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猛發展的廣西食用菌產業 廣西食用菌產業發展前景如何

迅猛發展的廣西食用菌產業 廣西食用菌產業發展前景如何

2018年廣西食用菌投資合作推介洽談會現場

今天(6月12日),2018年廣西食用菌投資合作推介洽談會在廣西南寧市召開,這是廣西首次專場舉辦食用菌產業招商引資推介會,也是今年首次農業招商大會。

近年來,廣西食用菌產業緊扣大健康理念,緊握鄉村振興、精準扶貧等政策契機,圍繞品種、品質、品牌“三品”提檔升級,不斷創新探索發展新模式,產量產值勇創新高,產業地位不斷提升,目前,在廣西種植業中,食用菌總產量僅次於糧、蔗、果、菜,居第五位。廣西食用菌產業為何能如此地迅猛發展起來,廣西食用菌產業發展的優勢有哪些,前景又如何呢?

迅猛發展的廣西食用菌產業

在廣西種植業中,食用菌可謂後起之秀,是進入21世紀後新興起來的熱門農業項目。2013年度廣西全區食用菌總產量和總產值在雙雙破百,總產量達120.26萬噸,總產值達100.12億元,首次跨入百億元產業俱樂部;2016至2017年度,鮮品總產量128.64萬噸、總產值115.26億元,穩定保持“雙百”,實現“十二連增”,連續3年位列全國前十,廣西已跨入全國食用菌主產大省行列。

迅猛發展的廣西食用菌產業 廣西食用菌產業發展前景如何

然而,在上個世紀90年代之前,廣西食用菌一直處在低迷狀態,關鍵原因之一,就是缺乏相關的種植技術。為了推廣食用菌技術,解決食用菌週年生產數量質量雙增問題,提升食用菌產業水平。2005年廣西農業技術推廣總站開始組織食用菌生產技術研發和推廣,廣西食用菌進入有組織地發展時期。經過十多年的努力,被譽為“桂菌”的廣西食用菌產業迅速崛起,取得了跨越式發展,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局面。

近十多年來,大力引進示範推廣了“AS2796”雙孢蘑菇、香菇976、金福菇等優質和高檔珍稀新品種和蘑菇“二次發酵”先進栽培技術,形成了以蘑菇、香菇、木耳、平菇四大當家品種為主,金針菇、茶樹菇、巴西菇、白玉菇等品種多樣化發展生產格局,被譽為“桂菌”的廣西食用菌產業迅速崛起,取得了跨越式發展,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局面。食用菌產業從不起眼的小產業逐步成為農民“萬元增收”工程的主力軍,成為“農民收入倍增計劃”的重點產業,成為新農村建設的新興優勢產業,為廣西農村發展、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做出了重大貢獻。

廣西食用菌產業發展如此迅猛,這是為何?

迅猛發展的廣西食用菌產業 廣西食用菌產業發展前景如何

食用菌產業發展迅猛,離不開食用菌栽培模式的不斷創新。廣西創新集成“二次發酵”、稻菇輪作和“種桑養蠶-桑枝食用菌生產-菌糠制肥-還田”等百項技術模式。現有自治區級食用菌龍頭企業1家,建成食用菌工廠化生產企業8家,雙孢蘑菇、杏鮑菇、海鮮菇等品種基本實現週年生產,栽培模式向設施化標準化轉型。

食用菌產業升值,品牌影響力提升有著重要作用。近年來,廣西加快品牌創建步伐,大力開發食用菌飲食養生文化,通過各種載體,讓食用菌與文化傳承,讓食用菌與健康結合。湧現出橫縣雙孢蘑菇、浦北紅椎菌、宜州桑枝秀珍菇、賀州黑木耳等一批“桂菌”區域品牌,多個食用菌產品通過了 “三品一標”認證認定, “中國雙孢蘑菇之鄉”橫縣的雙孢蘑菇入選《2017年度全國名特優農產品目錄》,“浦北紅椎菌” “田林靈芝”獲得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發揮了較高的品牌效應。

此外,廣西發展食用菌還具有“天時地利人和”三大優勢:從“天時”上看,廣西氣候溫潤,食用菌生產原料充沛富足。採食食用菌的歷史長達數千年,具有發展食用菌產業的天然優勢。從“地利”上看,廣西地處華南、泛珠、中國-東盟三大經濟圈交匯之地,隨著廣西加快推進面向東盟的國際大通道、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新的戰略支點、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和絲綢之路經濟帶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等三大定位戰略的實施,為廣西農業開放合作帶來了更便捷條件和更廣闊的前景,也給廣西食用菌產業帶來無限的商機。從“人和”上看,食用菌產業已被列為廣西現代特色農業產業“10+3”提升行動重點產業,以及精準扶貧攻堅的重要產業。被列入《廣西“十三五”發展規劃綱要》、農產品加工業規劃等多個自治區重要文件,還專門出臺了《促進食用菌產業提升發展意見》。今年5月15日,自治區黨委書記鹿心社調研考察龍州縣北部灣食用菌產業扶貧基地,強調要進一步做強做優特色產業。自治區陳武主席、孫大偉副書記、方春明副主席等多位自治區領導多次對廣西食用菌產業發展做出指示,要求全力推動,加快發展。在廣西發展食用菌,將獲得大量的政策支持。

食用菌發展前景如何?

迅猛發展的廣西食用菌產業 廣西食用菌產業發展前景如何

廣西食用菌產業具有生態循環高效發展的特點,食用菌生產“不爭不搶”: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不與地爭肥,不與農爭時,不與其他爭資源。

全國每年在動植物生產過程,會產生約30億噸左右的廢棄物,只要將其中的5%用於食用菌生產,就可生產至少1000萬噸幹食用菌,如按照每噸幹食用菌含有30%~40%的蛋白質計算,相當於增加300萬噸~400萬噸蛋白質,相當於1500萬噸~2000萬噸瘦肉,或2300萬噸~3100萬噸雞蛋,或1億噸~1.33億噸牛奶,可解決食物短缺和蛋白質不足問題,能夠在國家食物安全體系中發揮重要的作用。2015年廣西食用菌幹品約為13萬噸,相當於19萬噸~26萬噸瘦肉,或30萬噸~40萬噸雞蛋,或128萬噸~171萬噸牛奶,極大地豐富了人民的菜籃子,改善了營養結構。進入21世紀,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健康理念的升級,膳食結構逐步向營養、抗病、保健、無公害方向發展,作為綠色保健的食用菌食品成為消費者關注的重點,得到大力推崇。據專家預測,食用菌消費量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長,消費潛力巨大,發展前景廣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