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 「無情」之美 只有悟道的人才明白

道家 “無情”之美 只有悟道的人才明白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是一部博大精深,極為重要的道家經典。道教將其作為日常誦持的經文之一。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

三句互文見義,描述了道的三種屬性,無形,無情,無名。列舉了大道的三種作用,生育天地,運行日月,長養萬物。大道無形,世間沒有“道”這個具體的存在。而天地都是大道所生育,大道即為天地之母。

《道德經》第五十二章講:“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

悟解了大道,就能夠了解天地之間的萬物,而瞭解了天地之間的萬物,也能夠幫助我們趨近於悟解大道的真諦。這是相輔相成的關係。陸王心學,和程朱理學的區別,就是下手之處不同。前者以良知,也就是心中之道下手,以解萬物。後者以格物下手,從萬物中總結大道的規律。

大道無情,就是沒有偏私,既不會刻意對誰好,也不會刻意責難誰。

《道德經》第五章講:“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相反,我們尊崇大道,大道不會因此感動,我們離棄大道,大道也不會因此憤怒。此處無情,不等於絕情。有情為正,絕情為負,那麼無情就是零的狀態,用《清靜經》中的話語體系來講,這個狀態就是“寂無所寂”。

運行日月,講大道不僅是地球中一切可見事物的規律,也是宇宙中的最高規律,日月也遵從大道的規律運行。人類的科學發展至今,我們總結出了包括開普勒行星運行三大定律在內的一系列物理學定理。大道不僅不與這些科學定理相違背,相矛盾,而且這些定理,以及還未被人類發現的科學定理,都是大道的組成部分。所以說道家思想是唯一不反科學的哲學體系。

大道無名,大道不會給自己定名,任何名稱都不能涵蓋大道的所有屬性。長養萬物,是講大道不但是萬物出現的初始推動力,而且是維繫萬物存在的根本保障。萬事萬物,依道而生,依道而存,也依道而滅,也包括我們每個人和人類這個物種本身。

道家 “無情”之美 只有悟道的人才明白

修道不應執著於“道”的名相

【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

吾,指太上老君自身,尚且不知道大道的名稱,只是為了方便敘述,勉強安了一個名字,叫做“道”。

《道德經》第二十五章講:“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無論悟道還是修道,不應執著於“道”這個名相,它只是一個符號而已。包括道在內的萬事萬物都有名,有實,名實既統一又分離,既是一種東西,又是兩種東西,《道德經》第四十二章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以名求實,就距離大道越來越遠。

「日月」是陰陽之最大者。形體之最大者就在天地,而陰陽之最大者則在日月。這日月之所以運行不紊,其所依靠的,也是蘊藏在大道里面那個不變的法則。

「無情」是無私的意思,是不假造作思索,也不會偏袒誰,很自然就會發生的一種變化規則。猶如物理化學的規則一樣,它不會偏袒誰,任何人依照一定的條件去實驗,都會獲致相同的答案。在驗室裡,如果你將一滴水滴進整桶的鹽酸裡面,馬上會爆炸!壞人去滴會爆炸,好人去滴照樣爆炸!它不偏袒誰的,這個就是所謂的「無情」。

大道雖無情,但是它有著一定的規則在造化著,其力量甚至可以生育天地,也可以運行日月,言外之意是說,連陰陽之最大者都還得靠這大道來主宰其運行,何況那些比日月更小的其他東西呢!

以上這兩句「生育天地」及「運行日月」,是在凸顯天下所有一切萬物的造化與運行,都是靠大道來主宰的,它雖無形,它雖無情,但它確實存在,且有無比題妙的智慧與力量!

(喜歡哲學、心理學、醫學、美學、IT、職場、營銷、旅遊、文化的朋友,可關注 還魂草 。持續輸出優質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