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吉利汽車的新能源野望

野望,這個詞已經被玩壞了。

最早,《野望》是隋末唐初詩人王績的一首五言律詩,寫的是山野秋景,對景色描寫中流露出作者孤獨抑鬱的心情,抒發惆悵孤寂的情懷。詩聖杜甫也有一首《野望》,同樣也是描寫秋天的景色,表現的卻是作者感傷時局,內心深處油然而生的悲涼與哀痛。

時間稍近的“野望”,則是日文中的一個詞,比如著名的日本策略遊戲《信長の野望》,指不合身份、離譜的願望,也有野心、奢望之意。

「觀察」吉利汽車的新能源野望

當然,也包括吉利汽車的“讓消費者能夠以傳統汽車的購買成本擁有混動汽車”。

不過,吉利汽車的新能源野望並非就止於此。

完善新能源技術儲備

早在2015年,吉利汽車便發佈了“藍色吉利行動”戰略藍圖,提出要提前實現2020年百公里5昇平均油耗限值,以及讓消費者實現用購買傳統汽車的成本擁有混動汽車的願景。

5月28日,吉利博瑞GE正式上市,推出了PHEV插電式混合動力和MHEV輕度混合動力兩個版本共計八款車型,售價區間為13.68-19.98萬元,價格橫掃同級車型,吉利實現了三年前對消費者的承諾。

「觀察」吉利汽車的新能源野望

關鍵的是,隨著博瑞GE的上市,吉利汽車最新的新能源戰略也正式對外發布。

首先在產品層面,從博瑞GE起,吉利汽車未來的全新產品將全面實現電氣化,在3年內將推出超過30款新能源車型以及節能車型,到2020年為止,要實現總銷量中的90%均為新能源汽車。

其次在技術層面,吉利汽車發佈了新能源動力系統“智擎”,涵蓋純電技術、混動技術、替代燃料以及氫燃料電池等四大技術路徑,其中混動車型又分為油電混合(MHEV)、插電混合(PHEV)和輕度混合(HEV)三種。

具體來說。

第一,在純電技術領域,吉利已經實現了三電技術的自主化。今年發佈的全新帝豪EV450,續航里程已經達到了450km,而吉利的目標是在2020年,將帝豪EV、帝豪GS純電動等車型的續航里程提升到500km。

「觀察」吉利汽車的新能源野望

目前吉利正在研發的國內首個開放式、全新一代純電動模塊化架構,領先行業三到五年的佈局,並在曹操專車上做長期檢驗,確保吉利新能源技術在未來的領先地位。

第二,在混動技術領域,吉利同步發展著MHEV輕混技術、HEV油電混動技術和PHEV插電混動技術三大路徑。其中,MHEV輕混技術已經實現了節油率15%,2020年將提升到25%,所有車型都將從48V起步佈局。PHEV插電混動技術則憑藉吉利自主研發的P2.5架構,目前已達到97%的傳動效率,未來將實現30%的動力提升與50%節油率。

第三,在替代燃料領域,吉利已經連續12年投身甲醇的研發,目前已經完成4款甲醇動力、14款甲醇轎車,獲得了近百項專利。

「觀察」吉利汽車的新能源野望

第四,在氫燃料電池技術方面,吉利預計將於2025年推出採用氫燃料電池的量產車型。

在發佈會上,吉利汽車集團CEO、總裁安聰慧表示,2018年是吉利汽車全面邁入新能源汽車時代的元年。目前吉利新能源在MHEV、HEV、PHEV以及三電領域的技術全球領先,將助力吉利汽車實現從技術跟隨向技術引領的跨躍。

以產品力詮釋硬實力

假如說,上面這些只是抓不住看不見的“概念”,那同期宣佈上市的博瑞GE——這臺從2015年就開始醞釀,吉利花了3年時間打造的汽車,則代表了吉利目前真正的水準與實力。

「觀察」吉利汽車的新能源野望

首先在外觀設計上,整體來看,博瑞GE採用了更加低寬的溜背式車身設計,同時車身側面線條更加流暢。在前臉部分,博瑞GE傳承了水滴漣漪紋的前格柵設計,並做了分格式的處理,層次感更強,這個設計之前有人說它是水波紋,有人說它是一片樹葉掉到水裡泛起的漣漪,當然也有人說它難看。

值得一提的是,博瑞GE配備了18英寸輪圈,長寬高分別為4986/1861/1513mm,軸距2870mm,車長和軸距參數比現款博瑞稍大,同時還搭載了18寸飛瀑射線輪圈以及18寸競速光電輪圈兩種造型的輪圈。

其次在內飾設計上,中控整體採用環抱一體式設計,最為亮眼的要數中控與儀表連接而成的巨屏,左邊為12.3寸的液晶儀表盤,在不同的駕駛模式下可顯示不同氛圍的風格。

中控屏幕的尺寸也為12.3寸,此外還配備了採用懸浮式航機檔把設計的電子排擋杆以及三輻式多功能方向盤,並且還帶有無線充電功能。

「觀察」吉利汽車的新能源野望

同時在智能駕駛方面,博瑞GE是首款量產的具備L2級別智能駕駛的B級車,搭載了電控系統、智能循跡駕駛系統、ACC自適應巡航系統、全自動智能泊車系統。

除此之外,博瑞GE還搭載了360°全景高清倒車影像、TPMS胎溫胎壓檢測系統、智能高清車載行車記錄儀,以及SLIF交通限速標識智能識別、IHBC智能遠光燈控制、航機式HUD抬頭顯示系統、LIM電子限速、城市預碰撞、行人識別與保護等多項智能科技配置。

另外,是最值得關注的核心部分:動力系統。其中PHEV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搭載了吉利和沃爾沃聯合研發的1.5TD+7DCTH插電混動系統,採用了吉利自主研發的P2.5獨特架構,最大功率可達192Kw、最大扭矩可達425Nm,百公里加速僅為7.4秒。

「觀察」吉利汽車的新能源野望

博瑞GE還推出了搭載48V混動系統的輕混車型(MHEV),該發動機可實現快速啟停、發動機扭矩輔助、動能回收發電三項功能,其最大功率為132kW,最大扭矩265Nm,電動機的功率為10kW,最大扭矩為50Nm。這是國內首款量產的輕混B級車,其節油性能提升15%,綜合油耗為5.8L,百公里加速為8.9秒。

值得一提的是,這款輕混車型的戰略地位或許比插電式混動車型更為重要。IHS《全球洞察》最近提出,截至到2025年,48V混動汽車的市場佔有率將佔全球輕度混動車市場的95%,幾乎將是全球混動汽車總量的一半。中國市場會成為48V輕混技術的主要市場,在2025年中國有望生產超過800萬臺48V輕混車型。

最後在電池方面,博瑞GE採用了11.3kWh的三元鋰電池,由寧德時代提供電芯,支持6.6kW和3.3kW充電樁和220V家用電源三種充電模式,當使用6.6kW充電樁時,1.5小時即可完成充電,純電可以行駛60公里。

「觀察」吉利汽車的新能源野望

補充一點有爭議的部分,就是博瑞GE究竟是不是基於沃爾沃的CMA架構平臺打造,其實這並不是很重要。

目前可以肯定的是,博瑞GE所搭載的這一套動力系統,即1.5T+7DCT+電機的組合,確實是同沃爾沃聯合研發的,與CMA架構也有很大的關係,這對未來吉利、領克以及沃爾沃實現零件共享無疑是一個利好消息,這不僅能擴大規模化優勢,同時在控制成本方面,均會形成正向的協同作用。

此外,對吉利汽車而言,此次與沃爾沃聯合研發動力總成,意味著吉利品牌正式引進沃爾沃的技術,無疑將會明顯提升吉利汽車的產品力和產品價值,也將加速吉利汽車品牌向上的進程。

吉利汽車的新能源野望

眾所周知,汽車產業正在進入向新能源轉型的重大時刻,全球範圍內如此,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和新能源汽車市場更是如此,發展新能源汽車不僅是國家戰略的需求,也是我國汽車工業由大變強的必經之路。

「觀察」吉利汽車的新能源野望

中汽協公佈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汽車銷量2887.9萬輛,同比增長3%,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0.61個百分點,而新能源汽車依然保持了較高增長態勢,銷量達77.7萬輛,同比增長53.3%。

目前,從國家政策到環保理念,從基礎設施建設到消費者偏好,都在迎著新能源愈演愈烈,當未來新能源汽車成為必要選擇或唯一選擇時,誰能率先搶佔市場高地,誰就更有可能在競爭中成為新的行業引領者。

可以看到,吉利汽車已完善多種新能源技術的儲備,成為了中國本土車企節能技術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徑最為全面的汽車製造商之一,這比當前不少嚴重依賴純電動汽車的單一技術路徑的車企,抵禦市場風險能力更強,而此次推出博越GE,是吉利未來產品全面實現電氣化的一個開端,標誌著吉利正式開始全面進軍新能源市場。

“我們要在技術上佔領制高點,讓中國品牌在本土市場取得壓倒性勝利。”安聰慧在發佈會上如此說到。

喏,這才是吉利新汽車真正的新能源野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