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文人中爲什麼少有女性吟詩作賦?

手機用戶南蠻

858年,大唐帝國沐浴在落日餘輝之下。

藩鎮割據、嶺南兵亂、淮南大水,絲毫不影響長安城的太平氣氛。

崇貞觀中,當年的新科進士意氣風發的題詩留念。一個人大大咧咧的在牆上寫道:“大海啊,都是水。駿馬啊,四條腿。”

旁邊一個披紅帶綠的男子鄙視的看了一眼,提筆就寫:“你是我的玫瑰,你是我的花。”

這一年,唐朝詩壇大V李商隱即將去世。

這群新科進士感覺頭頂烏雲逐漸散去,準備大展拳腳。卻不料旁邊有個15歲的小姑娘,安安靜靜的看著他們表演。

隨後,自己也在崇貞觀的牆上題了一首詩:

雲峰滿月放春情,歷歷銀鉤指下生。

自恨羅衣掩詩句,舉頭空羨榜中名。

這個小姑娘,叫做魚玄機,是唐朝最後一位著名女詩人。

她看著這群新科進士,心裡想:“我不是針對誰,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我要是男兒身,你們都得跪在我的皮鞋下,唱征服。”

她滿腔的熱血,想參加科舉、建功立業。如果有機會,她恨不得去做變性手術,只為了心中的青雲之志。

臨風興嘆落花頻,芳意潛消又一春。

應為價高人不問,卻緣香甚蝶難親。

紅英只稱生宮裡,翠葉那堪染路塵。

及至移根上林苑,王孫方恨買無因。

這樣的氣魄在男人中也不多見吧?

但是在她之前,還有一位更有名的女詩人——薛濤。

在薛濤的粉絲中,韋皋的身份地位最高。

他原本就是中書令,又被派到四川擔任“劍南西川節度使”,成為“使相”,妥妥的西南一把手。

有一次,韋皋請了名流權貴舉辦Party,當然少不了當紅明星的助興。在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後,韋皋哈著酒氣,請紅透半邊天的薛濤賦詩一首,以助大家的酒興。

畢竟大家都是文化人,總不能學鴻門宴來個“項莊舞劍”吧,太俗氣,有辱斯文。薛濤知道自己是什麼身份,提筆就寫:

亂猿啼處訪高唐,一路煙霞草木香。

山色未能忘宋玉,水聲尤是哭襄王。

朝朝暮暮陽臺下,雨雨雲雲楚國亡。

惆悵廟前多少柳,春來空鬥畫眉長。

明明是一個混演藝圈的女子,

偏偏寫出“哭襄王、楚國亡”這樣憂國憂民的詩句,頗有大丈夫之風。

漸漸的,薛濤老了。自小流落風塵、出入將門相府、見慣世間繁華、嚐遍人生苦澀,她真的累了。

她把浣花溪邊的院子賣了,在碧雞坊附近築起一座“吟詩樓”。她脫下大紅色的長裙,換上素雅的道袍,從此每日讀書、寫字,與詩文為伴。

每當有一首新詩醞釀而成,她就親手寫到素雅的小箋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不小心,薛濤又成了唐朝最牛的女書法家。

她的字“無女子氣,筆力峻激”,一筆一畫都如刀槍劍戟一般硬氣,就像她的性格,從來容不得半點馬虎。

漸漸的,薛濤老了。當年紅透半邊天的美少女,當年橫行錦官城的女校書,當年詩文傳天下的薛大咖,如今成了一名慈祥的老太太。

在聽聞李德裕建“籌邊樓”安定了西川動亂後,依然激動的寫詩激勵將士們奮勇前進。

平臨雲鳥八窗秋,壯壓西川四十州。

諸將莫貪羌族馬,最高層處見邊頭。

如此奇女子,千古難得一見。以至於王建評價她:有才華的女子多如牛毛,但誰都比不上薛濤。

萬里橋邊女校書,枇杷花裡閉門居。

掃眉才子知多少,管領春風總不如。

而她當年的住所,早已被後人開闢為望江樓。那裡有一幅楹聯,將她與詩聖杜甫相提並論:

古井冷斜陽,問幾樹枇杷、何處是校書門巷?

大江橫曲檻,佔一樓煙雨、要平分工部草堂。

她不爭搶、不貪婪、不抱怨,將一把爛牌打出了最美的結局。只要用心做自己,時間會給你最好的答案。

薛濤,用她的才情和智慧,溫暖了晚唐的天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