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敏:4S店不應被顛覆 電動化是未來的事

6月5日至6日,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行業委員會、中國國際商會汽車行業商會、中國重慶國際汽車工業展組委會主辦的全球汽車論壇第九屆年會(GAF2018)在重慶召開。本屆論壇以“在變革的時代塑造行業的未來”為主題,彙集中外汽車行業嘉賓,就汽車行業當前的機遇與挑戰進行深入探討。作為全球汽車論壇的戰略合作媒體,搜狐汽車在重慶現場帶來即時、專業的報道,呈現思想交鋒的盛宴。

以下為重慶市汽車商業協會會長、重慶百事達汽車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敏演講實錄:

楊敏:4S店不應被顛覆 電動化是未來的事

我跟大家分享多元並存、共享發展,好像不談四化就比較落後。

按我理解,從產業趨勢來看,所謂的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作為一個夢想去想是可以的,但如果站在實體經濟的角度,你今天去做這個事情,估計會死得很慘。

電動化,汽車難道只有電動化一個趨勢嗎?不一定,新能源汽車涵蓋的不是單純電動化一個概念,有氫動力,還有油電混合,甚至今後汽車燃油比提升到一定程度之後,讓汽車燃油提高使用率可能也是一個渠道。我們把它狹隘地理解為完全電動化是否準確,我現在不好說。如果作為一個研究的方向,我認為是可以的,但是站在實體經濟角度講,現在去做壓力比較大。我們不能把未來的夢想,或者未來想做的事情,50年以後要達到的事情今天來說事,但是作為發展方向是可以的。

目前談到很多問題,第一個4S店會被新零售顛覆嗎?我認為也不一定。從我們去年銷售數據看,90%以上的汽車銷售是通過4S店完成的,網上銷售的數量不到1%,剩下可能是一些所謂的出租車和共享汽車。我們所謂的電商平臺,以及其他說要顛覆汽車4S店模式的平臺,不外乎把4S店銷售模式分解成幾個:

所以我認為我們應該有正常的認識,應該讓我們新的銷售模式和所謂的傳統模式共生共榮,這才是我們需要研究的課題。以前我說在做實體經濟的過程中,思想可以前進兩步,行動只能快半步,這是我談的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4S店目前在全國有2.8萬家。4S店模式不僅是在中國誕生了20多年,在全球目前為止,包括歐美仍然以這種模式進行生產和銷售。去年的銷售數字我們不講了。看看我們所謂的電動車新模式銷售情況,特斯拉一直倡導的是網上銷售為主,現在我們看成都,看重慶是不是也有很多的體驗店了?體驗店是什麼?可能下一步就是我們所謂的4S店模式了。未來我們一定是大家共生共融的局面。

現在我們汽車銷售渠道確實應該下沉,主城區的銷售模式隨著時間推移,市場會越來越小,區縣市場會越來越大。電商平臺我認為今後在很長一段時間可能只是4S店銷售的補充。新能源汽車的市場現在到底有多大?去年大概70多萬臺,除了目前限牌城市,真正在其他市場銷售的數量應該是比較小的。去年乘用車銷量接近3000萬臺,所以我們說汽車電動化是未來發展的趨勢。除了電動化,還可能包括氫動力、油電混合,電油混合和提高燃油比的情況,所以還不是純電動車的概念,應該是新型車的概念。

未來電動化可能是這麼一個情況。現在電動車國內已經有一百多家企業在做,產能提高到110萬臺,投資4500億。這麼大的產業讓我們想起了當年的光伏產業,我認為未來電動車市場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生產企業會受到比較大的壓力。

關於所謂的移動出行,目前為止我們可能仍然沒有找到移動出行的引領模式,包括現在的共享單車,到底是玩的什麼遊戲,怎麼盈利我們還不太清楚。

做實體經濟的人和互聯網思維的人可能情況不太一樣。共享汽車到底能不能盈利也很難說,一個企業長期不盈利這種模式是不是可以長期生存下去,現在也不知道。包括網約車現在也有很多問題在討論,這些都是需要我們去思考的。

我們不能把科研和夢想拿到今天來說事,不能把未來50年要做的事拿來今天討論。我認為今天真的應該好好去思考。當然汽車四化未來一定會到來,但是什麼時間到來,什麼時候建立一個完整的模式,這個需要我們做科研和做其他項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