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面試指點迷津之治理“三不”現象

入圍面試的考生正在面臨更大的挑戰。相對於筆試來說,面試更加考查考生的綜合能力,備考難度較大。因此,各位考生不能鬆懈下來,要多練習。面試當中,大家最頭疼的一類題目是綜合分析題,其中最愛考查考生對某些社會現象的看法,今天中公教育專家就為大家指點迷津。

【真題再現】目前有些幹部隊伍中出現不作為、不敢為、不能為的“三不”現象。嚴重損害了黨和政府形象,對此你怎麼看?

【中公答案】

題目中的“三不”現象已經嚴重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形象,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去加強黨員幹部隊伍的建設。

作為黨員幹部本身應該切實地為人民群眾謀利益、辦實事,出現不作為的現象會拉大我們與群眾之間的距離,降低群眾的滿意度,造成群眾不再信任政府,不利於服務型政府的建設。進而還可能會造成黨員幹部推諉扯皮,貪汙腐敗盛行,最終會危及我們整個國家的發展。比如當下很多辦事大廳的服務工作人員不作為、推諉扯皮,造成群眾辦事難、多跑路,使得群眾怨聲載道。出現不敢為的現象會造成黨員幹部做事唯唯諾諾、效率低下,面對困難時不敢嘗試,缺乏創新精神,不利於我們國家改革的推進。而很多黨員幹部不能為則體現出我們的幹部隊伍水平參差不齊,這樣就會造成資源浪費、成本增加,也不能切實的幫助群眾解決問題。

造成以上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缺少相應的監督體系,不能及時發現一些幹部的不良行為。第二,缺少相應的試錯機制和激勵手段,使得一些幹部不敢去嘗試。第三,對於黨員幹部的選拔,不夠嚴格、方式不成熟。第四,未關注黨員幹部的個人成長,缺少技能等方面的培訓。第五,宣傳教育做的還不夠到位,使得黨員幹部缺少服務意識。

為了更好地為人民服務,重塑幹部隊伍,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定期召開座談會,加強黨員幹部的黨性修養,通過演講、榜樣力量等多種方式去改變黨員幹部的服務意識,意識決定行為,從而讓他們在辦事時能夠真正地為民著想。第二,我們要完善監督體系,在黨員幹部內部展開自查自糾,發現問題要嚴肅處理;同時外部開通一些舉報熱線、官網留言等讓廣大群眾也積極地參與到監督中來。第三,建立試錯機制,對於有利於工作的積極嘗試應該給予適當的物質和精神獎勵,比如與晉升選拔掛鉤、先進表彰等,鼓勵幹部勇於創新。第四,從黨員幹部的各個方面進行評價,自評、同事評、群眾評,選拔過程公開透明,保證建設一支高質量的幹部隊伍,而且要定期開展技能培訓、業務評比,提升幹部的能力水平。

【考點點撥】對於社會現象類題目,首先要表明自己的觀點,接著可以從多個角度展開分析,如現狀、影響、產生的原因等,最後提出有效的解決對策。

中公教育專家認為,社會現象類題目要想答出彩,需要大家在平時多關注一些當下的熱點現象,分析時能夠從多個角度展開,充分論證自己的觀點。其次也要敢於表達、多加練習。最後祝大家一舉成“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