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股市天才的滴血覺悟:堅決“五不碰”的股票,從此遠離被套!

行情反覆時的對策

股市走勢,並非時時都是:一邊倒的大升勢或大跌勢。介乎於一段升勢與跌勢之間,或者兩段升勢之間,或者兩段跌勢之間,常常會出現一段反覆起落的行情。

所謂反覆起落,是指價位徘徊於一個狹窄區域,接近上限就回跌,碰到下限又翻漲,來回穿梭,橫向發展。從圖形上看,頗像手風琴的琴箱,故此又稱“箱形走勢”。

反覆起落產生的原因,是市場上沒有明顯的利多或利空消息,行情失去單向發展的明朗依據,無論是買家或賣家基本上下作長線投資,只做短線炒作,雙方處於拉鋸狀態,你來我往,誰也佔不了上鳳。

交易者剛開始,習慣於單邊市的行情,一條直路走到底,遇著反覆起落行情,往往被“左一巴掌,右一巴掌”,打得天旋地轉,頭暈眼花。

在反覆上落市中買賣的指導戰術是走短線。因為上下限之間的距離並不大,而且一到上限就掉頭向下走,一碰下限就回頭向上揚,獲利機會一縱即逝,一定要見利就收,一貪就會賠錢。

具體對策是:判斷了是一個反覆上落市之後,接近下限就買入做多頭,漲到上限就平倉賣出,並反手做空頭。再跌至下限,又平倉平倉,並反轉做多頭。

這樣一種戰術,強調機動與靈活。一到上限或下限就要馬上轉向,否則就會竹籃打水一場空。故此,可以下套單,入市之後,平倉單,反轉的新單要立即下,“到時再說”是趕不及的。

在此必須指出,反覆上落市是一種暫時狀態,向上突破或向下突破遲早會出現。所以,走短線時也要注意設限止損。買入之後,跌破下限就投降;賣空之後,衝過上限就認賠。

其實,最好的做法就是忍住不做。反覆上落市不要做,等向上突破或向下突破才去追。問題是:你有這份耐性嗎?

先排除,堅決“五不碰”的股票類型:

1、前期大幅炒高的個股不能買。即便是目前回落了,也不要買。山頂左邊的10元與山頂右邊的10元其價值是不同的,出貨前與出貨後的10元價值是不同的。在山頂右邊的每次交易往往都是自尋死路。

2、放過天量的股票不能買。放天量一般都是主力出逃的信號。特別是漲幅較大又放出天量,那表示莊家已經出貨走人。新一輪上漲需要經過莊家打壓低接,是個漫長的過程,所以短期內股價難以上漲。

3、大幅拉昇後在高位橫盤的股票不能買。經過大幅拉昇,不理會大盤的波動,高位橫盤整理,像是要突破的樣子,看著很安全,其實是莊家在悄悄出貨,等出完了,便開始加速下跌。盤久必跌,就是這個道理。很多朋友常常一買就跌,股票都在虧損。

4、沒有資金關照的股票不能買。股票的上漲是由資金推動的,沒有資金關照的股票是散戶行情。這類股票的特點是:漲得不多,大盤一調整跌得比誰都兇,牛市時還跟著起鬨,一旦調整,不但打回原位,還要創新低。這種票不能買。

5、受輿論關注和股評家公開推薦的股票不能買。一是輿論和股評家們肯定都是關注業績好的上市公司,炒股票其實賭的就是利好。一旦利好公開,莊家便藉機出貨。就算是業績相當的好,散戶都買進了,那誰賺誰的錢啊?何況業績是可以人造的。二是經股評推薦的股票散戶跟進量大,莊家見這麼多散戶資金衝進來,原本想拉也不拉了,給散戶抬轎?非要震倉把散戶趕走才肯拉的。

投資者在股票操作中,由於對波段操作的認識有偏差或實戰經驗不足,經常會進入一些誤區,我們總結如下:

誤區之一:不看大勢

股市中有句話說的好,要“看大盤做個股”。可是在實際操作中,一些投資者卻把這條重要原則拋在了腦後。在熊市中還在不斷抄底,想找黑馬,這是很難的事。當你發現選股困難的時候,就說明市況不好,不要以為下跌的股更容易上漲。在下降通道中,股價是逐波降低的,每個波谷都低於前一個波谷,在這樣的市場中很難找到好的機會。

而在牛市中,上漲的股票佔大多數,投資者只需要挑選熟悉的質地優良的股票耐心持有,利潤自然會增長,這也是“選時比選股重要”的道理。

從經驗來看,當大盤處於主要多頭市場(牛市)的時候,八成的股票會上漲,而當大盤處於主要空頭市場(熊市)的時候,八成的股票會下跌。結合大勢做股會極大提高成功率。

誤區之二:滿倉或重倉進出

有些投資者在操作股票中習慣於滿倉進出,這是很不好的交易習慣。要知道,沒有人能100%的正確,如果滿倉做,那麼一旦虧損就會難以挽回。比如,原有10萬本金,如果虧去20%,那麼就需要用現有8萬本金去賺25%才能回本,如果虧去50%,那麼需要用5萬本金去賺100%才能回本,這樣無疑非常困難。

在股市中,風險是第一位,然後才是盈利。股市不會關門,賺錢不是短期內的事,有本金才有機會,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控制倉位是成功交易的重要環節之一。投資者在入市初期的牛市中容易被勝利衝昏頭腦,幾次盈利就會放鬆對倉位控制的重視,一旦熊市來臨,在高位滿倉抄幾次底就會損失大部分在牛市中獲得的盈利。“小贏大虧”是投資者虧損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根本問題就在於對倉位的控制。

誤區之三:波段不明確

我們知道市場行情呈現出牛熊交替的規律,而波段操作就是要儘可能地使買賣點和牛熊的交替位置相吻合,也就是常說的踏準節奏,這樣就能把握住波段的大部分。而有些投資者,在一波行情中的買點與賣點是混亂的,波段操作變得有名無實。具體表現為,在波段尚未開始的時候盲目抄底;在波段結束後,又“捂”過了頭,最後由盈利變成了虧損;在波段中,節奏混亂,買賣沒有固定的章法,原本想把行情做全,想把次級行情也做到,結果卻把一個大波段做得七零八碎,利潤少得可憐。

一組明確的波段買點與賣點,對於一位波段操作者來說是首要解決的問題。在哪裡買,在哪裡賣,都要明確。一旦確定下來就不要輕易改變,既然有了一個經過反覆考慮得出的投資計劃就要堅持。有了計劃而不執行,那和沒有計劃沒有兩樣。

頻繁逆勢的股票

正常情況下,一隻股票漲跌必定會受大盤的影響而漲跌。若頻繁的逆勢上漲和下跌,大盤上漲的時候個股下跌或橫盤,大盤下跌的時候個股上漲或橫盤,那麼該只股票的走勢就有一種外力作用。

短暫的、方向相同的外力對個股的漲跌造成影響是一種正常現象。比如個股有利好預期,將會逆大盤的下跌而上漲。個股有利空消息,就會在大盤上漲的情況下獨自下跌。

那麼,沒有太多的消息影響而頻繁地走出逆勢的股票其不確定性因素就會 增加,是一種我們難以把握和分析的股票。對待該類股票,我們要遠離,不進行短線操作。

如下圖5所示,個股的走勢多次與大盤的走勢產生了逆反,大盤上漲得轟轟烈烈,個股卻走出了下跌的走勢。大盤開始見頂回落的時候,該股卻逆勢向上攀升。這種股票的股性怪異,在投資者中大家經常給其冠以妖股的名號。

一位股市天才的滴血覺悟:堅決“五不碰”的股票,從此遠離被套!

我們進行短線操作的時候,首先要分析的是大盤,當大盤的未來預期是上漲的,我們就會大膽地進行個股的操作,而當大盤的預期是下跌的時候,我們大多會採取迴避的操作方式。

而面對這類頻繁逆反大盤的個股,讓我們的操作顯得比較矛盾。如果只是大盤上漲,該股下跌,或者大盤下跌,該股上漲之類的單方向逆反,反而是對該股股性判斷的一個重要信號。而上下均頻繁逆反,就體現不出來該股的強弱和方向,屬於一種我們短線操作迴避的品種。

散戶首先必須明白這5點

一、炒股最困難的不是選股,也不是買賣,而是等待;人生最困難的不是努力,也不是奮鬥,而是抉擇。

二、下跌清洗浮躁,上漲考驗涵養。炒股可以使我們不斷成長,而成長是痛苦的,這種痛苦並非來自成長本身,而是在成長過程中我們要面對那麼多改變和刻骨銘心。

三、有自律性的人在股市,痛苦也是歡樂;有希望在的地方,地獄也是天堂。

四、在股市中,散戶總是放棄未漲的而追入已漲高的;在生活中,人總是珍惜未得到的而遺忘所擁有的。

五、炒股之所以虧錢不是因為想的簡單,而是要的複雜;人之所以快樂不是因為得到的多,而是計較的少。

創新低選股指標公式

N:=92; {92可根據實際情況自行調整,此值的意思為92天內的K線}

停牌:=DYNAINFO(4)=0;

週期最低值:=LLV(L,N);

HC21O:=(ABS(REF(O,0)-週期最低值)/週期最低值)<=0.0001;

HC21L:=(ABS(REF(L,0)-週期最低值)/週期最低值)<=0.0001;

HC21:=(HC21O OR HC21L) AND NOT (停牌) AND H

COUNT(HC21,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