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有趣的案例評估:長期無法緩解的腿痛原因居然是在腹部?

分享一例我們小肖老師碰到的有趣案例。

我觀看的第一個病例是一個女生,她說自己半個月前因為爬山,後來自己的大腿靠近腹股溝的部位一直有疼痛。這些學生給她做了托馬斯測試,發現了她有些髖屈肌是過度緊張的,於是給她在用手法放鬆髂腰肌和股直肌。

一例有趣的案例評估:長期無法緩解的腿痛原因居然是在腹部?

這個學生確實也沒有給患者處理到位,他讓患者配合做了幾次髖屈伸之後,又讓患者俯臥拉伸了一下股直肌。

他認為差不多了,就讓患者再走走,感覺有沒有放鬆。然而患者表示自己腹股溝附近的疼痛點沒有太大變化。

一例有趣的案例評估:長期無法緩解的腿痛原因居然是在腹部?

這個時候,我讓學生圍過來,告訴大家我是他們的老師,我將要給患者進行運動方向的疼痛評估。我讓患者站在地上,沒有和她說專業的解剖術語,只是讓她把腿向前抬起,她馬上表示這樣會有不舒服,會加大疼痛。我再讓她把腿向後伸,她表示沒有不舒服。接著,我示意她把腿向兩側抬起來,她表示有輕微疼痛,然後把腿向對側收,她說也沒有疼痛。我再指導她做股骨內旋和外旋,她都說這樣不會有不舒服。

一例有趣的案例評估:長期無法緩解的腿痛原因居然是在腹部?

處理完這些部位後,她再站起來,表示明顯減輕了百分之三十以上。但是依然有疼痛,從她輕蹙的眉頭我能看出她心中小小的失望。這些學生也是很迷茫,按道理這些屈髖的肌肉的緊張狀態被放鬆後,應該能解決問題才是,怎麼還是會有疼痛?

我示意他們不用急,特別是患者,我告訴她放心,我會盡我所能幫助她的。我沿著她身體向前運動序列的協調中心一個個地尋找,果然,在她患側的腹部協調中心,就是在她腹直肌上偏外側一點。我讓學生都來觸診,感受到了她患側的肌纖維緊張程度遠遠大於健側。

我認定這個點就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於是我處理完她的腹直肌之後,又幫她平衡向後運動序列,給她找到了股二頭肌外側一個協調中心,也是有明顯痛感。這樣全部處理完之後,她再次站起來向前抬腿,再也沒有疼痛的感覺了。她與在場的學生無不感覺到驚奇:我只是點穴似的按壓了一會兒她身體的某些點,就讓困擾她半個多月來的疼痛完全消失。

一例有趣的案例評估:長期無法緩解的腿痛原因居然是在腹部?

為了不讓這些學生產生我使用的是什麼“玄門神功”的錯覺,我向它們解釋:人的身體不論是運動還是組成,都不是以單一肌肉來工作的。往往長在體前側的肌肉都會協同工作,主宰人體向前的運動,所以腹直肌與股直肌之間的距離雖然跨過了骨盆,沒有明顯的相連,但是他們的張力卻可以互相影響。

一例有趣的案例評估:長期無法緩解的腿痛原因居然是在腹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