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華語網絡文學的開山之作,可惜至今沒拍出好影視作品

還記得那句經典網絡對白嗎:

如果把整個太平洋的水倒出,也澆不熄我對你愛情的火焰。

整個太平洋的水全部倒得出嗎?不行。

所以我並不愛你。

在互聯網剛剛開始普及大眾的時候,這句話曾經無數次閃爍在一個個叮叮響的qq頁面上,那是qq還叫oicq的時候。

也是那時候起,qq用戶名一搜索就能發現有無數個“輕舞飛揚”跳出來。

那是距離今天正好20年的1998年。

淺淺的海峽那邊,有一個叫蔡智恆的博士生,那一年在BBS上開始寫連載小說。儘管作者只是念著水利工程學的理工男,卻在網上以溫潤多情的妙筆撰寫了一部充滿青春浪漫氣息的小說——《第一次親密接觸》。

這部華語網絡文學的開山之作,可惜至今沒拍出好影視作品

造成全球華文地區的痞子蔡熱潮,自此以後,左腦創作小說右腦書寫學術論文,獨樹一格

他將網戀第一次引入了文學創作中,講述了一對在網絡上邂逅的男女學生,從開始聊天逐漸發展到線下見面,然後女生不告而別,男生經過苦苦追尋才發現女生因絕症離世的故事。

單看故事情節比較狗血,可是在20年前剛學會上網的普羅大眾還普遍處在憧憬能遇上真愛的年代,因此作品在今天看來仍然具有網絡1.0時代的樸素愛情觀。

那個男主角叫痞子蔡,女主角就是輕舞飛揚。

作者用詼諧幽默的語言將故事娓娓道來,一時間成為網絡上爭相傳閱的作品。在臺灣火了半年多後,傳到大陸,又掀起一片熱潮。

在這裡我們很多人第一次知道了恐龍是什麼,青蛙是什麼,第一次見識到了理工男碼起字來邏輯清晰、生動有趣,書中的諸多語錄成為網絡聊天上的熱門語句。

此書成為無數青年男女的網戀寶典,它也被公認為華語網絡文學的開山之作。

時間荏苒,二十年過去,在網絡上寫作、閱讀已經成為一個再正常不過的行為,無數網絡作品已經被拍攝成大製作的電影、電視劇被新生代們追捧。可是作為網絡文學的鼻祖級作品,《第一次親密接觸》卻沒有一部合格的改編之作。

2000年曾經由臺灣導演金國釗攜張震、陳小春、舒淇等拍攝了電影版,可惜如此強大的陣容卻拍得令人慘不忍睹。

這部華語網絡文學的開山之作,可惜至今沒拍出好影視作品

剛剛結束六部《古惑仔》拍攝的陳小春出演男主角痞子蔡,殊不知男豬腳之所以被稱作痞子,可不是因為長得痞相。要演出有內秀的理工男,導演的第一選擇絕對應該是張震。

女主角輕舞飛揚的扮演者馬千珊是一個到現在都很陌生的名字,她還演唱了該片的同名主題曲。

可以想象能夠壓倒舒淇和田海蓉出演無數男生的夢中情人輕舞飛揚,她應該是受到力捧的。

無奈藝海翻騰,留不住的註定要隨浪而去,只可惜了歌壇大師陳樂融的作品,至今連同這部爛片都已消逝不見了。

這部華語網絡文學的開山之作,可惜至今沒拍出好影視作品

市場最無情,到了發行DVD的時候,封皮上已然見不到女一號了。

四年後大陸改編的同名電視劇上演了,雖然沒有遭到和電影版一樣的口誅筆伐,但是對於無數書迷來說,這部由佟大為主演的電視劇依然沒有拍出書中的浪漫情愫。

這部華語網絡文學的開山之作,可惜至今沒拍出好影視作品

有點《鄉村愛情》版《親密接觸》的意味

劇情也由於拍成體量遠遠大於電影的40集而摻水、拖沓,最主要的是原本的浪漫唯美氣息生生被改造成了土裡土氣的狗血偶像劇。

佟大為倒是通過此劇一舉成名,很多人由此知道了他。

可是扮演女一號的孫鋰華卻和影版的扮演者差不多的命運。

這部華語網絡文學的開山之作,可惜至今沒拍出好影視作品

在當年這部也曾熱播一陣的偶像劇中她還是女主角,但是到了兩年後黃曉明版的《神鵰俠侶》中卻只有扮演小配角“完顏萍”的份兒。

等到了黃曉明版《鹿鼎記》時,則只能出演一個連金庸書迷都不記得的宮女蕊初,在劇中一閃而過。

這部華語網絡文學的開山之作,可惜至今沒拍出好影視作品

這部《第一次的親密接觸》在當年也沒有被大多數觀眾所追捧,在很多人網絡上開始追劇的元年,那一年處在這部劇鄙視鏈上一級的是至今仍被很多劇迷認作是最後的TVB經典的《金枝欲孽》。

這部華語網絡文學的開山之作,可惜至今沒拍出好影視作品

幸運的是比起電影版從此“灰飛煙滅”,電視劇版的《第一次的親密接觸》還是有主題曲、片尾曲和插曲依然動聽,儘管在當時也算不上當紅的歌手,但是每每聽到那幾首歌還是有著唯美的感覺。

主題歌是老狼演唱的《我是你》。

作為20年不紅不黑、生活得愜意隨性的歌手,老狼不像個巨星,倒是跟他溫和的性格一樣,活得自然瀟灑。

這部華語網絡文學的開山之作,可惜至今沒拍出好影視作品

這首歌的知名度並不高,但一直保持著穩穩的校園民謠歌風的狼哥,隨著年齡增長,歌聲中的溫暖日益增加,始終是讓你覺得最可信賴的知心哥哥一般。

劇中另一動聽的歌曲來自老狼的曾經戰友——葉蓓,也是校園民謠時代的風雲人物。

這部華語網絡文學的開山之作,可惜至今沒拍出好影視作品

就像今天的小朋友已經不知道這個去年復出的女歌手的名字是要老式地讀作pei,她一開嗓依然是辨識度非常高的校園民謠範兒,就像一個穿著民國時代旗袍的美女雖然和當下有點不合潮流,但依然讓你心動。

這首歌叫《與感情無關》,可是歌中那年代感十足的蘇聯風手風琴都分明在告訴你,怎能與感情無關。

這部劇還有一個值得讓人記住的是歌曲《太幸福》,演唱者是這兩年拍了兩部票房超級大賣的電影,以及去年因“出軌”鬧得風風雨雨的陳思誠。

《太幸福》的曲風和《我是你》《與感情無關》相似,因為他們都來自同一個創作者、著名音樂人盧中強。

這部華語網絡文學的開山之作,可惜至今沒拍出好影視作品

那幾年的陳思誠演唱了不少流行一時的歌曲,讓時至今日的我們已經忘記了當年他曾經是瀋陽中學生卡拉OK第一名選手,曾經是全國十佳校園歌手。

僅此而已。這也差不多是電視劇《第一次的親密接觸》留給我們的唯一印象。

它就像當年的古龍小說一樣,精於語言的雕琢和心理活動的表述,卻始終無法在影視作品中有著良好的表現。

這怨不得作者。

《大腕》那句經典的臺詞“我們中國演員已經集體補過鈣了”好像故意漏了什麼,是把編劇、導演都漏下了吧?導致今天的電影也好、電視劇也罷,經常是連一個基本故事都講不好了。連翻拍都越來越突破最普通觀眾的底線。

這部華語網絡文學的開山之作,可惜至今沒拍出好影視作品

史鐵生不是說過嘛:有些事只適合收藏。不能說,也不能想,卻又不能忘。

20年的《第一次的親密接觸》看來最適合的是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