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讀|巴中一對農民兄弟寫下的生命讚歌

荐读|巴中一对农民兄弟写下的生命赞歌

荐读|巴中一对农民兄弟写下的生命赞歌
荐读|巴中一对农民兄弟写下的生命赞歌

楊玉林(左圖),男,出生於1971年6月,四川省巴中市平昌縣望京鎮望京村人,一個文文弱弱的普通農民;

楊昆琳(右圖),33歲,楊玉林的弟弟,,一個瘦瘦小小的莊稼漢子。

就是這一對貌不出眾、語不驚人的普通農民兄弟,當在他人生命垂危之際,捨生忘死,伸出援手,用人性的光輝寫了一曲生命的讚歌。

救命聲中,兄弟倆一前一後,

像兩道閃電衝向出事地點

2017年1月24日,農曆臘月27,離過年僅有三天時間。

在海拔較高的平昌縣望京鎮望京村,煦和的陽光暖暖地照著,驅散冬日的陰霾和嚴寒。出門打工的村民、在校讀書的學生漸次歸來,村子一下子熱鬧起來。村民們忙碌著:貼春聯、寫佛紙、煮醪糟、磨湯圓,掃揚塵、洗臘肉……濃濃年味在村子裡四處瀰漫。

天有不測風雲。一場悲劇開始發生——

中午2點左右,在離村民楊玉林屋基200米外的養豬場,老闆楊中平和哥哥楊建平正準備處理化糞池機械故障;楊中平的妻子白琳在養豬場的生活用房一邊烤火,一邊烤孩子的尿布。火塘的柴火不時發出“撲哧”的笑聲,一切顯得那麼溫馨、祥和。

打開化糞池60×80釐米的蓋子後,在無任何防護措施的情況下,楊建平順著一節木梯下到化糞池。由於池口很小,空氣不流通,沒過幾分鐘楊建平便暈過去。楊中平在池口見狀,一邊高呼白琳拿繩子來,一邊順著梯子下到化糞池中實施營救。等白琳慌亂中找來一根汽車靠背安全帶到化糞池口時,看到楊中平正扶著楊建平靠在木梯上,突然楊中平身子搖晃了幾下,便同楊建平一起栽倒在糞水裡。

一陣莫名的恐懼向白琳襲來!但她本能地跑出豬場,一邊沿著大路疾奔,一邊大聲呼喊:“救命啊!救命啊!”

“救命”聲打破了山村的寧靜,整個村莊沸騰起來。

居住在離豬場約150米外的鄰居張平安正往豬場趕,白琳請求他回家帶一根結實的繩子;

在自家屋基幹活的楊玉林高聲焦急問道“咋子了”,白琳泣不成聲說“他們兄弟掉坑裡了”。楊玉林趕緊放下手中的活,向豬場飛奔,文文弱弱的身影猶如一道閃電,這也是他留給大家最後的回憶;

正在碼磚砌坎的楊昆琳聽見呼救聲,心想,壞了,一定出事了,扔掉工具,下到公路,便碰到迎面跑來的白琳。

聽說楊建平兄弟掉到化糞池裡了,不由心頭一緊,像一道閃電沿著哥哥楊玉林的足跡飛奔而去。

救人現場,兄弟倆一死一危,

用寶貴生命詮釋人性光輝

當瘦小的楊昆琳氣喘吁吁趕到豬場時,附近村民張平安、楊家儒、楊乾君、楊貴儒、楊坤等已跑步趕到。

“楊玉林呢?我親眼看到楊玉林跑進豬場的!”

“肯定是下去救人了!”

張平安一邊焦急詢問楊玉林的下落,一邊把帶來的繩子一端放到沼汽池裡。

“楊建平——”

“楊中平——”

“楊玉林——”

眾人地面高呼,池內終無人應!

池內三人,生死未卜,情況危急!

怎麼辦?哪個下?誰人敢!

“快讓開,我下去!”楊昆琳分開眾人,不由分說,順著梯子麻利地爬下去。

“昆琳哥,你先拉一個,我爬在洞口拉你,上面的人拉我,大家千萬別鬆手喲!”楊坤下梯子兩步,探進半個身子伸手去拉楊昆琳!

“要得,我抓一個了,快拉我!”楊坤聽到楊昆琳的聲音有些虛弱!

隨即,一幅“猴子撈月”式的援救畫面展開!

蒼天無眼,節外生枝!

說時遲,那時快。只聽“啪”的一聲,梯子斷了。楊昆琳鬆開楊坤的手,和他拉著的人一起重重摔在池裡!

楊坤則懸在空中打鞦韆。

拉著楊坤手的楊乾君差點控制不住,一旁的張平安、楊貴儒趕緊趴下去抓住楊坤的衣領和頭髮……

被眾人拉上來的楊坤直呼頭暈、噁心、想吐。

反應較快的楊家儒當即判斷沼氣池有毒。他一邊吼著“快去砸化糞池的牆”,一邊將一把大錘從樓上“咚”一下扔到公路上。因車禍瘸著腿的張平安扛起一把鋼釺就往公路跑,隨後趕到的村民們一窩蜂地擁到公路上去砸牆。

“使勁砸,往亂爛裡砸,砸爛的損失算我的!”64歲的村民楊興仕聲音嘶啞,不停地揮著雙手,給砸牆的村民鼓勁!

頃刻,化糞池的牆砸出一道口子;隨即,化糞池的糞水洶湧而出;很快,楊建平、楊中平、楊玉林、楊昆琳四人被用繩子一一吊出……

倒放、沖洗、吸糞、壓胸、做人工呼吸,參過軍的楊乾君指揮大家對四人進行急救。遺憾的是,當救護車火速趕來的時候,除楊昆琳還稍有知覺外,其他三人已無生命體徵。

福大命大的楊昆琳在搶救中也是險象環生,命懸一線!當被救護車送到望京鎮何家灣時,瞳孔開始放大,生命體徵漸弱。彼時,望京村村支書打電話詢問情況,陪同幹部失聲痛哭……

歸於平靜,兄弟倆陰陽兩隔,

用實際行動告慰哥哥亡靈

這是一份沉重的哀思!

這是一份由衷的敬意!

然而,用寶貴生命詮釋人性光輝的楊玉林、用義勇之舉寫下生命讚歌的楊昆琳,所獲得的尊重和崇敬並非偶然——

文文弱弱的楊玉林在多年的打工生涯中,憑著踏實能幹和真誠待人,已是北京一家裝飾公司的管理人員,年薪12萬元。同在北京打工的老鄉經常得到他的照顧,對楊玉林的離去無一不扼腕悲嘆;鄉鄰對楊玉林的評價是“人前從不高聲說話,見面就是問好取煙”;妻子白書英永遠搞不明白有點潔癖的丈夫咋會第一個衝進豬場下到糞池,因為前幾天她約丈夫去豬場耍,丈夫還說“豬場有啥耍的,臭氣熏天!”

瘦瘦小小的楊昆琳和父母一起生活,父親患病多年已離世;母親年邁體弱不離藥;妻子秦雪蓉因生養兩個小孩,一直不能抽身工作。生活的重擔嚴嚴實實地壓迫這個瘦弱漢子的雙肩。

生活的困難,並沒有壓垮這個有點內向、還略有幾分膽怯的漢子,他樂觀豁達地工作,向上向善地生活。2016年在綿陽務工期間,參加了一個義工組織,為孤寡老人上門服務,前後兩個月。

“我家是貧困戶。黨委政府關心我,我也要為社會做點事!”楊昆琳從不掩飾自己做人做事的真實想法。

出事以後的楊昆琳被問及當時的情況總是坦言:死,人人都怕,我也一樣。只是在那種人命關天的緊急現場,已經沒有時間去思考後果,衝上去救人已是一種本能。

出事以後的楊昆琳總是懊惱自己,救人時靈光一閃估計是沼氣中毒,但救人心切未及細想,以致沒能成功救出楊建平、楊中平,他們都有孩子、他們都有老人……,還有親愛的大哥,他的兩個孩子還在上學……

出事以後的楊昆琳謹遵醫囑,儘量找消耗體能小、空氣條件好的工作。他目前在北京一家公司看庫房,工作相對輕鬆,還在堅持做義工;幾乎一天一個電話,詢問母親身體,關心哥哥兩個孩子的學習……

出事以後,楊昆琳五歲的女兒脖子上常年掛一塊有菩薩像的吊墜。

“為什麼要掛這個啊?”

“保佑我爸爸和像我爸爸一樣的好人!”稚嫩的童音撞擊著人們脆弱的心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