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豐田集團拼得過大眾集團嗎?

斯栓樹根

其實,豐田和大眾一直都在爭奪全球市場銷量冠軍的地位,下面疆哥根據不同的市場來說說,可以讓題主清楚瞭解到豐田和大眾這兩位老大在全球五大市場的業績情況。

第一,美國市場;從美國市場來看,大眾真的是敗得一塌塗地,佔有率不到4%,這絕對與大眾在全球掛起大眾旋風的節奏不吻合的。

其實大眾在美國曾經火過一把,回顧70年代,大眾的“甲殼蟲”和“大眾巴士”代表著美國嬉皮士文化的精髓,單單1970年大眾汽車在美國的銷量達到60萬輛,可謂是風靡一時。

然而隨著美國消費者慢慢務實後,他們更多的是抱怨大眾車性價比低,後續車型衍生慢,而且質量可靠性遠達不到日本車,舉個例子,大眾引以為豪的渦輪增壓發動機燒機油就是困擾每個大眾TSI車主的惡魔,而這顯然不及日本車的自然吸氣發動機可靠。當然,美國市場的低迷,個人覺得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美國沒有中國市場存在公車支持的說法。所以綜上所述,挑剔的美國人更願意接受可靠性強,性價比高的日本車。

第二,歐洲及日本市場;這兩個市場合起來說,其實不言而喻。歐洲是大眾汽車的大本營,日本也是豐田汽車的根據地。民眾的歸屬感其實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時,豐田車的設計,也不符合歐洲人的胃口。豐田汽車的信條為“模仿比創造更簡單”,而這也是歐洲人所排斥的。在他們眼中,雷克薩斯就是奔馳的複製品,就像中國人眼中比亞迪就是豐田的複製品一樣,所以結果也可想而知。而反過來,在日本,人們普遍認為大眾車是洋車,這樣先入為主的觀念導致了日本人不願去嘗試新鮮的車型。當然,在日本也普遍知道,大眾車性價比不高,而且質量可靠性不高。

第三,中國市場;依靠著南北大眾,大眾旋風在中國就一直沒停過。從銷量也可以看出,目前大眾在全球40%的銷量來自中國,中國可謂是大眾的福地。而豐田,則因為2009年的召回門以及釣魚島事件的影響,後續的發展形勢變得不太樂觀。想要在中國這個世界最大汽車市場上分一杯羹,豐田還得努力一把。

第四,巴西市場;同樣是金磚四國中巴西,大眾汽車1到8月份的銷量為38.2萬,將豐田遠遠甩在身後。我想這也是由於大眾汽車進入巴西遠早於豐田,同時加上大眾新技術和新車型的投放,在需求日益旺盛的巴西市場,大眾與豐田的差距應該會不斷加大。

第五,南非印度市場;對於這兩個新興市場,大眾的銷量以及市場佔有率與豐田相近,但均略低於豐田。當然,這兩家汽車企業在印度的汽車佔有率依然很低,因為大家肯定不會忘記,在印度有一家高大上的汽車公司,TATA,它在印度自主汽車裡屬於絕對的壟斷地位,佔有了印度汽車大半江山。這也是未來豐田和大眾爭奪的主要戰場。

看完豐田汽車與大眾汽車在全球五大市場的銷量情況和市場佔有率後,大家必然會發現。大眾汽車在歐洲、中國、南美(巴西)這三大市場佔有一定的優勢。而豐田在北美(美國)、日本以及南非印度這些地區當仁不讓。在短期內,雙方在各自領地上的優勢都很難被削弱。這兩大巨頭要想搶佔市場,必須在中國、巴西、南非以及印度這樣的新興市場繼續搶佔領地。

豐田與大眾在五大主要汽車市場的業績

那麼現在大家來看看,對於大眾汽車,是否真能如願以償的超過豐田,成為全球汽車的桂冠呢?大眾未來要面臨的挑戰有很多,比如:

第一,大眾汽車豪華品牌太多(包括布加迪、保時捷、蘭博基尼以及奧迪)。在印度、巴西、南非這樣的新興市場,要想有所建樹,必須依靠大眾原有這個品牌,而豪華品牌在這些市場攻堅乏術。所以未來,大眾必須只能繼續投入大眾原有品牌的新車型。

第二,雖然中國已經超過美國成為第一汽車消費大國,但是美國仍然是世界經濟中心。而隨著美國經濟的復甦,汽車消費也必然會水漲船高。而大眾汽車要想成為世界汽車的霸主,必須要在美國收復失地,而豐田會袖手旁觀嗎?

第三, 目前環境的壓力和能源的匱乏,一直在呼喚著新能源汽車的普及。這也是未來一個發展趨勢,而這方面豐田的技術儲備遠遠高於大眾,在未來短時間內,大眾很難在新能源汽車上超越豐田,也是其比較致命的死穴。

更多車型評價,買車選車知識,用車疑難雜症,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車域無疆

車域無疆

你好,不請自來。

豐田集團跟大眾集團其實是不分上下的,豐田並不弱於大眾。

豐田和大眾都是1937年成立的老牌汽車企業,兩者都是一樣的,真的計較的話,豐田汽車落地還要比大眾早點。

大眾集團

大眾集團旗下有:奧迪、賓利、布加迪、蘭博基尼、保時捷、斯科達、大眾。大眾旗下品牌可謂是眾多,從入門級家轎到百萬級豪車,從兩廂到三廂,加之跑車,幾乎涵蓋了所有消費者可以選擇的種類。

大眾更注重科技在汽車上應用和行車質感,更加偏向於底盤和操控來提升駕駛樂趣。

豐田集團

豐田集團旗下有:雷克薩斯、斯巴魯、豐田、賽恩、大發、日野。相比大眾集團,豐田的子品牌就少的多,而且大眾的子品牌更具價值。但是豐田也是跟大眾一樣,幾乎涵蓋了不同階段和人群的汽車種類,相比大眾,豐田多了一個日野,也就是卡車品牌。

豐田更注重的精緻耐用和舒適經濟,所以豐田更加偏向於發動機跟變速箱的研發。

很多人覺得大眾在國內賣的好,而且旗下子品牌都好有名氣,就認為大眾強於豐田。其實這種說法一點都不成立。漸漸的就出現了大家口中常說的德系、日系。德系以大眾為主,日系以豐田為主,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兩大陣營。

關於兩家車企到底誰強,我相信就算寫上十萬字也很難說清楚到底誰強誰弱,大眾在中國賣的好不代表在世界賣的好,去過北美的人就知道豐田在北美的市場。如果真的根究的話,豐田拿第一的年份比大眾要多。

我們每個人的言論都做不到客觀公正,誰都有誰的立場要站,本身汽車話題的切入點就有很多,和自己意見一致的就認為是客觀的,和自己意見不同的就說對方是故意黑、水軍。你跟我聊技術,我就跟你扯燒機油,你跟我扯安全性,我就跟你聊舒適性……就這樣沒完沒了的口水下去。

人無完人,車無完車,兩大汽車品牌各有千秋,各有優缺。我知道我在這裡說豐田好了,有些人就覺得我漢奸等等,無所謂,我們必須要正視這個問題,因為民族歷史問題,所以豐田在中國的銷量不及大眾,但出門越野都是遍地普拉多,你見過幾個大眾?

豐田優點:超低故障率,耐久性強,屬於越開越喜歡型,變速箱發動機搭配極佳。

大眾優點:高低端底盤質感一流,配件便宜,鈑金噴漆工藝上檔次,高低車系內飾視覺檔次差別不大,三年內車型保值率高,外形更符合中國人審美。

說起美譽,豐田就秒殺大眾了。人家都說世界的豐田,開不壞的豐田,修不完的大眾。

兩者都是汽車界的巨頭,旗鼓相當。

我的回答完畢,謝謝!


我是愛你的你是自由的

豐田自已說原來幹織布機的,幹汽車太晚了,幹了汽車也不行,後來侵華戰爭的需要,乾的軍車也很簡陋,車只裝一個大燈。到1950年代的車不如中國,更不如大眾。到60年代末日本經濟開始修復,汽車也是仿的大眾,總之日本自己沒有真東西,偷東家盜西家。去豐田參觀,它蒙著蓋著不讓你看,因為它很多東西是仿來的,你看了它的沒東西了。大眾汽車,不但讓你看,出了新車先送中國幾輛,讓汽研中心研究,有真東西,大眾不怕看。 總之日本東洋貨歷史上就是劣質貨。和它的人一樣。 70年代日本經濟達到了頂峰,它吹日本可以買下美國。隨後美國剪了日本的羊毛,日本經濟從此一蹶不振。步入經濟幾十年日本全民造假,數據造假,質量造假,財務造假。造假比大眾厲害。日本汽車造假也是世界第一,包括豐田。日本劣質民族,日本車定是劣質。這是必然規律。 據日本可靠消息,日本諾獎也是買的。 縱觀日本歷史,除了殺人放火,就是造假。


ZJZ28152815267

多麼無知才會問出這個問題啊,在中國可能銷量差不多,甚至大眾還要強那麼一點,但在全球豐田甩大眾幾條街。豐田市值2006.11美元排全球第一,大眾市值782.90美元排全球第三。


只崇拜為祖國或人民做出犧牲或貢獻的人

豐田什麼時候比大眾差了……

下圖為2017年車企全球銷量情況:


2017年,我國的銷量情況是這樣:

1)上汽大眾:206.3萬輛

2)一汽大眾:195.7萬輛

3)一汽豐田:70.8萬輛

4)廣汽豐田:44萬輛

我們不難發現,國內的大眾402萬輛的銷量可以碾壓豐田的114.8萬輛。所以很顯然:

俺們的大眾,世界的豐田

我國為大眾貢獻了2/3的銷量,但只為豐田貢獻了1/8的銷量

而且在2017年,RAV-4改款失敗,銷量很慘淡,而凱美瑞換代,要到今年才能厚積薄發,僅靠這一輛世界神車卡羅拉支撐著我國的市場。

所以有人說豐田比不過大眾,我只能嘿嘿了。他們大概沒見過各種戰區裡跑的各種豐田。

但你如果沒有見過考斯特,我實在表示懷疑:

以及各種保姆車:

說這些真不是因為我喜歡豐田,而是想告訴一些噴子,一切要用事實來說話。

國產要自強,同樣也得靠實力,水軍無用


汽車小噴

沒有貿易保護,日系早就佔領全球了,現在除了歐洲和中國氣場,日系不及德系。但是這兩個市場都或多或少的保護德系。最先的小排量減免就是為德系開放的。歐洲市場更別說了,豐田賣的比寶馬都貴,這是這種情況下,如果是我肯定選寶馬,但是豐田依然能夠賣的出去,可見其品牌和品質的影響力。而相比大眾,很多人認為大眾旗下有那麼多豪華品牌,認為大眾很厲害,但是其實那些品牌的成功跟大眾並沒有關係。他們之間其實是一種結盟,任何一種市場都會有類似主席一樣的職位存在,像中國的兩桶油,電信,牛奶三巨頭之類,下面的企業就必須聽從於他的政策和規定。歐洲汽車市場也一樣,但是大眾無法與奔馳,寶馬齊名,那在以後的規則上大眾只能服從,而那些年年虧損的超跑就更加不好過,隨時都會倒閉,所以他們的結盟稱為第三股勢力。歐洲的汽車規則也是奔馳,寶馬,大眾說了算。


夢飛翔127382397

這問題太扯了吧,全球車企利潤最高的是豐田,全球每個市場都在前五的的是豐田,涵蓋所有細分市場的是豐田,汽車行業最有價值品牌豐田,銷售額最高豐田,大眾集團除了銷售量超了一點點哪裡有和豐田比的


秋風蒼狼

這位朋友提出來的問題非常好。關於豐田集團拼得過大眾集團嗎?我給這位朋友分享一下。也給全國的車迷愛好者分享一下。一:豐田汽車,在世界上不是很頂級的豪華車多。但是他的車經久耐用,不是很高檔。它不能代表在中國佔穩了市場。他在全球佔領了很多市場。經濟實惠。他主要是車輕。二:德國車它是一種豪華汽車多。就是在最近幾年,德國車在中國市場有一定的位置。他的豪車在世界上不是佔據很大的位置。他主要是笨重。我們看問題要長遠的打算看。日本車在世界上銷量還是很大的。最大的優點,省油。為什麼日本車能做到今天。他的技術確實不敢說。在汽車製造業算是頂級。為什麼日本人有這麼聰明的?日本在二戰期間把世界上各國家的汽車都通通拆除取的最經典的技術優點翻版製造他的工業。為什麼一個戰敗國可以在世界上佔據汽車行業?就是這樣子來的。德系確實豪車多。他們不能像賣青菜一樣的便宜實惠。日本車就可以。包括他的電器。所以說這位朋友。不能拿2017到2018年的銷量來比。要拿整個全球大家看得到的豐田去對比去拼。謝謝這位朋友的提問。


白雲82490403

你問的太寬泛了,什麼叫拼的過嗎?論利潤大眾不如豐田,利潤也體現在減配跟成本控制,20幾萬的凱美瑞連個ESP都沒有,9萬的寶來都上了;技術各有多長,但因為豐田跟所有的日系車一個基因,因為地緣原因石油匱乏,日系做車宗旨是省油故障率稍微低一點,而大眾的車典型的歐洲性格,先注重操控再說其他的,把日系車的發變裝到德系車殼裡油耗也不低,另外論車型豐田是比不過大眾的,大眾不管收購品牌還是自有品牌種類比豐田多;說到套娃車企,其實都一樣雷車ES250車型用的發動機跟凱美瑞2.5的一模一樣,誰都套娃。


手機用戶82578270265

個人感覺大眾的危機和不確定性要比豐田大。

這麼說主要是基於以下考慮。

首先市場分佈情況。大眾對於中國這個單一市場依賴性特別強,大眾銷量的40%在中國,而且中國市場的利潤貢獻率還強於市場佔有率。而且旗下豪華品牌依賴性更強。雞蛋放一個籃子裡風險可想而知。

豐田則是在全世界的大部分市場都是分佈比較均衡。對美國市場依賴性較大,但是美國市場的未來不確定性要小很多!

另外重要一點是豐田的生產成本和品質控制比大眾有優勢。豐田的TPM是現代製造管理的大成,已經被髮展成為現代製造業的必修教科書,大眾也在學習。

前一段時間德國金屬業工人大罷工,爭取到了了允許工人們把工作周從標準的35小時縮短至28小時,加薪4%。(慨嘆一下,德國真是工人階級的天堂,是人類發展的方向。)這些原因使得大眾在成本控制上永遠無法和豐田抗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