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回南天,古人會怎麼說

回南天

廣東一年一度的

回南天又粉墨登場了,帶來的節目還是老三樣,大霧、潮溼、小雨。

回南天也叫南風天,兩廣地區特有。每年3月、4月準時報到,北方初來的小夥伴遭遇回南天絕對會懷疑人生,因為——溼!太溼!太特麼溼了!

回南天的形成,簡單說就是南海過來的暖溼空氣碰到了北邊南下的冷空氣。每到這個時節,感覺牆上、地上、鏡子上……所有的東西上都在往出滲水。家裡的衣服永遠也不會幹的樣子。


廣東回南天,古人會怎麼說

鏡子也出水

古人怎麼說

古人對這種氣候也是有深刻認識的,一塊來看看他們怎麼說:

編於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的《番禺縣誌》說:“歲寒時,每二三日南風,則有霧,霧從地起,是曰南風霧,其散必以北風……”

衣服之類皆生白醭……”


廣東回南天,古人會怎麼說

清代志書記載衣服生白醭

這是150年前的描述,一點都沒變,看來古代人也是深受其苦啊。

白醭,就是白色的黴點。沒錯,如果不採取乾燥措施,衣服會長黴,且長勢喜人,說不定家裡長出蘑菇、木耳之類也是有可能的。

古人對嶺南氣候還有一句諺語,叫:“南風尾、北風頭,南風大在尾,北風大在頭。”這個時候都是大雨來臨之際。


廣東回南天,古人會怎麼說

大霧

回南天裡的你,都有什麼想說的呢?請留言大家分享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