美國大多數民眾的認可。在2016年的美國大選中,特朗普獲得的民眾選票比希拉里少了286萬張。特朗普的意外當選總統只是得益於美國特殊的選舉人團制度,特朗普獲得了306張選舉人票,而希拉里只獲得232張選舉人票。在特朗普上臺後,他在內政和外交上的一系列政策,比如禁穆令、修建墨西哥牆、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以及退出伊朗核協議,進一步加劇了美國社會的分化,使得民眾對特朗普的反對率一直高於支持率。


睿恪煦


對於“民心”的定義,是民眾對一國之君擁護程度的總概括,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巴拉圭總統馬里奧.巴拉克斯應該是最得“民心”的,但對於國家領導人來說,個人道德並不能作為“民心”所有的判斷標準,如果你能實現讓國家“均富”,你自然會得到“民心”,但在美國這樣的社會環境之下,一位總統不可能制定出一套天衣無縫的決策來兼顧所有的階級,可以說沒有一屆總統能夠實現“均富”,從而順風順水地幹完任期,也很少能夠滿載榮譽光榮退位,,,

特朗普上任之初,就試圖用商人的交涉方式,與俄羅斯開闢出另一套鬥爭格局,但這恰恰與堅持美國傳統政治模式的建制派思想背道而馳,於是,“通俄門”的枷鎖牢牢套在了新總統的身上,

為了杜絕恐怖襲擊,推出了“禁穆令”,雖然倍遭聲討,但仍有大量美國白人以及民族主義者的擁護,為了打擊毒品犯罪,試圖用極其原始“長城”來阻斷犯罪,雖然得罪了墨西哥,但在某種程度上也的確遏制了墨西哥的偷渡者,“新移民政策”雖然破壞了美國的移民傳統,到通過遏制移民,大大提升了美國製造業的就業機會,對歐盟的冷落以及對盟友的打壓,雖然讓眾多追隨者感到齒冷,但同時也告訴盟友一個道理:盟友關係並不能建立在損害美國利益的基礎上,,,

對歐盟加收25%的汽車關稅,對日本的鋼,鋁加稅,只不過是其對外貿易政策的其中一部分,如果其與盟友之間的關係因為一次貿易中的“加稅”,就會被撕裂的話,那美國曆史上經歷過比這更大的事件,豈不是讓美國早就眾叛親離了?


退出《巴黎協定》與《清潔電工計劃》,得罪了全世界,但卻使美國的能源投資得到了增長,從而帶動了就業率,《減稅計劃》同樣打亂了很多國家現行的發展計劃,但該計劃不但讓美國中小企業一片歡呼,同時也為美國吸收了大量的資本,

美國特殊的制度,決定了美國不可能出現偉大到毫無瑕疵的領導人,因為,只要是人,他就會犯錯,好在是美國對選舉制度的堅持,即使總統的執政方略偏離大方向,你也只有4年時間,4年之後,後來者會及時修正前任的錯誤,

而我們所聽到的對他本人的讚美或者指責,也只是基於自己陣營的需要,試問:各種各樣的專家,對美國各種各樣的預測,有幾條說準過?

在特朗普任期未完之前,也許連美國人民自己都看不到特朗普的執政結果,萬里之外的我們,誰要是對特朗普的“民心”作出言之鑿鑿的判斷,我想他一定是帶著某種節奏的,但經驗告訴我們,除了喬治.華盛頓,托馬斯.傑佛遜,富蘭克林.羅斯福,美國其他總統的政績,只能說好也好不到哪裡去,但也壞不到哪裡去,,,!

衡量美國政治家的標準不是“民心”,而是政績!


冷兵器TILLLINDEMANN

特朗普在美國是否得民心,我認為兩件事情可以檢驗:


第一,支持率和受歡迎度。特朗普自去年1月20日上任以來,滿月、一季度、半年、週年的支持率和受歡迎度,均創造了美國總統同期的最差最低紀錄。所以,特朗普在美國是否得民心,不言而喻。


第二,特朗普能否連任。特朗普渴望連任,提前兩年開始準備下屆總統選舉,如果到時成功當選,可以認為特朗普在美國國內得民心;相反,如果選舉失敗,特朗普只能在美國留下笑柄。但從目前來看,估計多數美國民眾不會投票給特朗普。當然,這還要看特朗普面對的對手是誰。不過,比特朗普不靠譜的競爭對手,估計應該特別難找。


客觀地說,特朗普當總統一年多來做了一些事情,肯定有些人歡迎、有些人反對,但歡迎和反對的人究竟有多少,只能通過支持率和歡迎度來體現。而從過去和當前的情況看,特朗普在美國民眾心目中,應該是不得民心的。


毛開雲

最新不斷走高的民意調查支持率最能說明問題,三大原因支撐他呀。

美國人民有個特點:總統剛剛當選時,支持率一般很高。此後一路走低,兩年後的中期選舉前創下最低,然後再逐步回升。

偏偏川普這個“瘋子”總統比較奇葩。他失去了多數選民,卻贏得了多數選舉人票,成為小布什之後的第三位如此當選總統。上任之初的支持率很低。

川普一上任,不改其房地產老闆一言堂的習慣,居然暴風驟雨、說幹就幹,引發巨大爭議。但其作為都是競選時承諾過的,可以說是言出必踐。結果民意支持率竟然一路走高!最新的民意調查顯示,川普居然比上任總統優秀黑娃奧巴馬的中期支持率還要高。

不得不說,川普很得美國人民的民心!那麼,川普憑什麼贏得民心?

一、信守承諾,言出必踐。川普在競選綱領中向全美國人民承諾的幾件大事,在上任不到兩年內迅速落實,迅雷不及掩耳。防止非法移民、修建墨西哥邊境牆;大規模減稅;削減貿易赤字。等等。

二、美國利益至上,俘獲人心。雖然“美國利益至上”的口號失去了“政治上的正確”,也引起了其它國家的不滿,但是對美國人民而言,卻是直擊人心的舉措。老百姓當然喜歡現實利益,誰喜歡假大空的口號?

三、業績實實在在,推特宣傳不停。川普上任後,美國經濟發展良好,完全走出了金融風暴的陰影。非農就業人口增加,失業率明顯下降。股市繁榮迭創新高,交易活躍。大規模減稅讓公司、個人都成為受益者。投資加大又做大了稅基,提高了政府收入。川普又極擅於宣傳,每日推特自誇,每一個成就都宣傳到了人盡皆知。美國人民買帳啊!

綜上所述,儘管川普的作為,在國際社會引發了強烈的爭議,引起某些國家甚至美國內部媒體的大肆攻擊,但最新的民意調查顯示,川普的支持率一路走高。

俺不喜歡川普這種個性,但也不得不承認:對美國人民而言,川普是個為人民服務的好總統。


猴思猴想

特普,得不得民心又怎樣,執政者總有人擁護,也總有一批人反對,跟玩太極差不多,草民再反對又能怎樣,世界上獨裁還少呀,、美民又能怎樣?。你以為美國民主就可以無法無天?只要他控制了精英集團就可以,


麓山楓葉紅

民主國家總統比獨裁國家皇帝得民心,這點是毋庸置疑的。一個國家的總統就是一個家庭的家長。家長無不為家庭效勞。總統無不為自己的國家效勞。奧巴馬讓美國的工人失業,把美國市場讓給別國。特朗普讓美國的經濟起死回生,把美國的失業率降低到零。美國需要什麼樣的總統呢?需要讓工人失業的總統呢?還是需要讓工人就業的總統呢?


FsY73926677

我個人認為特朗普是得民心的。

在大部分中國人看來特朗普有些偏激而且在政治上好像毫無經驗。我們習慣認為他是一個瘋子。這個問題如果我們辯證的看,特朗普確實是一個說到能做到的總統。換句話說特朗普的手腕是比較強硬的。

在美國大選之前,所有的媒體鋪天蓋地的都是對他的批評,因為他的某些言論的問題,我們普遍認為這個人會是選舉的一個笑話,有人想到它真的能夠當選為美國總統。起碼和希拉里相比它的劣勢非常明顯。但事實出人意料,特朗普當選位美國總統,這給我們所謂的政治專家們打了一記響亮的耳光。

儘管後來大家都認為他在選舉中使用了一些不當手段,包括切取網民資料,甚至有人說他和俄羅斯私下裡有不當的交易,但是這些大部分都是捕風捉影的傳言,真正的事實並沒有被髮掘出來。

而特朗普上任之後更是實行了一系列在我們看來認為是匪夷所思的政策。包括建築和墨西哥之間來往的鐵牆,更是十分任性的抨擊了歐洲的難民政策,前段時間發起了對我國的貿易戰。

他的這些行為在我們看來都是一些荒誕不羈的,美國人民怎麼看他還真沒法說。首先在明面上看來他真的是在維護美國的利益,而且他的做法都十分堅決。因為美國政治制度的原因,特朗普的做法儘管受到各方面的批評,幾乎都無例外地獲得了通過。

對這樣一個總統美國人是愛是恨,或者換個說法,他得到了美國人民的支持嗎?如果站在我們的角度來看,答案是絕對的否定。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知道兩個生活在完全相同環境下的人,他的價值觀也會有所差異,何況我們和美國人民生活的環境有巨大的差異,我們的想法就是美國人民的想法嗎,這個事情真的不好說,有很多媒體和機構對美國民意做出了很多調查,我們的媒體所披露出來的數據,無一例外的顯示特朗普的支持率並不高。


但我因此想到了幾年前的事情,就是特朗普在選舉總統時候的那一次發生的奇蹟,或許我們對他持有很強的反對意見,但最後勝出的是誰真的不好說。

日本現任首相安倍晉三,他的情況和特朗普非常相似,在他上任後的幾年裡,同樣做出了許多在我們看來匪夷所思的事情,但事實是,安倍晉三有可能成為自二戰以來日本任首相職位時間最長的一個人。

我寫這些東西並不是要說明什麼,只是客觀情況發表一些自己的看法。

世界各國都有自己的國情,而民心民意的變化更是讓人無從琢磨,我們中國現在確實是世界利益為基準做一些事情,就是說我們在維護本國立的同時也在考慮著整個世界發展的大事,但是希望全世界人民都理解我們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如果全世界人都能夠互相理解,世界兩次大戰就不會出現,不會出現像希特勒那樣瘋狂的政治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