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以上的職業焦慮,恰恰是源於人的“無趣”

金三銀四跳槽季,我發現我的周圍又有很多人蠢蠢欲動另尋下家,辭職的時候果敢遞上一封辭職申請書,拒絕挽留,頭也不回地離開公司。而當真正開始找下一份工作的時候,他們卻又變得迷茫。

他們普遍陷入了一種集體性的困惑與焦慮,那就是深感如今的工作無趣,無數次想要切換工作軌道,但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夠順利切換,對自己的未來更是充滿了不自信。

80%以上的職業焦慮,恰恰是源於人的“無趣”

其實職場無趣,多指職場人士因各種原因對工作產生的懈怠情緒。表現如下:

① 平凡的工作無挑戰產生的無趣

很多人在職場工作3、5年後,工作的方法技能掌握了,已逐步瞭解適應職場生活,新鮮勁也過去了;狼多肉少、職場上升的空間沒有了;跳槽發展的空間不多了,每天同樣的工作重複產生了“無趣”,工作混日子、無激情了。

② 牢騷滿滿、心理不平衡產生的無趣

一些人在和別人的刻意比較中心理不平衡,牢騷滿腹,對工作、對現實非常不滿意,從而由對工作的無趣演變成認為社會不公的心態。

③ 目標落空、前途無望產生的無趣

許多人對自己在職場中定的目標遠大,雖有進步,但和同學、同行比,差距較大,和同事比,總覺得自己貢獻大,回報小,工作上覺得無趣,不努力了。

80%以上的職業焦慮,恰恰是源於人的“無趣”

無趣的真相:你可能一直在新手區徘徊

事實上,每個工作都有它特定的內容,之所以不同的人會呈現出不同的狀態,和這個人本身處於什麼階段密切相關。

我們把一個人在工作中的進階過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新手區、勝任期和高手期

在不同的階段,每個人對於工作的感受是千差萬別的。

在新手區階段,很多人迫切地想要實現一個立竿見影的目標,但問題在於,他們不知道該如何有效地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更不清楚如何適應規則,無法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從而導致大量低水平重複,感受不到任何成就感,一度懷疑工作的意義,甚至懷疑自己是否選錯了職業。

80%以上的職業焦慮,恰恰是源於人的“無趣”

在勝任期階段,很多人漸漸摸索出了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並總結出了一些工作經驗與規律,他們能夠獨當一面,同時可以漸漸承擔起領導者角色,幫助更多的人成長,打通工作流程中的各個環節,讓很多工作能夠高效運行,在這個階段,能夠感受到巨大的成就感,但也會遇到挫敗感,主要表現在解決問題時把握不準個別細節,考慮問題還不是特別周全。

80%以上的職業焦慮,恰恰是源於人的“無趣”

到了高手階段,你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面對不同的工作情境,你只需直接調用合適的經驗就能解決80%以上的問題,而此時你儼然成為了職場中令人敬仰的前輩,工作對你的意義已經不僅僅是一份收入了,更是一份自我價值的體現,因此你不僅不會懈怠,反而會迸發出前所未有的熱情去思考更好的方式和方法,併力求創新與自我突破。

80%以上的職業焦慮,恰恰是源於人的“無趣”

事實上,在職場中很多人光知道幹活,卻從來不去琢磨工作的規律和方法,長此以往,你永遠在低水平重複,消耗了本就不多的工作熱情和動力,結果越做越受挫,越做越無趣,越做越沒有成就感。

這是工作本身的問題嗎?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80%以上的職業焦慮,恰恰是源於人本身的問題。

對於每個職場人而言,如果你想從工作中獲得成就感,如果你想在工作中做出成績,如果你想成為不可替代的那一個,你就需要從傻傻地幹活變成會幹活,再從會幹活到超越幹活,最終創造更多價值。

隨著每一次的進階,你的焦慮就會自然變少,隨之而來的是成就感逐漸增加,工作這件事情才會漸漸顯露出它有趣且值得挑戰的那面。

80%以上的職業焦慮,恰恰是源於人的“無趣”

化被動為主動,你才能樂在其中

一個不懂得主動把控工作的人,換到任何一份工作中,都會面臨同樣的問題和困惑,如果這些問題和困惑你現在不去解決,未來就會如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這足以摧毀一個人的自信。

因此,瞭解自己的工作,化被動為主動,可以嘗試以下這些方法。

(1)將自己的工作進行分類,找出耗時最長的工作項目。

(2)將你認為最繁雜的工作項目進行整理,用一個標準進行歸類處理。

(3)遇到疑難問題先放一邊,等手頭工作處理完畢再集中處理。

(4)每天固定時間用於溝通和解答。

(5)主動承擔崗位職責,並積極協助各部門共同做好這項工作。

(6)深入瞭解崗位職責,找到最具價值的工作內容,投入主要精力。

80%以上的職業焦慮,恰恰是源於人的“無趣”

有趣是一種力量,更是一種能力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有趣的事情不一定重要,但成年後的你我必須要學會一件事情,那就是把重要的事情變得有趣,這才是關鍵。

孩童時代,我們會覺得遊戲比學習有趣。

但隨著年歲漸長,有些人掌握到了學習的方法,並且能取得不錯的成績,他們在學習這件事情上獲得了滿滿的成就感,這才發現原來學習也是能夠找到樂趣的。

80%以上的職業焦慮,恰恰是源於人的“無趣”

想想看,工作不也是如此嗎?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感覺工作無趣,是因為看不懂它的高級。

有趣的表現形式各有不同,但本質都是一樣的:在一件又一件的任務裡,你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實現了一次又一次的自我突破和跨越——還有什麼比這更讓人感到歡欣鼓舞的呢?

80%以上的職業焦慮,恰恰是源於人的“無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