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記憶裡故鄉的年味是什麼?

2017年農曆的年末,濟南的銀座超市裡掛滿了紅燈籠,玻璃櫥窗上也貼上了花樣的剪紙,這些都是年的符號,也是年的名片。我內心深藏的家鄉年味兒猶如一隻奔騰的野馬不斷催促著我內心想回家的腳步。

你記憶裡故鄉的年味是什麼?

樓頂遠眺濟南

我正處於大四上學期的寒假,放假前想找一份工作,本想盡量在過年之前多賺點錢回家過年補貼家用,經面試得到了好幾家公司的offer,經過綜合比較進了一家感覺較好的公司,入職後才瞭解原來這家公司過年不放假。我告訴媽說不放假但是我想回家,作為老一輩的她,覺得這是我的第一份正兒八經的工作,讓我在那裡好好工作好好表現,不用回家,不要擔心他們。父母之命沒辦法只能聽他們的。

你記憶裡故鄉的年味是什麼?

小區裡的單身狗

今年是我人生中23年來的第一次沒有回家過年,或許人生中還會有第二次,或許可能沒有,這些都在我心裡無數次想象過,但是此時此刻都不再重要了。

我小的時候,盼望著過年。因為過年意味著假期不用上學;意味著可以隔三差五可以趕年集,意味著買與城裡有區別的傳統手工冰糖葫蘆;意味著姐姐過年回家給我帶的零食;意味著和發小打牌、壓馬路、逛大街;意味著在外地思念家鄉,眷戀故土的親戚朋友和鄰居都回家了。那些生活的願景總是美好的。

從農曆的臘月二十三開始,接下來的每一天似乎都是精彩的,都散發著溫馨綿厚的年味兒。年是什麼味道?年是媽媽做的飯,是炒的土豆絲,是一家人在一起吃飯的氛圍與香氣。這是年的味道,也是家的味道,山的味道,風的味道,陽光的味道,也是時間的味道,人情的味道。這些味道,已經在漫長的時光中和故土、鄉親、念舊、勤儉、堅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田,讓我們幾乎分不清哪一個是滋味,哪一種是情懷。

你記憶裡故鄉的年味是什麼?

故鄉山坡遠眺

作為農村,一些古老的習俗至今還保留著。臨近年底,村裡的大街上家家戶戶更多了人氣與生機。到年底他們每家每戶所做的就是我記得為數不多的一些習俗:祭灶王爺;打掃房子;蒸饅頭;殺雞;貼春聯,包餃子;大年初一,磕頭拜年……千百年來,太陽沿著亙古不變的軌跡東昇西落;寒來暑往,秋收冬藏,人們世世代代遵循著這樣的方式過年。

中國人,這個全世界最重視家庭觀念的的群體,依然在一年又一年地重複著同樣的故事。

你記憶裡故鄉的年味是什麼?

2016我和小外甥

究其原因,過年,最終的目的就是和家人團聚,就是和家人吃年夜飯。在這個時候,我的心裡,沒有什麼比跟家人在一起吃飯更重要的事情,這就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這就是中國,這就是我們中國人關於過年的故事。從年的輪迴,到人生命運的流轉,人的匆匆腳步和年的匆匆腳步從來不曾停歇。

你記憶裡故鄉的年味是什麼?

現在的中國是鉅變的中國,人和時間,比任何時候走得更快。

無論我們的腳步怎樣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歡來的有多麼不由自主,總有一種味道和記憶以其獨有的方式,一年又一年不斷的提醒著我們:

認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來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