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拋棄你時,連一聲再見都不會跟你說

這個時代拋棄你時,連一聲再見都不會跟你說

先跟大家分享一個故事。

我前天在朋友圈裡看到一篇文章,是一個東北人講述自己的故鄉。我讀了感觸挺深的。

這篇文章裡面,作者講了一個案例。他說他爺爺有一年給他打電話,特別著急說:

「你們倆夫妻別在北京混了,趕緊回哈爾濱吧。這兒有好事情,這兒的環衛局在招環衛工人,不是臨時的,是正式的。而且給上保險,2000 多元/月,可好了。」

如果你不是一個東北人,可能理解不了「體制內、有保障」這六個字的魔性,也就更理解不了作者爺爺為什麼會如此看中一份 2000 元 /月的工作了。

但我可以告訴大家的是,後來哈爾濱招環衛工這個崗位時,報了幾千人。其中 200 多人有完整本科學歷,甚至還有碩士畢業生。

我不知道這些碩士在走進大學校園時,甚至在完成他們碩士論文時,他們有沒有想過自己將來竟然會去做一個環衛工。

當然,我們還是比較強調「人人平等」,強調職業無高低貴賤之分。但實際上,不同的職業對社會的貢獻還是不一樣的。

那麼,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大學生、甚至碩士生,去選擇走環衛工這樣一條路呢?

藉著這個案例,我想表達的是,我們這一代人活得特別不容易。因為這個時代的變化太快了,但我們內心的價值觀有可能停留在上一個時代,甚至在上上一個時代。

這個故事裡的爺爺,我相信他的價值觀,其實還在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早期。

他相信一個不變的體制、一個不變的單位,一個體制內可以每個月給你固定工資的人生狀態是最有安全感的,他完全不知道在外面世界裡發生了多大的變化。

面對變化的焦慮感,其實在 2 年前也發生在我的身上。很多媒體會問「你當著央視的主持人,為什麼要去改變身份,做另外一個職業,你當時到底是怎麼想的?」

我通常開玩笑說,我在央視面臨這樣一個狀態,就是一開始的時候會有人說:泉靈姐,我特別喜歡你。

後來有人說:泉靈姐,我媽特別喜歡你。

再有人說:泉靈姐,我奶奶特別喜歡你。

我特別擔心很快就沒有人喜歡我了,我就離開了。

這是一個玩笑,但真實地反映了我內心的焦慮。這個焦慮是我的外部環境已然在發生巨大的變化。

我極其擔心的是,一個做傳播的人,最後在自說自話、自怨自艾、自戀自哀。

除了這種焦慮,對我而言,更大的恐懼來自於你明明知道世界在變,變得如此之快,變得如此無孔不入,進入你的方方面面。但是你卻並不知道它是怎麼變的。

我兒子最喜歡去自然博物館,每次到了那兒,我也跟著會看到寒武紀的生命大爆發段落。

有的時候,看著那個圖版時,我就會想,最早一批大陸崛起,然後從海底開始把自己的鰭變成四肢走上大陸的動物,它們有安全感嗎?

歷史的演變經歷了,從大陸崛起,到陸生動物,再到哺乳類動物,最後到人類。但毫無疑問第一批走上大陸的動物,一定死亡率特別高。它們痛苦,不如在海洋裡得心應手。

我要不要做這樣的人?大趨勢沒問題,但是我們生命如此有限,我們是否要冒這樣一個險?

這是我兩年前面對的一個問題。但是我實在太好奇了,我是一個充滿了好奇心的人。

所以即便痛苦,即便要離開自己的舒適區,即便會造成更大的焦慮和不安全感,我還是決定邁出這一步。

這一步在外界說起來,是華麗轉身。但坦白講,一點都不華麗,這個過程非常痛苦。

但人生畢竟有限,如果我能在一輩子,嘗試兩種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面對著完全不同的世界,而且相比於現在的世界,另一個世界又代表著未來的趨勢。我願意冒這個險,我的好奇心驅使我做了這個決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