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行業在一季度迎來高增長 雄安概念終於業績釋放落地

文|摩研社

雄安概念在一週年後終於出現了業績的釋放,相關環保公司的業績在一季度出現了大幅增長。環保估值連續三年下行,行業估值為多年來最低,龍頭公司PE低於20倍。在手訂單充足,從在手訂單/營業收入(2017)的比例來看,啟迪桑德、碧水源、國禎環保、博世科分別達到3.6、4.6、5.7、8.4。業績高增趨勢顯現,多家環保公司(如碧水源、博世科、國禎環保等)2018年一季報業績增速喜人。

安信證券行業觀點:

自PPP推出以來,環保就和PPP綁定在一起,我們認為這是一種刻板影響,PPP不是決定環保企業業績的根本因素。PPP興起時,蛋糕變大,但環保企業也需要面對“門口的野蠻人”;PPP規範時,其實高質量的環保項目反而會更受支持。

環保PPP有三點不一樣:

一、環保企業更重後期運營,純工程項目比例低

二、大部分環保企業資本金不加槓桿,不盲目擴張

三、環保企業不主動尋求出表,不以犧牲運營期收益博取建設期業績

在PPP規範化的行業趨勢下,和即將召開的“環保大會”等政策春風的刺激下,安信證券認為環保行業投資已具有高性價比。

我們今天以碧水源為例進行分析:

先看看一季報,雖然一季報淨利潤出現了下降,但是券商依然強烈看好其今年的業績表現。

環保行業在一季度迎來高增長 雄安概念終於業績釋放落地

再看看股東變動情況,社保基金出現了大幅加倉,其他股東比較穩定。

環保行業在一季度迎來高增長 雄安概念終於業績釋放落地

看看券商的分析

中泰證券 《碧水源:在手訂單充足,膜產能全球領先》

業務範圍不斷擴大,收入持續提升。2017年以來,公司的業務已經覆蓋主要地區近二百個城市,隨著業務範圍的擴大以及訂單執行的增加,公司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137.69億,同比增長54.82%,收入增量主要來自於環保整體解決方案(88.03億,同比增加95.74%)以及城市光環境解決方案(11.02億,收購良業環境70%股權新增),此外淨水器銷售業務也實現小幅上漲(2.53億,同比增加8.88%),市政與給排水業務出現下滑(36.09億,同比減少13.29%)。公司2017年非經常性損益為2.40億(其中1.79億為出售盈德氣體取得的投資收益),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淨利潤為22.69億,同比增長25.03%。

現金流狀況好轉,回款能力提升。公司2017年經營性現金流量淨額為25.14億,同比增加234.38%,現金流狀況有所好轉。2017年公司應收賬款為45.80億,佔營收收入比重為33.27%,同比減少14.32pct,回款能力有所提升。技術儲備豐富,膜產能全球領先。公司在超/微濾及DF膜製造技術、膜組器設備技術、MBR與CMF應用工藝技術、MBR+DF聯合新水源工藝技術、工業汙水處理工藝技術、工業零排放技術等以膜技術為核心的技術開發領域進一步得到突破,目前公司的微濾膜和超濾膜年產能為1000萬m2、納濾膜和反滲透膜為600萬m2,為全球膜產能最大的公司之一。

在手訂單充足,奠定業績增長基礎。公司2017年新增訂單244件,金總額達684.67億,其中已簽訂合同的有229件,總金額647.00億,尚未簽訂合同的15件,總金額為37.66億,從訂單類型來看,EPC、BOT、TOT類訂單金額分別為320.99、340.28、23.4億,公司為水治理龍頭公司,在手訂單充足,為業績增長奠定堅實基礎。

加速全產業鏈佈局,綜合實力不斷提升。公司2017年外延動作頻頻,繼去年6月收購冀環公司、定州京城環保100%股權及良業環境70%股權後,又於去年12月取得中興儀器40%股權、德青源23%股權。目前公司的環保產業鏈已經延伸至環境監測、危廢治理以及生態照明領域,綜合治理能力不斷提升。

投資建議:公司為水治理龍頭,膜產能世界領先,公司在手訂單充足,PPP訂單質量高,為業績增長奠定基礎,我們預計公司2018、2019年實現歸母淨利潤31.9億、43.8億,對應估值分別為16X、12X,維持“買入”評級。

安信證券在5月的金股裡面也重點**了碧水源

水環境治理行業景氣度高,汙水廠提標改造推進中:根據“水十條”的要求,到2020年,我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均控制在10%以內。黑臭水體治理是環保行業的重中之重,景氣度高。國家對汙水廠標準要求越來越高,一些地區將汙水廠標準提升到地表IV類到III類,公司的DF+MBR膜技術在高標準下更有優勢,市場空間進一步打開。

看看技術走勢

環保行業在一季度迎來高增長 雄安概念終於業績釋放落地

近期,碧水源的股價走勢創下了去年11月以來的收盤新高,大家可以短線關注。同時可以對比參照博世科,瀚藍環境等相關股票的走勢。

關注摩爾金融,每天發佈最新網站精彩內容,為您的投資與高手為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