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集團和豐田究竟誰更強,差距多大?

輕鬆加寫意的王者分享

李老貓說車為你非專業解答各種選車用車問題

大眾和豐田這兩個老對手到底哪家強,我們可以從幾個維度來分析。

旗下品牌分部

大眾旗下共囊括了十二個品牌,個個都是大名鼎鼎,它們分別是大眾,奧迪,保時捷,賓利,布加迪,蘭博基尼,斯柯達,西雅特,斯堪尼亞,man重卡,杜卡迪,大眾商用。豐田旗下共有三個品牌,分別是豐田,雷克薩斯,塞昂。在這個層面上顯然是大眾取得完勝,產品佈局更加豐富,有超跑,有奢華轎車,有摩托,有微面,還有豪華和普通家用車,可謂分門別類,應有盡有。豐田也僅有雷克薩斯和豐田兩個能拿的出手的品牌,實在難以和大眾的“廣積糧,高築牆”想媲美。



全球出貨量

2017年大眾出貨量全球第一,地位無可撼動,排在第二位的是雷諾-日產-三菱聯盟,第三位的才是豐田。大眾共賣出各類車型1070萬輛,連續第三年稱霸該榜單,其中中國市場就賣出了418萬輛,幾乎佔據了總銷量的40%,豐田賣出1035萬輛,和大眾的差距為35萬輛,其中豐田在中國銷量132萬輛,不及大眾的1/3,著實有些尷尬。



世界500強排名

2018年世界500強名單公佈,大眾汽車公司排在了第78位,豐田汽車公司排在了第89位,大眾再一次成為體量最大的汽車公司。在2017年的排名中豐田穩居第五,大眾緊隨其後位列第六。這個榜單主要還是根據營收來排序的,2018大眾營收2365.998億美元,豐田營收2365.91億美元。

汽車品牌價值

在2018年汽車品牌價值排名中,豐田以299.99億排名汽車圈老大,大眾神車受到排放門事件的影響以59.9億排名處於第十位。前十名中有兩個大眾系,一個豐田系,大眾加上奧迪品牌價值總和156.2億仍只有豐田的一半左右。這也是豐田連續六年在這個榜單中穩居第一了。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發表你自己的觀點【李老貓說車】


李老貓說車

大眾跟豐田爭奪世界第一已經不是一年兩年了,自從2008年,美國三大巨頭相繼倒臺之後,大眾和豐田就輪番坐上全球銷量冠軍寶座,近幾年來銷量甚至一直在1000萬以上。那麼這兩大品牌誰更牛呢?

品牌價值論

品牌價值這一項,豐田是連續多年佔領冠軍,2018年剛剛被戴姆勒奔馳所超越,但大眾是從來沒有染指過冠軍的。這種品牌價值的計算方式,可能跟普通消費者眼裡的計算方式不同,雖然大眾集團裡有奧迪、保時捷、賓利、蘭博基尼、布加迪等豪華品牌,但這些豪華車品牌並不能給品牌價值帶來更多積分,反倒是隻有豐田、雷克薩斯、大發等寥寥幾個品牌的豐田集團,在品牌價值上更具競爭力,這可能是因為豐田旗下車型產品口碑更好的緣故吧。

銷量排名論

銷量排名恐怕是消費者最直觀的理解,前幾年一直是豐田排名第一,但從2016年開始,豐田退居第二名,大眾就開始奪冠,然後到了2017年,豐田繼而退居第三,看似豐田一年不如一年。但如果你看前三名的銷量對比,之間只有幾十萬的差距,要知道在1000萬以上的銷量裡,幾十萬恐怕並不能說明啥問題,尤其第二名是因為三大品牌聯合算總賬的緣故。

利潤排名論

如果算利潤,恐怕豐田就沒有任何對手了,它是全球汽車領域唯一利潤過百億的品牌,而且是168.99億美元,比第二名戴姆勒奔馳多出74億美元,相當寶馬的總值,也就是說奔馳+寶馬=豐田賺的錢。而大眾集團利潤值只有豐田的三分之一。。此外,從營業收入上看,豐田的營業收入也比大眾多出100多億美元。

這都說明,豐田在單車營收和單車利潤方面,都遠超世界其他品牌,消費者對豐田的產品認可度是全球最高的,這無疑是最大的資產。


白希文

要看你從哪個角度去比較。

大眾多年是全球研發投入最高的企業,注意,不是汽車行業,而是全球所有行業。

2017年全球企業研發經費排名,大眾位居第一

大眾的研發投入比豐田和本田研發投入加起來還多。

大眾的高研發投入帶來的收穫是,大眾近二十年引領了汽車技術發展的潮流:無論是渦輪增壓汽油機,還是平臺技術,雙離合傳動技術,還有很多製造技術,都引領了汽車發展的技術潮流。

而豐田,很多年都是全球賺錢最多的汽車公司,可以說是最會賺錢的汽車公司。

這是兩種不同的汽車文化。大眾是工程師文化,有極客精神,追求極致技術,豐田則是精明的商人文化,以節省成本為先導。

1000馬力的布加迪,表達的是一種極客精神

大眾每一代平臺發展,對消費者而言,都很清晰,技術演變,哪些技術進步。反觀豐田,以豐田最近宣傳的TGNA架構為例,重點不是技術架構,而是生產方式和供應商關係,構建如何節省成本。


大眾開創的模塊化,引領了汽車技術發展

嚴格來說,豐田的每一款車都是拉皮車,豐田廣為宣傳的GOA車身技術,自上世紀九十年代誕生,一直到今年,才有新的TGNA架構。期間大眾發展了PQ34、PQ35、MQB平臺技術,而豐田GOA拉皮了二十年,也沒被指責,不得不說豐田精明。或者是因為消費者對豐田技術本就不抱什麼期望,但大眾就不同了。


魚眼貓眼鷹眼


不談車系車型,單就兩個品牌進行對比是談不出什麼結果的,豐田和大眾都曾經是銷量世界第一的廠商,豐田旗下有雷克薩斯、大發(老車友是不是很親切?),大眾旗下有奧迪、蘭博基尼、賓利、西雅特等,兩大品牌旗下的車系都囊括了從入門級家轎到百萬級豪車,從兩廂、三廂到coupe、越野到豪華轎車,其產品系列幾乎覆蓋了所有消費者可以選擇的級別。兩大品牌對車輛的設計、製造、調教、開發都有著深厚的功力。

相對而言,大眾作為德系車更注重行車質感,也注重對高科技產品的應用,來提升駕駛樂趣,而豐田作為日系車的代表,一貫追求日常使用的舒適性,將更多的配置用在提升客戶乘坐舒適度上,而兩大品牌的車做工、安全性也都是相當不錯,可以稱得上是旗鼓相當。 之所以網上會有很多關於豐田車和大眾車的對比,也是因為這兩個品牌是在國內銷量最多的大品牌(粗估,暫無數據支持),而且其背後分別代表著日系車和德系車,所以自然而然的,就成為了討論的熱點。


對於汽車之間的對比,尤其是在網上的一些討論,很難做到所謂的客觀與公正,大家都是站在各自的立場,本身對於汽車可以討論的話題切入點就很多,和自己意見一致的就認為是客觀的,而和自己意見不符的,就說對方是故意黑。日粉和德粉湊在一起,你跟我聊安全性,我就跟你聊燒機油,你跟我聊高科技,我就跟你談舒適性,這種討論是永遠不會有一個結果的。人無完人,車無完車,個人覺得對於某一品牌自己喜歡就可以了,別人喜不喜歡跟我沒關係,完全沒必要為了這個事兒掐作一團……

目前想到的就這麼多,希望對題主有用… 以上~


汽車參謀

2017年,豐田被延續三年被“財產”雜誌評選為“天下最受尊敬企業”之一。豐田也延續第三年被評為汽車公司第一名。

豐田正在撐持開闢一款可以為東京2020冬季運動會開幕式撲滅奧運火焰的飛行車。被稱為SkyDrive的汽車是一些年老的豐田工程師的創意,今朝,這款車可以懸停,無人駕駛幾秒鐘。

豐田是天下50強最兇猛的公司之一,依據麻省理工學院手藝批評,為新Mirai和豐田研究所打了高分。豐田是取得這一共同獎的獨一兩家汽車製作商之一。

到2017年秋天,一切豐田車型都將裝備豐田Safety Sense。 豐田Safety Sense的功用包羅車載攝像頭,前置格柵雷達,預碰撞零碎,用於檢測行人和車輛,車道偏離警報和雷達巡航掌握。

豐田是日本第一家在1957年參與“澳大利亞回合拉力賽”競賽的日本製作商。如今,60年後,參賽的目標仍然是一樣的。豐田的創始人豐田一郎已經暗示,賽車關於汽車製作和全部汽車行業的開展至關重要。賽車不只讓大眾鎮靜,並且可以進步參賽技藝和產品質量。

依據2017年美國車輛牢靠性研究報告,豐田雷克薩斯是第六年一切品牌中車輛牢靠性的最高排名。別的,雷克薩斯ES在緊湊型初級轎車範疇排名最高,而雷克薩斯GS則領跑了中型初級轎車。 雷克薩斯RX是頂級的中型初級SUV。

天下上最暢銷的汽車是緊湊型豐田卡羅拉,2016年販賣量為297,471輛。從1966年到2013年,販賣了超越4000萬輛豐田卡羅拉。

豐田普銳斯是環球最暢銷的混淆動力汽車。1997年初次推出,普銳斯自當時以來已售出600多萬臺。

2017年Interbrand查詢拜訪顯現,豐田不只是日本最好的汽車品牌,也是日本最好環球品牌(JBGB)的首位。 豐田已延續第九年取得Interbrand的聲譽。

很難置信距豐田推出環球第一款混淆動力汽車普銳斯已經有20年了,當汽車初次出賣時,路上其他司機都感應奇異。 如今,環球共有1000萬輛混淆動力車,其中包羅30多種不同型號的SUV和乘用車,一切這些都具有豐田共同的混淆動力引擎。

依據知識產權一切者協會(IPO)的統計,豐田延續第三年成為汽車行業的立異佼佼者。 豐田在2016年取得了1540個美國專利,比其他任何一家汽車製作商都要多-顯現他們在手藝立異方面處於領先地位。

豐田在20世紀70年月開端在其製作工場運用產業機器人,以降低成本並進步質量。約莫30年後,豐田開闢了可以運用東西的機器人,協助供給醫療和照顧護士撐持,並協助移動性無限的人。

豐田是一個真正的環球品牌。豐田的車輛環球銷往170多個國度和地域。 他們在28個國度和地域設有53家海內製作公司。 他們在除南極洲之外的每個大陸上經商。

不同於每一年需求改換的傳統車載電池,混淆動力的豐田汽車或SUV您不用改換電池。混淆動力汽車的機電運行在特別的鋰離子電池上,續航力很長。

在2010年,創始性的豐田普銳斯成為第一輛沒有皮帶的車。 轉向泵,空調,交換髮機電和水泵都由電動機驅動。

普銳斯插電式混淆動力車的最新型號有一個太陽能車頂,不只為車輛駕駛時的電子安裝(包羅多媒零碎統和燈)供給動力,並且還會在停放時對電池充電。

豐田每小時破費超越100萬美元停止研發。這使得它們在開闢新車時創造並分離新手藝處於領先地位。

豐田Mirai是天下上第一臺片面消費的氫燃料電池車,可以運用5千克的氫氣,可以從50升的水中消費氫氣行駛約475公里(300英里)。來自汽車的獨一輸入是50升的水,自從Mirai在2014年推出以來,已有約莫3,000輛車已交付給環球客戶。

“花冠”稱號來自花瓣中間四周的花環。這輛汽車誕生於1966年,並以“豐田汽車手藝的精髓”的標語出現給天下各地。三年後,花冠已經贏得了日本車主的喜歡,成為日本第一大賣車。進入2018年花冠仍然是一個十分勝利的品牌。

豐田的Environmental Challenge 2050包羅六個自力的“應戰”:將車輛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百分之九十; 從資料和零件的製作中消弭碳排放; 改良製作手藝並切換到替換電源; 在製作過程當中浪費和從頭運用水; 製作新車時鼓舞收受接管; 與天然調和相處。


我就賣酒愛咋咋滴

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大眾和豐田。

豐田集團是世界知名的跨國大型集團性企業,成立於1937年,創始人豐田喜一郎。其核心業務主要從事於汽車的生產製造和銷售;旗下有雷克薩斯、豐田、大發、日野、水星等汽車品牌,也是巴魯品牌母公司及富士重工的最大股東,擁有從微型到大型各類民用、商用、軍用類汽車產品和其它相關產品及配套,在以東北亞、美國、中東、非洲為主並在全球擁有很大的汽車及相關產品銷量;對車輛的設計、製造、調教、開發都有著極強的功力,2016年位居《財富》世界500強第8位;整體優勢在於精準的市場研究推廣能力、迅捷的車型研發上市速度、精明的市場營銷手段、強悍的產品更新改良能力、穩定的相關配套設備供應系統,這些優勢使得豐田擁有了極強的市場擴張和適應能力。但就其造車本身而言,豐田的汽車產品雖然豐富多樣,在遠期市場規劃和技術市場創新這兩項引領性戰略上是短板。

大眾集團也是世界知名的跨國大型集團性企業,成立於1938年,總部位於德國沃爾夫斯堡,創始人是世界著名的汽車設計大師波爾舍。大眾集團在全球建有68家全資和參股企業,業務領域包括汽車的研發、生產、銷售、物流、服務、汽車零部件、汽車租賃、金融服務、汽車保險、銀行、IT服務等。集團目前擁有10大著名汽車品牌:大眾、奧迪、蘭博基尼(意大利)、賓利(英國)、布加迪(法國)、西雅特(西班牙)、斯柯達(捷克)、大眾汽車商用車(德國)、保時捷(德國)等,車系都囊括了從入門級家轎到千萬級豪車,從兩廂、三廂到coupe、越野到豪華轎車,產品系列幾乎覆蓋了所有消費者可以選擇的車型級別,對車輛的設計、製造、調教、開發都有著深厚的功力和研發潛力。大眾集團是對研發新技術新科技全球投入最大的汽車集團,再加上涵蓋眾多品牌、具有全面性擴張能力的企業。但在產品市場推廣、車型研發、產品優化改良、相關配套設施供應鏈是他的短板。

大眾和豐田集團究其各自不同的特點,造就了各自必將不同的發展趨勢;豐田是精明的商人文化,以市場營銷為主,以節省成本擴大利潤為先,並擁有產品改良技術優勢;大眾是工程師文化,以產品創新為主,以大量投入積極研發見長,擁有很強的技術儲備及創新優勢。豐田以營銷為主的收穫是擴大了全球市場,成為很多年都是全球最賺錢的汽車公司;而大眾也憑藉極

高的研發投入帶來近二十年引領了汽車技術發展的潮流,無論是渦輪增壓汽油機,還是平臺技術,雙離合傳動技術,還有很多科技製造技術,都引領者汽車發展的後續甚至未來方向。

豐田的市場推廣具有很強的商業意識,最近宣傳的TGNA架構,重點不是技術架構,而是改變生產方式和鏈接供應商關係,構建如何形成便利市場、節省成本,這是短期的市場行為而不是長期構架或者長遠戰略。大眾每一代平臺發展、技術進步、形式演變,對消費者而言都很明瞭,有著清晰科技推進戰略,再加上大力投入的研發創新能力,在汽車領域終將成為最大的引領者。

其實市場發展必須要有豐富的有創新性的產品支撐,在可以在市場上立於不敗之地,在這一點上來看,豐田因為產品創新能力不足,只挖掘現有老技術加以壓榨改良終究要走到瓶頸;而大眾前期投入若能長期不斷生產出引發技術潮流的產品,大眾必是將來更有潛力的行業集團。在這裡我認為大眾更有潛力。

當然豐田也有改變自身薄弱環節、創造有利條件併發揮市場運營長處最終真正笑傲江湖的方法,不過這個想法我不想說,讓他們自己發展去吧。


兩情自在閒庭步

價格和可靠性。大眾在美國的質量排名JD Power每年都是豐田領先(特別是雷克薩斯品牌) ,大眾雖說不是最差,但基本在倒數5名之內。而且大眾的車型沒有什麼寬大車型,都是polo這類小車。同時大眾的車型沒有什麼特色,美國人對大排量車情有獨鍾,對增壓技術的小排量車不感興趣。增壓技術本身就引發了不可靠性。再有大眾車在美國賣的價格比較高。豐田在美國有工廠,而大眾沒聽說有工廠在美國。豐田車沒什麼特色,就是便宜,皮實可靠。而且又是本地產。
這點和國內不同,國內之所以大眾較受歡迎,一是大眾比豐田進入中國市場早,相比於老上海等國產車型它的可靠性就高的不是一點半點,所以使得人們形成了大眾車皮實的印象,同時中日兩國由於政治因素,很多人不喜歡日系車,就造成了德國車好於日系車的印象。其實我認為各有特點,不能說誰好誰不好。只要喜歡就行。


回憶還是要忘記

德國大眾和日本豐田都是世界十大汽車製造商之一,他們都是上世紀三十年代成立的,在中國這個大市場與中國企業合資生產製造汽車。大眾、豐田這兩個汽車巨頭在其他國家也有獨資合資生產線。大眾汽車與豐田汽車兩個品牌相此都是很強的。德系大眾偏重於操控性暴發力,而日系豐田則偏重於舒適度穩定性。德國與日本造車理念不同,所以就形成了各自風格。要比強的確不分上下,只能從價格檔次分出高低。德系大眾旗下有12個子品牌如奧迪,斯可達,保時捷,就連賓利,蘭博基尼,布加迪等都在大眾麾下。當然日本豐田也有自己的品牌車,如皇冠,雷克薩斯等,在世界名車中無上榜之車。豐田車有一款中型麵包車設計的不錯,被我國所採用供領導視察成為專用車使用。世界一共三個蛋糕,日本豐在美國銷量好,而德國大眾在歐洲銷量遠遠高於日本,德國大眾在中國及亞洲也高於日本。德國的製造技術相當高,而日本服務和營銷又略高於德國,這就是是差距。他們都相互瞭解,暗中拼比,在中國這麼大的市場就如一個誘人的大蛋糕誰都想多吃一塊,豈能拱手相讓。





喀秋莎61589681

豐田是好車,可對中國消費者不友好,內外有別,看到美國消費者低頭,什麼都答應,看到中國消費者抬頭,什麼都不答應,好像中國消費者離開豐田沒車開似的。

大眾至少在面子上還尊重中國消費者,技術轉讓也比豐田大方,水平也不差豐田,真不知豐田那來的優越感?

大眾贏豐田在於本土化,桑塔納,捷達是神車,中國所有修理都會修,配件便宜到讓人懷疑。

豐田賣的不算貴,修理網點少而貴,配件貴到你懷疑人生。

德國人信基督,做人還有原則,日本人無信仰,做人只想索取。

德國的性格至少還講底線,大眾安全配置還不敢偷工減料,日本人對中國不講底線,豐田什麼都敢偷工減料。

美國豐田車質量超過大眾,在中國不如大眾,因為豐田太瞭解中國了。


光芒萬丈34957

關於大眾與豐田誰更強?從銷量上看都是世界上難分伯仲的品牌,但是從質量上來看豐田要優於大眾的,也就有了這麼一句話“開不壞的豐田,修不好的大眾”這麼一說。

當然大眾也有他獨到的一面,底盤穩定紮實,指向準確,操控性好,特別是渦輪增壓發動機加雙離合變速箱提速超快。但是陸續有爆出大眾發動機燒機油,漏油,異響,讓大家對大眾的質量產生質疑。畢竟發動機是一個車輛的核心部件。

豐田在各方面算不上優秀,但是也不是最差,中規中矩,最大的優點就是耐用。省油也談不上,某些車型甚至比德系費油。至於安全問題,還是平時自己注意安全駕駛,再安全的車超過一定的速度都會成為一堆廢鐵。

請大家理性看待,德系粉勿噴,兩家車企各有各的優點和缺點,只有互相借鑑和學習,才能使自己的品牌走的更高,更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