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子是磨出來的

朋友來探望家附近的孩子,順道上我這兒做客。午餐畢,陪同母子倆驅車前往附近新開放的天空步道走走。

底子是磨出來的

初栽的花樹未成綠蔭,整個園區毫無遮蔽之處,頂著豔陽,著實感到吃力;所幸,薰風陣陣,吹散了一些暑氣。居高臨下、極目眺望,山光水色一覽無遺,大有遠離塵囂之慨。然而,難擋烈日當空、揮汗如雨,驚鴻一瞥、到此一遊後,便匆匆下山了。

急速鑽進車內,加強空調消暑,滾滾熱浪才稍稍退卻。不料,此時,朋友那二十歲青春正盛的兒子,竟然頭暈目眩、脹痛、腹瀉,出現中暑症狀。找個陰涼地休息一陣,不適的現象方漸漸緩解。

底子是磨出來的

事後,與朋友談到:現今的新世代,從小養尊處優、一帆風順,比不上我們成長於拮据、艱難歲月,日久天長慢慢的磨出富耐力的底子!確實如此,尤其甚者,父執一輩,從貧窮、戰亂中鍛鍊身體、砥礪心志,他們吃苦耐勞、兢兢業業的功夫,更教後輩敬佩,並且難望項背、無法企及。

“生於憂患”的例子很多:句踐臥薪嚐膽,終於“三千越甲可吞吳”、貝多芬雙耳失聰,卻身殘心不殘,留下許多不朽名作,還有,日前病逝的英國物理學家霍金,幾十載纏綿病榻,仍在學術園地耕耘不輟……。他們共同的特點是──以非凡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在逆境中蹈厲奮發、堅持到底。

底子是磨出來的

“死於安樂”的故事也不少,明朝劉元卿一篇《猱》的短文,讀來令人毛骨悚然:猱的體型很小,卻長著鋒利的爪子。老虎的頭癢,猱就爬上去幫它瘙撓癢,撓得老虎飄飄欲仙。猱不住地撓,並在老虎的頭上挖了個洞,老虎沉醉於舒適暢快而未察覺。於是,猱把老虎的腦髓當作美味吃個精光。

閒散安逸,並非全然是一種幸福;有時可能暗藏潛在的危險。而艱難困苦,看似山窮水盡疑無路的窘迫,往往卻是歷練意志、能力與品德的契機。在挫折、困頓中磨出來的厚實底子,才足以創造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開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