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哪個省份的經濟水平是最均衡的?

hazewinter

中國有34個省級行政單位,其中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其中我國的23個省份裡,要說經濟水平比較均衡的,在筆者看來,當屬臺灣省。

2017年臺灣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74446億新臺幣,摺合38702億人民幣,位居全國各省份第六。人均GDP為16.5萬人民幣,在我國34個省級行政單位中,僅次於香港和澳門2個特別行政區。

目前,臺灣省經濟總量最高的是臺北市,GDP為15079億新臺幣,而經濟總量最低的則是彰化縣,GDP為7281億新臺幣。臺灣省經濟總量最高和最低的城市GDP差距為2.07倍,這個水平相比內地省份裡,倍差最小。其次,在人均GDP方面,以2016年數據為例,2016年臺灣省各縣市的人均GDP如下:

其中,臺灣省人均GDP最高的也是臺北市,人均GDP為30699美元,而臺灣省人均GDP最低的則是苗栗縣,人均GDP為20376美元。人均GDP最高和最低的城市倍差為1.5倍,與其它省份相比,中國水平也是比較均衡的了。

在內地的省份裡,沿海省份——山東、江蘇、浙江、福建,這些省份不僅經濟比較發達,而且發展水平也較為均衡。整體上看,浙江和福建相比山東和江蘇發展水平更均衡一些,而福建省的發展水平比浙江省更好一點,其人均GDP都在全國平均水平線以上,而且各市的人均GDP差距也不大。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目前全國的一些省份的經濟規模也可以在世界排名前列,確實是不錯的成績了。以下是2017年全國GDP前十的省份在世界上經濟排名情況:


錦繡中源

江蘇堅持均衡發展,省會南京不吸血,全省13市都進入全國GDP前100(全國唯一),10個進入前50(全國唯一)。老末宿遷市放在甘肅寧夏青海海南西藏第一,四川山西江西新疆雲南老二,遼寧黑龍江吉林安徽貴州廣西第三,湖北陝西內蒙古第四,河南福建第五。


廢都-市場

既然均衡就應該在乎兩個方面,各個行政單位的總量差距不大,人均也差距不大。直轄市特別行政區不在討論之列。所以那些一個城市獨大、幾個區域獨大的省份可以先不考慮,其中湖北、四川、黑龍江、雲南、青海、安徽屬於省會在省內較大之列。山東、江蘇、廣東、遼寧、福建、河南、河北、海南、陝西、廣西、湖南、吉林、臺灣屬於省內經濟不均衡,差別過大的省份。內蒙古、新疆、西藏、甘肅、貴州屬於省內大整體平均,卻有些區域落後其他地方較多的省份。剩下的山西、江西、浙江比較均衡,城市中有大城市,但是小城市也發展不錯,整體差距不大。其中山西最為均衡,但是整體上還需努力,全省總量還不夠高。


郭瑋rico

我認為江蘇省十三個市,經濟發展在全國算平衡的。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江蘇省委省政府先發展蘇南然後發展蘇中,然後全力發展蘇北,三個區域經濟發展較為均衡。這在全國有目共睹。江蘇人民有才能,經濟發展上水平。南北發展成一統,城鄉變化日蒸蒸。





關注社會情感文化

那一個省最均衡我不知道,但最不均衡的就一定是廣東了,廣東人均最高的是深圳183645元,而排名最低的是梅州25817元,即最高的是最低的7倍多,廣東21個地級市(其中包括兩個副省級城市)中人均超過十萬的有五個城市,五至十萬的也是五個城市,而人均五萬以下的有十一個城市,人均高的都集中在珠三角。地均GDp更離譜深圳是梅州150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