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愛亂想,經常性失眠,怎麼解決?

vivi95

睡眠是人類的必需品,當我們睡著之後,身體和大腦在這段時間裡得以修復和恢復生機,從而能夠保持身體機能發揮最佳效能,維持健康水平。睡眠有點像是讓我們的大腦在做一個磁盤檢查,病毒掃描,以及對我們的硬盤進行碎片整理。所以能夠睡好覺對人們來說尤為重要。

失眠本身被定義為難以入睡、難以保持睡著的狀態、醒得早,以及在獲得足夠時長和機會的睡眠並醒來後沒有清醒的感覺。不過,它還能被進一步分類成短期失眠、長期失眠、原發性失眠和續發性失眠。簡單來說,有些人早期失眠的時候只是入睡困難,而另一些人只要頭一沾枕頭就能睡著,卻醒得極早,醒後再也無法入眠。題主的狀況就是典型的入睡困難。

要先從自己的生活習慣來自檢:

你是否吸菸?

你每天的酒精攝入量是多少?

你每天的茶或咖啡裡攝入的咖啡因含量有多少,以及何時飲用它們?

你是否有使用興奮劑的習慣?

你晚餐的分量以及幾點用餐?

你每天的運動量有多大?

你睡前在床上都做些什麼?

調節自己的失眠情況,可以試著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嘗試:

1、每天都在同一個時間睡覺和起床,讓你的身體養成一個固定的節律。

2、如果可能的話,每天早晨有規律地做些運動。每天花上30分鐘時間加速你的脈搏可以讓你的身體快速醒過來。比如出門遛狗,爬樓梯,早一兩站下公車或地鐵,然後再走完剩下的路等等,你可以不在健身房運動,也可以穿著專業的健身服每天固定在早晨進行運動,只要能動起來,讓身體熟悉清晨的節律就可以。

3、充足的日照,在冬天的時候室內有足夠明亮的燈光,尤其是在傍晚。這一點同樣對建立你身體的日夜節律很有幫助。

4、調整你的臥室溫度直到恰到好處,太熱你會感到煩躁,不停地掀掉被子,太冷你會不停地加被子、羊毛毯,還要穿襪子。睡眠時也是一樣,需要給自己營造一個非常舒適放鬆的就寢環境。

5、保持臥室足夠的暗度,幫助你更好地入眠,拉好窗簾,鋪好床單和毯子,如果躺上床了,就不要再做和睡眠無關的事情。

6、保證臥室的安靜,這樣它能有一個寧靜的氛圍。耳塞、眼罩、香薰燈、白噪音等等都可以幫助你進入一個安靜的氛圍中。

7、洗個溫水澡,放鬆身體肌肉,讓身體接收到“我要開始睡覺”的信號。

所有的方法都是建立在幫助身體建立一個節律感的原則上,如果是因為心裡疾病睡不著,並且長期的情緒抑鬱,那早點找到醫生就醫才好。




每日談心

明明從12點就躺在了床上,什麼都不做,卻一直到3、4點都沒法睡著;整個晚上都不由自主地迷迷糊糊想著什麼,只能進入非常碎片化的、淺層的睡眠。你是否也飽受失眠的困擾?

失眠的人由於在睡眠時間和質量上嚴重不足,從而影響白天的正常生活,並引發一系列生理、心理症狀,如易怒、頭痛、高血壓等。

那麼我們要如何應對失眠、保證充足的睡眠呢?

1. 睡前:創造有利於睡眠的狀態

舒適的環境能提升人們的睡眠質量,也讓入睡變得更容易。燈光是好的睡眠環境一個很重要的方面,保持在黑暗、安靜的環境中睡眠會給我們更好的睡眠質量。

科學研究表明,當人們入睡後,體內溫度會逐步下降。提早降低體內溫度,以給大腦傳遞“我已逐漸入睡“的信息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為此,我們可以在睡前喝一杯熱牛奶,或者衝一個熱水澡。

除此以外,研究發現最佳入睡的體感溫度是16-19°C,太厚的被子可能也是你難以入眠的原因。

如果你是因為“愛亂想”睡不著,你可以在睡前特地撥出半個小時,將自己會擔心的各類事情在紙上列一下,同時告訴自己:“該考慮的我都考慮了,接下來就該休息了。”這樣,你就不會躺在床上盯著天花板,拼命想自己是不是漏了什麼沒有考慮。

此外,人們在緊繃的狀態下很難睡著,為此我們可以在睡前做放鬆運動。處於放鬆狀態後,你會發現自己能更快地入睡,而且睡得更沉。

2. 躺上床以後:專心睡覺,順其自然

醫生建議,不要在床上做除了睡(和性)以外的其他事,例如玩手機或者打電腦。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大腦在“床”與“睡覺”之間建立關聯。這樣以後當你躺上床時,大腦就知道“是時候睡覺了”。

儘管我們在床上要專心睡覺,但是要順其自然,“用力”地嘗試睡著只會適得其反。如果你總在問自己“睡著了沒有”,你就會時不時地變得警醒、隨後檢查自己的睡眠狀態。這樣反而不利於入睡。如果你發現自己短時間內睡不著,乾脆就從床上爬起來,回到桌前看看書、聽聽歌,等感到睏倦後再躺回床上。

如果你發現自己躺在床上情不自禁地思考工作、學習、感情等嚴肅而費勁的事,不要抵抗,不要強迫自己不去思考,相反,你可以試著改變自己思考的內容,想一些放鬆而單調的場景,比如窗臺上滴滴答答的雨聲。

3. 日常生活:培養有利於睡眠的生活作息

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固定、時間精準的睡眠生物鐘很重要。每天保持相同的入睡和起床時間。即使你因為學習、工作突然要熬夜,不管你在那一晚可以睡多久,都要儘量按照平常的時間起床。

除了固定時間睡眠外,養成運動的習慣也很重要。研究發現,適當運動能提升睡眠質量。但是,比起實際運動量,我們對運動量的感知更多地影響我們的睡眠質量。所以,你不用過度追求做大量的運動,只要做自己感到足量的運動,就能讓自己睡得更好。

雖然這些事看似簡單,但做起來卻並不容易:不再在床上玩手機、適量運動、按時起床……你準備好調節一下自己的睡眠了麼?

晚安!

Reference:

Orman, D. (2016). Sleep well again: How to fall asleep fast,stay asleep longer, and get better sleep like you did in the past. TroProduction LLC.

Randall, D. K. (2012). Dreamland: Adventures in the strangescience of sleep. WW Norton & Company.


知我心理學

對於你的問題,我個人也是感同身受,曾經的一段時間,我也陷入過這種心理狀態無法自拔。因為本身學習心理學,進行了很多的分析和改變的策略,我個人認為有一些實用性的思想和方法可以分享給你。

亂想、失眠,是哪一種焦慮在影響著你

大多數一到晚上就亂想的人,我個人認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逃避問題的心理大過解決問題的決心,所以,亂想其實是一種焦慮的表現,亂想是缺乏自我認同的負面產物,這種心理狀態想要改變,並不是簡單的想法的改變,得從思維狀態、行動力等多方面進行改變。

世界上有這樣的幾種人

人和人的差距是怎樣拉開的呢?我曾經認為,能夠上清華北大的人一定是智商高於自己的,後來發現,一旦思維狀態和行動力改變,智商只是一個比較微小的影響因素。但是,這兩種關鍵的成功要素就是這麼難以做到,所以,世界上也產生了這樣的幾種人。

我們首先不考慮家庭因素,例如:富二代之類的先天成功因素具備者;即使是大家的都以同樣的起跑線為主,也會產生不同的階級。

成功人士。他們都具備幾個比較關鍵的心理能力:深度思考的能力(對問題不僅只是浮於表面思考,而是多角度的全面和挖掘性的思考)、意志力(能夠堅持某種計劃的能力)、客觀的自我認知(是一種對自己客觀瞭解程度、自我感知的能力)、制定計劃和目標(根據客觀的環境和自我因素制定出的科學、有效、可執行力強的目標)等等。

普通人士。心態較好,雖然也具備成功人士同樣的能力,但是程度卻不深,執行力也不夠強,能夠平衡理想和自我之間的一些矛盾。所以,生活和工作可以在穩固的情況下進行。

幻想人士。心態差,理想多,行動力弱,缺乏穩固目標和計劃,這些問題都會導致一個問題,那就是自我矛盾,自我矛盾則會產生自我否定、心理焦慮、意志力消沉等負面心理。

說了這麼多,我想說明一個問題,如果你的晚上都用來胡思亂想,那麼我想肯定有一個問題存在,你的大腦沒有多少可用來思考具體問題的餘地或者說,你就沒有什麼具體的事情和目標去思考和執行,所以才導致,你的心理指向不明確,目標分散,就會容易胡思亂想,接著失眠多夢,食慾不振,情緒波動大等等問題。

所以,想要改變,只有一個方法,那就是行動,你想健身,那就每天堅持健身,你想看書,那就每天堅持看書,你想學習,那就每天學習;在這之前,給自己制定一個可以執行,細分化的目標,無論這個目標多小,一點點去執行,它可以減輕你對自我認同感差的問題,也可以逐漸解決情緒問題。

最後,扣著良心問問自己,你到底做了什麼讓自己覺得可以認同的事情呢?如果沒有,那就先去找一件吧,不然,這種心理狀態將會是你一輩子的噩夢!


心理學了個啥

我來給你推薦一些辦法。

1.睡前洗個熱水澡。

這個呢,其實就是讓你放鬆下來,同時,你也可以燙燙腳,總之,轉移注意力,讓你大腦放空,這樣,把注意力停在你的身體上,還不是大腦裡的內容。


還有洗澡這個事情,他能夠自動,調節你的體溫,讓你身體處於最舒服的狀態。

這個時候你就就著熱水澡,好好轉移一下注意力,溫度會讓疲倦下來。

睡前去洗個熱水澡。


2.運動。

運動鍛鍊也是非常好的方法,如果你長期去做一個運動,比如打打籃球,羽毛球,散散步,跑步,做點你喜歡的運動,你就會特別容易的,讓你的身體素質好起來。

身體素質好了,其實情緒就會比較穩定,你就會比較少的胡思亂想。


3.冥想。

晚上睡前,可以聽一個冥想的音頻,比如身體掃描,觀呼吸,或者瑜伽靜心的那種音頻都可以。


這種可以幫助你把心靜下來少胡思亂想。

同時呢,還是一樣,作為一種轉移注意力調節情緒的一種辦法。


4.固定時間睡覺。

就是作息要規律,如果不固定時間睡覺,就容易睡不著,如果養成了一個生物鐘的習慣,那自然最好。


5.睡前不要玩手機,不要說話。

千萬不要說太多話,這樣容易太興奮睡不著,玩手機也是,睡前2個小時,最好停止所有的電子設備了。


睡前可以看會書,畫畫,聽會兒音樂,寫寫日記啥的,總結一下今天。


6.實在睡不著怎麼辦?

實在睡不著,我一般採取的辦法將就是,直接起來看書,看書看久了我就容易疲倦就容易睡了。或者,聽音頻,聽一些故事,喜馬拉雅上面的,反正聽著聽著也就睡了,也算是轉移注意力。


就這麼多辦法了,希望有所幫助。


貓黍說

一般來講,失眠的原因多種多樣,具體處理起來,需要根據每個人的情況,有針對性的去處理。下面我就介紹幾個思考的角度和方法,供你參考。
第一,可以通過心理分析的方法,看一看讓自己多想的原因到底是怎麼產生的?是不是和自己的原生家庭和成長經歷有關係?如果有的話,那就好好的分析一下,做一下疏通,等這方面的事情疏通了,你就會對自己有更深刻的認識,對自己有更多的接納,如果是這樣的話,失眠的狀態自然會得到改善了。
第二,看一看自己是不是焦慮的原因?因為焦慮容易產生入睡困難,導致失眠。所以,這個時候建議分析一下多想的都是些什麼樣的事情,是不是這件事情給你帶來了焦慮的情緒?如果是的話,建議運用心理學的方法處理一下這個焦慮的情緒。
一般來講,情緒改善了,人的睡眠自然也會得到改善。
第三,晚上想太多,有沒有心理壓力的原因?如果有這方面的原因,那就要處理一下心理壓力,看一看能不能通過做一些什麼事情或者什麼處理,減輕自己的壓力,或者消除這個壓力。這個壓力消除或者減輕之後,自然就不會有想太多的動力和原因了,睡眠也自然會得到改善。
第四,有沒有生活作息的原因?一般來講,如果白天休息過多,消耗過少,那麼晚上自然容易精力充沛,不那麼容易入睡。如果是這方面的原因,那就建議調整一下自己的作息時間。
朋友們,對於這個話題你們是怎麼看的呢?歡迎大家一起分享你們的觀點。
答者:暖心理諮詢師安嶺

暖心理

想要進入睡眠狀態,是需要經過一定的過程的,不去講太多科學的術語,總體來說就是你要處於一個很放鬆的狀態,讓身體和大腦都鬆弛下來才容易入睡。現在很多人喜歡在睡覺之前,刷朋友圈、看視頻、玩遊戲,試圖用這些方法讓自己的身體和眼睛達到一種疲勞的狀態,從而入睡,但效果往往南轅北轍,你的身體疲倦到了極限,大腦卻是極度興奮的,必然無法進入真正的睡眠。

針對這一點,失眠者需要做的就是:睡前不做讓大腦興奮的事,上面提到的都要戒掉,因為無意間的哪些片段或者場景就會勾起你潛意識裡的某些想法,引起大腦興奮。

問題中提到容易亂想,這必然會帶來大腦的興奮,那我們就要看看亂想了哪些事情,並且想辦法停止這種亂想。很多時候,胡思亂想是因為內心中有太多的事情沒有解決,因此產生了焦慮。

有句話說的好:失眠者是不願意結束今天,更不想開始明天。

針對這一點,失眠者需要做到的是:去記錄你胡思亂想的事,把這些事寫下來,看看為什麼這些事情會浮現在腦海當中,並且針對一些困擾自己已久的事情想出解決辦法。一旦梳理清楚,哪怕只是梳理一點點,你的狀態也會好很多。反正已經睡不著了,在床上躺著也是睡不者,打開燈,坐在書桌前,把失眠的能量轉化成解決問題的動力,自己也會更加心安理得一些。

我們會有種感覺,失眠的狀態是會滾雪球的,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在失眠狀態下,你的精神是專注的,也就是說,你的大腦把所有精力都鎖定在這一件事情上,人越專注情緒就會越強烈,也就會引起你大腦的興奮感。越想越睡不著,是很多人頭疼的事。

針對這一點,失眠者要做的是,轉移自己的注意力,把注意力從抵抗失眠這件事上轉移到其他地方。比較常用的方法,肯定都知道----聽音樂,但不要聽歌曲,因為歌曲由情境感容易讓人思考甚至跟著哼唱的衝動,最好是聽純音樂,可以激發人體阿爾法波的“巴洛克”音樂是絕佳選擇。無論怎樣轉移注意力,可以遵循這樣的原則,就是解放我們的視覺,通過其他感官的調動達到放鬆的狀態,例如嗅覺,可以點一盞淡淡的薰香,想象自己置身花海;或者聽覺,下載個app,聽聽海浪,聽聽鳥語。

最後,失眠的人兒們,你要知道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在你失眠的同一時刻,還有很多的人是與你同行的,你可以在失眠的時候,給予你的“同行者”一些祈禱和祝福,想著“我們彼此安眠,彼此陪伴”,或許會從他們的身上獲取一些能量,幫助自己擺脫失眠。聽起來有些臆想,但這總好過胡思亂想吧~



心理衛生協會婦專委

從心理上離開,失眠通常可能是自己的生活或工作上的壓力過大,帶來情緒上的焦慮、興奮、擔心等等各種情緒,在情緒的作用下,導致大腦皮層下的神經功能紊亂與自我認知以及意識控制的不同步。我想,幾乎每個人都會有失眠的經歷,這種狀況造成人很煩躁,時間持續較長的情況下,可能都會導致神經衰弱。面對這種亂想,我想首先可以乾脆放鬆自己的身心,讓自己去自由聯想。在這種聯想的過程中,我們要記住怎麼收,看看我們最終能想到的那幾個關鍵的點,彼此之間有什麼內在聯繫?看看自己到底在擔心和焦慮些什麼,有什麼應對的方式。以前我經受要是有什麼心事,一定會在我找到合適的方式後才能入睡;其次要是感覺還是毫無頭緒的話,按照我自己的習慣和經驗,就是乾脆起來。或者去翻翻書,或者是去做做別的事情,把自己從這種亂想的狀態中轉移出來。注意力的轉移可以使自己換種情緒狀態,從而會使得情緒得到一定的平復;第三就是在入睡之前的兩三個小時內,最好不要參加什麼讓人很興奮的活動,或者是看哪種造成情緒波動較大的影視劇和小說之類的,避免自己身心的投入不能就是地收回。

祝願你早日迴歸正常狀態中,要是這種狀態持續兩週以上,我建議你去看看醫生或者是去做一下心理諮詢。


鵜鶘心理

很同情題主當前的遭遇,晚上經常失眠,無法入睡或者睡眠較淺,這的確是非常痛苦的。通常來講,睡眠狀態是直接與我們的情緒相關的,我們自身的焦慮緊張等情緒會對我們對睡眠帶來不良影響,而我們睡眠不佳反過來也會加重我們緊張焦慮等負性情緒。

題主在問題中沒有表述清楚,“晚上愛亂想”到底是亂想的什麼?這是否和你的經常性失眠有直接關係?不管怎樣,面對當前的狀態該如何解決?我有以下幾點建議:

第二:直面問題,尋求問題解決方法。當前愛亂想,到底是在想什麼?是情感問題、工作問題還是學習問題?如果這些問題與題主的失眠有直接的關係,那麼解決這些問題無疑是緩解你失眠狀態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建議題主冷靜思考,分析失眠的根源,並直面問題,需求問題的解決方法。

第三:採取適合自己的方式緩解內心壓力,調節負性情緒。我們都有這樣的感受,如果睡前情緒比較穩定,我們通常會睡的較好,相反,如果情緒較為激動,那麼我們往往會失眠。所以應該尋求適合自己的方式調節自己的情緒。


鵜鶘心理陳小康

每個人的身體與生活狀況不一樣,所以失眠的原因和應對方法都不一樣。經常失眠,影響到白天的工作和生活,有必要去看一下醫生,檢查一下身體是否出現了哪些器質性的問題導致失眠,不要忌藥諱醫。

我自己也有過失眠的時候,最嚴重最長久的失眠發生在十幾年前,當時我在寫博士論文。壓力大,對自己的寫作特別不滿意,又非常焦慮,想要快點寫好快點畢業,結果,連續失眠了半個多月,每天晚上想著睡覺,在床上各種輾轉反側,也只能睡兩三個小時。白天就迷迷糊糊,精神不振,看書看不進,寫作寫不成,想補覺也補不到。越是焦慮著急,情況越是反覆加重,我覺得特別絕望、低落。但是我當時就沒有想到去看醫生。

還是一個學心理學的朋友看出來我的萎靡。她說:“你這不是病,你是壓力太大了。”就這一句話,點醒了我。我於是想:“我擔心什麼呢?論文寫不完?那就延期吧。延期會死嗎?”這樣一想,整個人豁然開朗。白天索性什麼也不讀不看,也不嘗試逼自己補覺,就去前山後山轉一轉,讓自己專心找路,不再去想論文的事。苦熬了一天,晚上十點洗個熱水澡,上床睡覺,醒來是早上。失眠半個月無藥而愈了。

我的情況並不足以作為治癒失眠的榜樣,畢竟,我不是長期失眠者,而且我的壓力是可以解決的,我可以自己給自己解壓。長期失眠者,身體器質已經受到傷害,即便嘗試為自己解壓,也不可能一夜之間回到正常狀態。更何況,那些壓力重重者,他們可能沒辦法奢侈到生活中只去解決“失眠”這一件事,他們有太多的窘況要應對,失眠只是綜合徵狀之一。

但即便如此,我還是自己體會到了一些抵抗失眠的方法,也許某一點能給人啟迪。第一,生活中要記住,身體健康、情緒健康是第一位的,除非遇到特別緊急的“不做會死人”的狀況,凡事還是以身體為重,以吃好、睡好、身體好為重,不要把自己的身體當成一個可以任意驅使的機器。你太隨意地使用它,壓榨它,有一天它會狠狠地報復你,而那個代價是無比巨大的;第二,如果壓力特別大特別焦慮,自己沒有辦法消化,嘗試求助,向好朋友或者家人求助,有的時候不那麼熟悉的人也可以幫你,就是所謂的“一語驚破夢中人”。自己一個人悶著頭想,容易鑽牛角尖,越想路約窄,自己不給自己路走;第三,萬一失眠了,第二天不要老想著補回來,要儘量正常地吃飯、工作、運動,堅持到晚上,堅持睡眠有規律。

期待大家都有好夢。


裴諭新

人們常說的一句話是:人的命天註定,胡思亂想不頂用!

失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胡思亂想睡不著只是其中的一種!造成這種失眠原因我考慮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心理因素。

一是喜歡幻想。幻想自己如何的成功、幻想自己如何的發達,幻想一旦中了上億的彩票錢怎麼花、幻想明天一旦當到省部級領導再如何往上爬等等,這其實是和你八竿子都打不著的事情,不但這輩子實現不了,就是下輩子也不可能實現,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洗洗睡吧!

二是喜歡做白日夢。這個其實和上面提到的意思差不多,前邊提到的更多是一些好事,這裡也許夢到的更多是一些美事,譬如某明星一旦傾心於自己,自己該如何答覆!一旦所有銀行的錢都歸自己支配該辦那些好事實事等等!越想越美失眠就成了家常便飯!

三是心裡載不動太多的愁。一個人處身社會不可能不與任何人發生交集,不可能單打獨鬥,不可能沒有一點大事難事傷心事,要學會排解放鬆看淡看輕看透看破,否則越想越氣越惱越傷心!如此這般不是一會睡不著,再過一會還睡不著,一個晚上過個十會八會就亮了!

(二)生理因素。身體某一個部門的疾病困擾,或麻或木或酸或困或疼或痛,都會影響睡眠,也會一次次失眠!除了上述兩大類原因,真的再想不起還有什麼影響困擾睡眠的因素了!

建議:如果非生理疾病上的影響睡眠和失眠,要學會調整自己,最主要的是把心放寬放大,不要想那些與己無關、遠離現實的事情!心平氣和、氣定神閒才能高質量睡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