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歲,還一無所有的人生是怎樣的

忙,卻似乎也沒忙成什麼,時間被碾得如此之碎,一陣風吹過,稀里嘩啦全都不知去向,以至於我試圖回想這一年到底幹了些什麼時,發現自己簡直是從一場昏迷中醒來。——劉瑜

01

跟花姐聊天,她問我:“你今年的目標提前就實現了,過年是不是會早回家?”

我愣了半分鐘,絞盡腦汁想弄明白她所謂的“提前實現”的目標是什麼,駕照還在等科三,英語的進步簡直就微乎其微,瑜伽倒是進步很大但教練證還沒下來……啥也沒實現啊!

結果她說:“把錢花完的目標!”

三月下旬辭去工作,到現在做了八個多月的無業遊民,幾乎身邊的每一個朋友都在關心著我的錢包,每每見面、聊天,都會問一句:“還有多少存款?”

我在他們眼裡看到了“關心”“羨慕”和“拭目以待”,是的,他們羨慕我的自由,也怕我沒錢了會無路可走,但他們也有好奇,好奇我這個脫離現實且年近三十的理想主義者最後的“下場”會是怎樣。

依稀記得,當初提離職的時候,領導把我叫到辦公室裡談話,問我辭職之後的打算,我一向不喜歡編故事,哪怕在職場也永遠真誠,結果他聽完我的計劃之後,說了一句:“我真不敢想象,以後的你會有多慘!”

道不同不相為謀,話不投機更無需多言。

三十歲,還一無所有的人生是怎樣的

02

這一年花了多少錢呢?

看了下“隨手記”裡的記錄,從2017年1月1日到現在,消費已經超過17萬,其中花在爸媽身上的2萬,旅行和回家4萬,英語培訓2萬,健身和瑜伽4萬,還有幾千塊用來考駕照,剩下的才是在深圳的衣食住行消費。

17萬中,有12萬是辭職之前存的,因為旅遊、英語、瑜伽和駕照,是去年就規劃好了的,這半年多也不算絕對沒收入,偶爾寫篇文章賺三五百塊的稿費,但相對於花銷來說實在杯水車薪。

9月份從雲南回來,存款就只剩4位數了,當時居然也不慌,好像就知道會有奇蹟出現似的,剛好同時,一個朋友的公司急招文案,兼職都可以,不用坐班,我就接了,工資不高但足夠解決溫飽。

第一次發了兼職的工資,發現除去整個月的花銷居然還攢了一千多塊,我當時真的笑的像中了六合彩。每天忙著自己想做的事,賺的錢夠吃飯,居然還有少量剩餘,這不就很幸福了嗎?我還能指望什麼呢!

不過,這個兼職到11月底也就結束了,但我還是相信,車到山前必有路,畢竟我之所以捨得傾家蕩產去學習那麼多東西,不僅僅因為興趣,還為了給自己多一些選擇,無論何時,都能有路可走。

三十歲,還一無所有的人生是怎樣的

03

我覺得自己有一個優點:不以貧窮為苦。

當然,這主要是因為,一方面,在家庭上爸媽有能力夠照顧自己,而且還有哥哥姐姐,我不用揹負太多家庭責任。另一方面,我是女孩,且孤身一人,沒有要給誰更好的生活的責任,也沒有面臨什麼重大的“天災人禍”,目前看來,把自己養好就是我最大的責任。

對我而言,貧窮還是富裕,似乎只是兩種不同的生活體驗,收入高的時候,買幾千塊的衣服包包不覺得心疼,現在沒錢了,一頓飯4塊錢,一個包子一碗粥,我也吃的很開心。

從前常常幻想,如果不缺錢就好了,可以有大把的時間做喜歡的事,不用怕沒錢花,不用沒安全感,不用被別人說不務正業、不負責任,可自從雲南回來之後,我發現我好像開始喜歡上沒錢的生活了。

的確,沒錢會給人很多煩惱,可是當我看到在雲南認識的那些小夥伴,他們每天無所事事的無聊狀態,我開始懷疑,如果真的不缺錢,不用為錢煩惱,我還會擁有夢想嗎?我還會努力嗎?我是不是也會像他們一樣,想著“反正只拿拿分紅、收收房租,一年就有上百萬了”然後每天泡吧、喝酒、逛街、玩樂,醉生夢死。

三毛說:“要是不賺錢就會有飯吃,世界人一定很無聊。”我信了。

三十歲,還一無所有的人生是怎樣的

04

人家說,由簡入奢易,由奢入簡難,但我發現我好像是出入自如的。

有錢花的時候,慾望會隨著收入膨脹,滿大街都是自己想搬回家的東西,但沒錢花了,就發現,即使每天都在商場裡穿梭,漂亮的衣服鞋子包包琳琅滿目,看到了覺得心裡喜歡,但完全沒有要據為己有的興趣。

慾望少了,就更容易專注了。每天要做的事,列出表格排好隊,先上瑜伽課,再回家預習英語,下午去上課,再到健身房跑10公里,晚上回來繼續未看完的書,教練通知練車了就一大早跑去訓練場,想寫點東西要麼熬夜,要麼就要等到自己身體透支時請假休息。

嘗試了多少次對書的“斷舍離”總是做不到,每每想收拾一些讀過的幾乎不會再看的書送人,可拿起來翻了翻,就又要心疼的塞回書架上。告訴自己,出租屋裡沒地方再放書了,不要買了,可還是戒不掉,一箱一箱的買回來,又一箱一箱的擺滿了客廳。

現在發現自己窮到連書都買不起了,於是學會了去圖書館借,每個月去一次,借十本,看完了再還回去,再喜歡的書,歸還的時候也不會覺得捨不得,因為有時限,讀書的速度居然還快了好多。別人總笑我在地鐵上看書坐過站,可是,每天要坐兩三個小時的地鐵,不用來讀書難道用來發呆嗎?

三十歲,還一無所有的人生是怎樣的

05

偶爾也會為沒錢發愁,比如要買回家的機票了,該交房租了,想幫助別人卻發現自己無能為力,帶老媽逛街她喜歡上一件兩千塊的大衣,還有讓爸媽為我擔心的時候。

上次從家裡回深圳,老爸突然說,要給我兩千塊錢,我一臉茫然,不知道這一向摳門的老頭兒是想幹嘛,結果他說:“你現在不工作了嘛,回家又花了那麼多錢,怕你回去沒錢花。”

兩千塊對我來說,只夠付一個月的房租,可對老頭兒意味著什麼呢?夏天熱的滿身大汗他不捨得開空調,冬天零下十幾度,他要在風雪裡去賺那一天的幾十塊錢,兩千塊是老頭一整個月的血汗、苦累和蒼老,也是他對我的無比深沉、凝重卻從不善言說的父愛。

想到這些我也會覺得內疚。快三十歲了,應該是一個什麼狀態呢?要有一份穩定體面的工作,有恩愛的老公,乖巧的孩子,至少要有個百十來平的房子和不太貴的車,還有大幾十萬的存款。生活進入一條筆直而平穩的軌道,讓爸媽覺得,你是大人,有能力照顧自己,照顧家人,可以承擔家庭的責任了。

而我現在是什麼狀態呢?一無所有,孤家寡人,還當自己是寶寶。

可我又有別的辦法嗎?說實在的,我不是一個對賺錢有天分的人,沒有辦法像有些女孩子一樣,既發了財立了業又兼顧著自己的多重愛好,我只能一樣樣來。

我又是一個對生活開竅晚的人,二十六七歲才睜開眼睛看清世界,才明白自己想要什麼人生,沒能像有些人那樣年紀輕輕就找到了想走的路,可人生就是很無奈啊,每個人的成長機遇都不同。

三十歲,還一無所有的人生是怎樣的

都說單身是最好的增值期,如果現在無牽無掛無羈絆的時候都不能大膽的做想做的事、學想學的東西,那麼,這輩子都不會有機會了吧。

我看到那些一畢業就穩定在了一個工作的朋友們,他們有了家庭,有了孩子,有了不少的存款,可是他們也茫然啊,公司稍一變動,他們便要惆悵,如果失業、如果離職,接下來要怎麼辦?不想工作,可是孩子總要養啊,厭倦了現在的工作,可辭掉又能做什麼呢?

我也聽過太多做著不喜歡的工作的人無奈的抱怨,“可除此之外,我什麼都不會啊。”

我只是不想,將來別無選擇的被生活趕著走,我只是希望,在還有機會的時候,給自己的生活多創造一些出路,多給自己一些選擇生活的權利,否則,被趕著走的人生,會比三十歲的貧窮還要狼狽吧。

今年就只能這樣了,或許2018年,我會給自己一個新的跑道,以全新的姿態,重新啟程,也會腳踏實地的努力賺錢,積蓄能量去解鎖下一個夢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