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三星、蘋果、谷歌退出中國市場,損失大嗎?

星141177655

Google(谷歌)早就已經退出了中國市場,你連這都不知道,就開始瞎提問。Google的Android系統給你免費用,並不意味著Google在中國大陸有業務,人家沒賺你一分錢。

Google有全球市場,雖缺中國版塊,但它一樣是全球數一數二的公司。

中興被禁,不是失去美國市場,而是失去產品製造能力;問題出在產品生產環節,而不是銷售領域。銷售市場千千萬,缺了誰都不會要了命;而生產環節出了問題,又沒有可以替代的方案,結果就是被淘汰出局,一擊斃命。

蘋果、三星在中國有不薄的市場份額不假,但如果想"抵制洋貨",等於是殺敵一百自損三千。韓國可以不買洋貨,因為人家自己的產品國人搶著要;而咱國產品呢?有什麼是你搶著買的?鴻茅藥酒?香菸?還是三鹿奶粉?

知道WTO吧?知道它的規則吧?知道中國加入了WTO吧?WTO的好處是促進商品流通和技術交流,成員國之間互惠互利,共同進步。而不是故步自封閉關鎖國,像北韓一樣慘。

外企到別國家做生意賺別國錢不假,但同時也給別國帶來了各種好處。改革開放這麼些年來,好處咱是有目共睹的,就不要想那些閉關鎖國的事了。


律法人生

看到三星、蘋果、谷歌三大企業的名字同時出現,大多數人最想想到的應該就是手機市場。三星和蘋果都有自己的手機產品,而谷歌與手機業務相關的最著名產品,就是安卓系統。但是需要說明的是,實際上,谷歌的安卓系統其實是免費開放的。

一、先說中國市場

中國世界上最大的手機市場,也就對應著超級巨大的移動終端相關的領域的業務市場。我國人口基數大,經濟發展水平勢頭良好,人們的生活水平的確逐漸提高,這是不爭的事實。同時也就意味著:我國擁有著極大的消費市場,還有一定消費能力的廣大消費者群體。無論是誰,退出中國市場,甚至說錯過了中國市場,都意味著丟失了極大的機會,這本身就是一種損失。

二、分別看一下三家企業

1. 谷歌

2. 三星

說到曾經和蘋果齊名的三星手機,如今的經營狀況甚是慘淡。三星的種種政策表明,雖然只有0.8%的市場份額,但是三星手機仍然不捨得退出中國市場。比如,不斷地花錢請明星做代言,新產品上市的良心價格,可以說是很有誠意了。雖然三星手機的市場份額已經低到一定程度了,但是三星在中國的業務也並不只是手機而已,這一點大家都很清楚。所以,退出中國市場,大概是三星很不願意做出的決定。這其中的損失,自然不會是小數。

3. 蘋果

蘋果手機在中國市場的銷售份額雖然也有下降,但仍然利潤可觀。比如2018年第一季的數據顯示:蘋果的銷售份額佔中國市場的11.3%,這三個月蘋果營收883億美元,其中在中國市場營收為179.56億美元,略高於總營收的五分之一。由此看來,單說手機業務,退出中國市場受影響最大的,應該就是蘋果手機了。


鎂客網

歡迎在點擊右上角關注:「太平洋電腦網」,不定時放送福利哦。

無論誰推出中國市場,損失都很大。

中國市場真的很龐大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同時也是全球人口最大的國家。人口意味著龐大的消費能力,無論是誰,退出中國市場都會是巨大的損失。

有人會說,印度也很多人,超過10億人口啊。我們看看2017年的中國和印度的GDP總量和人均GDP:

中國不僅GDP總量比印度的高,而且人均GDP也比印度的高。中國的消費能力真的非常恐怖的。

這麼龐大的消費能力,可以確定是,無論誰退出中國的消費市場,絕對是一種損失。

谷歌

三星

三星如果退出中國市場,對於三星和中國來說都是一種損失。三星除了手機之外,還有冰箱、電視、硬盤等各種面向消費者市場的產品。這些市場何其龐大啊?同時,三星在產業鏈上也是非常恐怖的,半導體、液晶面板等等重要的元器件都是三星提供的,如果退出了中國市場,三星的損失非常慘重。

但是中國也不好過。因為三星在中國有大量工廠,養活了很多人,貢獻了很多稅收。如果三星退出中國市場,因為銷量的問題,大量工廠就必須關閉。那麼中國很多地方的經濟必然受到影響。

蘋果

蘋果的在中國的營收佔到了蘋果的五分之一,你覺得蘋果會退出中國市場嗎?要是蘋果退出了中國市場,很可能庫克就馬上下課了。蘋果在中國的賣得產品不多,手機、電腦、手錶、平板電腦等等。但是數量巨大,而且價格昂貴,所以蘋果在中國的營收特別多。

但是蘋果退出中國市場,中國也會受到影響。蘋果在中國有大量的供應商,而且蘋果給了富士康有很多的組裝業務,富士康在中國有大量的工廠,如果蘋果一單退出中國市場。因為蘋果銷量下降,很多的工廠關閉。如果蘋果決心把工廠搬出去中國,中國的損失更為慘重。因為幾乎大部分蘋果產品在中國組裝,而且中國只是消費了一部分,還有很大一部分會銷往外國。所以國產手機即使填補了國內的空缺,也不能填補國外的空缺,中國的供應商和組裝業務會深受打擊。

去年,蘋果公司將投入到自主研發GPU當中。消息一出,蘋果手機GPU供應商Imagination Tech瞬間股價蒸發了65%。你可以想象一下。

最後,現在是全球化時代,這種情況真的很少發生的。美國給了中興禁令,最後還是接觸了禁令,貿易戰、保護戰真的沒有什麼好處。


太平洋電腦網

看了高票讚的回答,答主思路之清奇,清奇到無法令人信服,不得不怒答一發。

題主問的是“如果三星、蘋果、谷歌退出中國市場,損失大嗎?”答案是肯定的,否則三星為什麼份額從曾經的中國市場第一,跌到慘不忍睹的不足1%,仍然選擇了苦苦堅持。

三星苦熬是有理由的。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市場:最大的手機市場,最大的汽車市場,最大的母嬰用品市場,最大的互聯網市場……。這個最大的名單可以拉的很長,對跨國公司來說,等於是一鋤下去就冒油的土地。

我們先來看看,中國市場救活了哪些外國品牌。

英國路虎。路虎由於經營不佳,先賣給羅孚,救不活,再賣給寶馬,還是不活,再賣給福特。福特養了很多年,發現這個英國汽車品牌不好養,於是2007年將路虎和捷豹一起打包賣給印度塔塔集團。印度人運氣不錯,趕上中國汽車市場大爆發,路虎居然……神奇地復活了。現在到處是路虎地車,印度人應該給中國的土豪發特殊貢獻勳章,沒有他們,路虎又要被插上草標轉賣。

通用汽車。總部虧損,中國分公司卻保持盈利勢頭,是的,這種奇葩現象就發生在通用汽車身上。截止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時,通用汽車累計虧損了820億美元,不得不申請破產。通用的股票跌的一塌糊塗,有個董事頂著罵聲減持股票,就為了套現10餘萬美元。為蠅頭小利,不顧顏面套現,只能說明當時通用汽車已經陷入絕望境地,人心潰散,管理層能拿一點是一點。

但是,通用汽車美國總部破產重組後,靠中國市場這頭現金奶牛輸血,後來又滿血復活。通用的管理層自己都不避諱中國市場的重要性:

(2009年)甘文維強調,在整個通用汽車國際部(GMIO)中,中國區貢獻的利潤在50%以上。以通用汽車2009年度財務數據為例,稅前利潤為7.38億美元,按這一數字折算,全年中國區利潤貢獻起碼在14.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0億元)。

還有沃爾沃,被中國的汽車廠商吉利併購後,起死回生。

消費品領域,哈根達斯、蔻馳等品牌,在國外只是非常非常普通的品牌,到了中國,一下高端起來。沒有中國市場,恐怕它們會一輩子屌絲下去。

回到題主說的蘋果公司。去年蘋果公司在中國銷售了5100萬部iPhone,在大中華區(中國大陸,臺灣,香港和澳門)的收入為 460 億美元,約佔美國業務的一半,佔其 2017 年總銷售額的 19%。

如果蘋果退出中國,結果會怎麼樣呢?股票毫無懸念地暴跌,市值大幅縮水,將被迫裁減10%到20%的員工,也就是說蘋果公司將有多達2.7萬人下崗。460億美元的收入,自然是沒有了。如此巨大的損失,不看在眼裡的,妥妥的蘋果公司的友商。

三星的損失?從曾經的第一跌到如今的忽略不計,心裡有多痛,三星最清楚,大家非得讓人家明說,做人能不能有點仁愛之心,別往人家傷口上撒鹽好麼?何況,三星嘴裡不說,行動上卻很誠實:換掉中國區高管,請中國明星代言,S9只比S8漲100塊錢……。三星已經很努力了,請大家不要吝惜掌聲。

谷歌2010年退出中國市場,其間一直沒有放棄迴歸的努力。這不,又有迴歸的新動作:

谷歌正在試圖一步一步重返中國市場,其將和日本軟銀聯手在中國注資19億美元給中國公路物流互聯網平臺滿幫集團,其中谷歌投資9億美元,軟銀投資10億美元,這是繼去年穀歌在中國成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以來,首次進入中國物流行業。

很不喜歡那句“咱國產品呢,有什麼是你搶著買的?”國產家電誰不搶著買?國產手機、國產服裝、國產汽車、國產的網絡購物、國產的移動支付……,哪一樣不值得你搶著買、踏實地用!

確實,不能否認有三鹿奶粉這樣的“老鼠屎”,但被“老鼠屎”攪壞的好湯也是湯,不是“老鼠屎”,兩者不能混為一談,否定國貨的價值。



魔鐵的世界

關注今日頭條「找靚機」,每天分享各種數碼資訊,互動還送獎品哦!

正所謂,得中國者得天下,無數即將倒下的國際巨鱷都靠著中國市場完成了逆襲,比如眾奢侈品牌,同樣的,也有無數的品牌,在中國市場折戟,那麼,中國市場在巨頭手中,到底有多大呢?如果三星、蘋果、谷歌退出中國市場,損失又有多大呢?

蘋果是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了,也是在國內手機飛速崛起,眾國外洋品牌萎靡不振的大環境下,過的最滋潤的一個了,18年第一季度,蘋果總營收在883億美元上下,而中國佔了多少呢?179億,大概是20%左右,說人話就是,蘋果每賺100塊,就有20塊來自中國,沒了中國市場,雖然會少賺點,但不至於死,也不會因此就一蹶不振,徹底涼掉。

而三星電子,尤其是手機業務,在中國的份額已經跌破1%,利潤佔的就更少了,就現在這調性,退不退出,還有什麼區別?不過,三星畢竟是三星,除了手機,國產手機上用的AMOLED、閃存顆粒,甚至還有電池,三星佔比更是高得驚人,可以說,三星扼住了國產手機的喉嚨,如果這些幕後的業務也退出了中國,那可能真要元氣大傷了,某些槓精可能會說,三星又不是隻有電子,三星能造坦克、能修大樓,實在不行還可以去賣保險、開遊樂園,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三星電子是三星的核心部門,其他部門雖多,但合起來也沒多少,所以,三星全線退出中國,還真的要難受好久。

最後是谷歌,受到影響最小的公司,本來就已經退出大陸市場,雖然有一些小業務還在開展,但基本等同於沒有了,所以,退出中國,三星、蘋果都會有不小損失。


找靚機

現在是移動互聯時代,如果三星,蘋果,谷歌退出中國,它們將失去一個巨大的市場,得不償失。

三星,蘋果靠中國提供的優秀員工,優質配套廠商,優越的基礎設施,賺取了最大的利潤,如果離開中國,將很難找替代國,將成本控制下來。

蘋果,三星有品牌市場優勢,離開中國所受的損失小於中國。

中國如果失去蘋果,三星的代工,將有很多人下崗,對沒有什麼技能的工人是個打擊,對出國創匯也是個打擊,對中國投資環境也是個打擊。

三星,蘋果,谷歌如果離開中國,對中國移動互聯企業也是個機會,可以把短板補上,把籬笆扎牢,把市場壟斷,苦三年,甜一生。


光芒萬丈34957

損失肯定是巨大的,因為中國手機市場巨大,2017年中國手機銷量達到4.91億部,2018年1季度也達到近億部的銷量,這麼大規模的手機市場哪家企業願意退出。



蘋果為了中國市場推出中國紅顏色手機,三星市場份額不足1%也沒有退出中國市場,還要在中國市場翻身,還是因為看中中國市場,但這幾年華為和小米等國內品牌手機的崛起,更多中國人開始使用國產手機,國產手機的性能,外觀,拍照等功能已經相當不錯。



三星想重新奪回市場份額很難,只有推出性價比更高的手機才能做到,希望國內品牌越做越好,支持國內手機品牌。


洪益手機世界

中國是當今世界最大的市場,在中國區做一到龍頭,基本上就是世界龍頭了,比如騰訊、阿里的用戶規模;中國的購買力也另世界神往,“大媽一出手,金價抖三抖”,奶粉買斷香港、澳洲,馬桶買斷日本。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世界都渴望擁有中國市場。

三星、谷歌、蘋果都進入過中國市場,都有輝煌歲月,但今天依然過的舒服的只有蘋果。“蘋果三件套”曾經一度成為區分屌絲和土豪的標誌,成為女神必備,從電視劇到廣告清一色的蘋果機,2017年蘋果在華銷售額約為450億美元,佔蘋果總銷售額的1/5,不大不小相當於相當於青海省全年GDP總和。最為中國最成功的外企之一,如果全面退出中國市場,業績將直接縮水20%,裁員10%,雖然蘋果還是蘋果,但是大蘋果會變成小蘋果,其留下來的市場真空,最有可能被華為填補,那麼想要在國際市場上阻擊華為就難上加難了。

三星手機在中國是一場敗退,銷售量雪崩。幾年前蘋果和三星一起滅了諾基亞,繼而也成為中國手機市場的銷售霸主。記得2013年的時候,有賣手機的地方肯定有三星專賣店,我的第一、第二部智能手機也是三星的,現在的三星在國內市場份額不足2%,也許韓國人至今也想不明白究竟發生了什麼。三星在華收益對於其全球收益而言顯然已經微不足道了,如果三星在此時選擇撤離,不會有什麼實際的損失 ,但固執的韓國人對這片市場依然熱情不減,因為他們知道出去容易,回來難。如果還有一口氣,我相信三星是不會退出中國市場的。


徐徐成翔

拋開wto不講,就來說說這三家的在中國的事!

三星現在手機業務在國內不到1%.但是你要覺得他不在中國活的很慘,那就錯了,他的屏幕,內存,專利,都大賺!尤其是三星的屏幕世界第一,退出中國市場那麼中國的電子科技產業基本就是半報廢,沒有核心技術就別自己作死!

蘋果如果退出中國市場.iphone業務降損失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錢,但是蘋果依然會活的很好!並且蘋果依然能像中國收專利費!

不要因為身為中國人而自豪,也不要因為身為中國人而自卑,境界高的人往往是不卑不亢的,中國經濟這些年是發展的很好,但是也沒到離開就活不下去的地步!


無聊到一百幾

這個問題,要這樣看。

1、比例問題

從終端消費看,中國消費大致佔地球10%-20%。對跨國公司來說,終極損失就在這個程度。丟了蠻可惜。何況增速快。

2、產業鏈問題

從生產流通看,三星蘋果在中國組裝加工的比例,高於終端消費比例。這方面他們可以找到替代國,但沒有中國這麼高效。中國也不願失去這些加工貿易,因為帶來就業和外匯和GDP。

3、話語權問題

就好比說富士康在河南搞加工製造,河南說我不幹了,你富士康的東西也不能在我這賣。富士康怕不怕?

4、誰離不開誰的問題

全球化擴張期,中外是雙贏的。中國提供低成本製造能力,外國提供技術。全球化萎縮期,看誰更不可替代。

5、結論:

中或必贏。因為我們終於有機會認清自己的位置。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明智之後,方有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