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泡沫之夏》靠什麼“圈粉”當下觀眾?

新版《泡沫之夏》靠什么“圈粉”当下观众?

提到《泡沫之夏》,筆者不由得想起剛上初中時女同學競相傳閱的瘋狂,以及作為一個超級直男,也因為好奇而將其捧在手心的青蔥歲月。(投黑馬 Tou.vc專注於文創領域的眾籌平臺)這部陪伴了一整代人成長的故事不僅在當時具有現象級的效果,也因為其精彩的人物關係與情節發展,具有了強大的生命力,在小說出版12年後,影視劇版本的《泡沫之夏》與觀眾見面,劇集無論是對於IP的詮釋,還是貼近時代的改編,都堪稱青春題材IP劇的典範。

新版《泡沫之夏》靠什么“圈粉”当下观众?

從更加直觀的數據方面看,《泡沫之夏》在視頻網站的播放量一路走高,開播23天單網播放量就達到8億以上,成為了現階段愛奇藝播放量最高的獨播劇目,與此同時在浙江衛視中國藍周播劇場也有不俗的收視表現。為何《泡沫之夏》IP有著如此強大的生命力?新版《泡沫之夏》如何“圈粉”當下年輕人?

新版《泡沫之夏》靠什么“圈粉”当下观众?

劇情升級:明曉溪親自操刀改編,時代與原著完美貼合

新版《泡沫之夏》靠什么“圈粉”当下观众?

然而新版《泡沫之夏》並不是照搬老版的“翻拍”,而是帶著當下語境進行大刀闊斧的改編,尤為突出的是對主角人設的“落地化”處理。高傲的夏沫從開始便以清新的送餐小妹身份出現,拉近了與觀眾的距離,而身為練習生的她為了儘快掙錢、幫助家人而進行的不懈奮鬥,也為角色增添了煙火氣;歐辰也不像之前那般高高在上不可一世,離開管家傭人的簇擁環繞,成為積極上進熟諳技術的科技新貴,在愛情面前笨拙痴迷讓觀眾喜歡不已;洛熙也一改大明星呼風喚雨的全能狀態,更加突出人物被拋棄的身世和靠自己努力成名的過程,從而讓觀眾理解了他在愛情中缺乏安全感的原因,也更加心疼洛熙這個角色。

價值觀升級:“去瑪麗蘇”“不依賴”彰顯青春正能量

新版《泡沫之夏》區別於老版的重要一點是價值觀的全方位升級,在中國觀眾看慣了偶像劇慣用的“瑪麗蘇”套路之後,該劇做出了相當大膽的嘗試就是“去瑪麗蘇”。傳統偶像劇經常給觀眾灌輸一種脫離現實的價值觀,傻白甜女主角不需要做出過多的努力,自然會有“霸道總裁愛上我”,開展一段王子和灰姑娘的童話故事。

新版《泡沫之夏》靠什么“圈粉”当下观众?

然而新版《泡沫之夏》的畫風卻無比“真實”,拋棄了矯揉造作的懸浮劇情,每個角色都有血有肉地“說人話”。例如在被問到“為什麼要當練習生”,尹夏沫直言不諱“因為這是最快的方式”,自己需要錢給孱弱的弟弟治病上學。(投黑馬 Tou.vc專注於文創領域的眾籌平臺)而作為導師也適時潑上一盆現實的冷水:“你的努力值幾毛錢?在這個圈子裡,有才華又努力的人多了去了,有付出不一定有收穫。”這在《偶像練習生》等選秀綜藝家喻戶曉的今天,練習生、演員、明星已經不是遙不可及的天方夜譚,而是現代人文化消費的一部分,尹夏沫示範了一種腳踏實地追求夢想的可能。

《泡沫之夏》原著中就寫到“習慣了軟弱,心也會逐漸軟弱起來;習慣了依賴,會漸漸忘記如何依靠自己。一旦眼淚失去效力,一旦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如果變得軟弱了,該怎樣保護身邊的親人和自己。”而新版劇集把尹夏沫這種不依賴男人的獨立人格放大到極致,從年少時對歐辰依賴釀成惡果後,長大的尹夏沫即便面臨最困難的境遇或是最親密的關係,都堅持依靠自己的力量克服難關,保護親人是她最強大的動力,與當下年輕人尤其是年輕女性要求自由和獨立的價值觀不謀而合。

新版《泡沫之夏》靠什么“圈粉”当下观众?
新版《泡沫之夏》靠什么“圈粉”当下观众?

不僅女主角尹夏沫是這種“不依賴”的性格,歐辰也從“眾星捧月”的大少爺變為靠自己的努力打拼創業的科技新貴,家境優渥出國留學受過良好的教育,他與夏沫的關係是大學裡的師兄妹,而不是原著中近乎“養成”的關係,更加接近當下現實也增添了大學校園的生活氣息。劇集開播後很多網友對此改編質疑過,為什麼管家可以直呼歐辰姓名,但更多理性的網友則說“如果當下還叫少爺就太瑪麗蘇了”。後來歐辰被愛情衝昏頭腦,不惜犧牲公司利益保全夏沫,遭到董事會無情的驅逐,很多網友大呼“霸道總裁”終於走下神壇了。

觀劇體驗升級:“劇+社交”解鎖追劇新姿勢

新版《泡沫之夏》靠什么“圈粉”当下观众?

其次,作為《泡沫之夏》的獨播視頻網站,愛奇藝的彈幕以及特有的泡泡社區也將觀眾的追劇體驗提升到了極致,網友在邊看邊分享的同時,還能在直播中與主演互動,最大限度的增加了觀眾的黏度。

新版《泡沫之夏》靠什么“圈粉”当下观众?

總結

由愛奇藝、耀客傳媒聯手打造的青春純愛劇新版《泡沫之夏》正在愛奇藝“愛青春劇場”和浙江衛視“中國藍劇場”熱播中,由同名小說原作者明曉溪親自操刀擔綱總編劇,與青年編劇李田、賈彬彬共同改編,(投黑馬 Tou.vc專注於文創領域的眾籌平臺)資深導演於中中執導,青年演員張雪迎、秦俊傑、黃聖池、陳欣予、黃德毅、袁子芸、李逸男主演,麥迪娜、李若嘉、範曉東特別出演。用心的製作以及貼合現實、注重細節的表現,註定會成為之後同類型作品製作的標杆。畢竟在內容至上的時代,竭力創新、力求完美,才是電視劇能否取得觀眾認可的關鍵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