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用鏡頭拍攝當代城市的肖像——李東翰專訪

「采访」用镜头拍摄当代城市的肖像——李东翰专访

「采访」用镜头拍摄当代城市的肖像——李东翰专访

文字:小美

愛的影友朋友們,又到了咱們吞像攝影專訪的時間了,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李東翰老師的專訪。

可能很多人一聽到風光,想到的就是大山大河的壯觀景象,殊不知在我們身邊的高樓大廈、角角落落,到處充滿著一種叫做“城市風光”的素材,剛剛上完了他的公開課《探索城市中的奇幻世界》,不知大家是否獲得了一些靈感呢?(錯過的朋友可以進入吞像攝影線上交流群收聽,在訂閱號頁面回覆“入群”即可得到進群辦法~)

吞像攝影:您好李老師,請先介紹一下您自己。

吞像攝影:您的《我也是你&無人之境》歷時五年時間,行走中國九個省份完成。可以說說這組作品嗎?

李東翰:這是一次艱難的嘗試,因為不太容易讓人接受。2011、2012年的時候,我開始思考攝影創作的本源和話語方式的問題時,也是那個時候開始有願望對現實的社會場景進行創作,目的是對社會進行有針對性的探索和討論。但在起初的創作中發現,在經歷過四年的基礎訓練,在創作中,太過於喜歡營造畫面的華麗和視覺衝擊感。但是華麗本身就是有問題的。因為這會給觀眾製造一種假象,一種虛幻的感覺,它並不能直接運用到討論現實和社會的關係,因為不客觀。

「采访」用镜头拍摄当代城市的肖像——李东翰专访

李東翰/攝影

李東翰:這個時候問題就來了,當時作為一位年輕的攝影人,我到底是需要去迎合社會大眾,還是他是本心去做好自己真正想要創作出來的作品?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景觀攝影畫面風格都趨向於一種甜美,或者是帶有一種神秘感的影像風格。這種風格非常能夠讓觀眾產生視覺上的愉悅感,但我認為,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像馬丁帕爾一樣既有神秘感,幽默感,又能夠對這個社會揭示得非常的深刻。經歷了很長時間的反覆實驗創作,最終我還是選擇了一種比較冷靜,比較客觀,並不是特意去討好別人眼球的,這樣的一種視覺風格。

「采访」用镜头拍摄当代城市的肖像——李东翰专访

李東翰/攝影

李東翰:整個創作其實是通過尋找我自己身份的由來和拋開人類影響的場景,去探好中國的當下社會的創作。中國的當下其實是一個非常大的話題,因為我們的社會有著5000年的歷史,所以在探討當下的時候,要考慮很多的問題,比如歷史,比如社會結構,比如現代化,當然了還有經濟和宗教信仰等等。這麼大的一個選題就必須要行走中國的很多地方去尋找一些普遍性。當然了,在尋找的過程中,其實我們都會去發現。在尋找的過程中,我們勢必會發現歷史。在尋找的過程中,我們勢必會發現歷史和當下的衝突,多元文化之間的衝突,嚴肅與滑稽之間的衝突等等。

「采访」用镜头拍摄当代城市的肖像——李东翰专访

李東翰/攝影

「采访」用镜头拍摄当代城市的肖像——李东翰专访

李東翰/攝影

「采访」用镜头拍摄当代城市的肖像——李东翰专访

李東翰/攝影

吞像攝影:您說過:“我不是檔案館的攝影師,我沒有記錄少數時刻的使命,只願在中國的土地上慢行,拍攝那些不重要,但卻永恆存在的生活風景。”在您心中什麼是屬於“永恆存在的生活風景”?

李東翰:這個問題其實挺有意思的。在之前我就說過了,我的作品其實是跟歷史有關係,甚至說是和歷史觀有關係,那麼什麼是歷史?我覺得這是一個很難的問題。首先我需要澄清的是,我並非不相信歷史書。但是就像之前我們說的,中國是一個有5000年曆史的國家,那麼在這麼長的一個時間裡邊,發生過太多太多的事情了,那麼能夠被歷史書所記錄下來的,都是一些極少數的,不日常也非常規的這些東西。這些事情可能會極大的影響歷史的走向,但是這些東西都太偶然了,他並不是我們這些普通的人所創造的歷史。而在我看來,其實每一天我們在工作,在生活這些日常的場景才是我們這個民族,或者說我們人類的歷史痕跡。這也就解釋了之前我所說的,我不是檔案館的攝影師。因為歷史檔案館是要去記錄那些極少數重要的事情,當然了,新聞攝影師也是這樣。而我更希望在平凡日常的生活中去尋找歷史的真相和社會的真實。

「采访」用镜头拍摄当代城市的肖像——李东翰专访

李東翰/攝影

吞像攝影:聽說您本科畢業後的四年裡進去了別的行業工作但也沒有停止拍攝,現在對您來說,夾在本科和研究生之間的四年給您的攝影帶來了什麼?

李東翰:本科畢業之後,我幹了幾年的行政工作。那這幾年的工作其實對我的影響還是挺大的。因為很多藝術家其實是從學校出來之後,一群人就投進了藝術創作裡,那麼對於社會的認知其實還是停留在自己想象的那個世界裡邊。包括更多的普通人是怎麼生活的,這個社會是怎麼建設怎麼發展的,一些最基礎的,或者說最基層的一些細節才是構成我們這個社會的真實載體。我認為一個藝術家其實應該是有生活的,甚至這個生活並不是你自己想要去如何吃喝拉撒睡,而是你在這個社會里,社會需要你怎麼去吃喝拉撒睡,包括如何掙錢,如何在社會中與人進行交往。我認為藝術的形式可以千變萬化,可以空中樓閣,但是藝術的內容,或者說它的內涵實質應該是腳踏實地的。特別是攝影,攝影的本體性就是它的紀錄性,這包括了當代攝影的合成創作手法,合成所需要的素材,也是需要利用攝影的本體性,也就是紀實性來進行前期積累的。那麼一個藝術家,當他不瞭解社會,不瞭解現實,何談紀實性呢?

吞像攝影:對您影響最大的攝影師是誰?

李東翰:對我影響很大的攝影師其實有很多,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攝影師對我的創作都有著很大的影響,在上本科的時候我比較喜歡,極具視覺衝擊力,並且畫面非常華麗風格的攝影師,比如坎迪達·荷弗等攝影師。隨著對於攝影的理解日益深刻,我開始更加喜歡能夠利用城市空間曲,對於社會進行探討的攝影師,比如史蒂芬·肖爾,米奇·愛潑斯坦。實際上,史蒂芬肖爾,米奇·愛潑斯坦等新彩色代表人物的視覺是非常高級的,他們脫離了一般視覺愉悅的表象,利用更加高級的視覺手法與美學觀點,對於城市、人類、社會進行了深刻的探討與研究。

「采访」用镜头拍摄当代城市的肖像——李东翰专访

史蒂芬·肖爾

「采访」用镜头拍摄当代城市的肖像——李东翰专访「采访」用镜头拍摄当代城市的肖像——李东翰专访
「采访」用镜头拍摄当代城市的肖像——李东翰专访「采访」用镜头拍摄当代城市的肖像——李东翰专访

史蒂芬·肖爾作品

吞像攝影:城市吸引您的是什麼?為什麼想去拍攝城市風光?

李東翰:我認為城市是多數當代創作者的創作母體,大多數攝影人都是以創作城市為自己最初的創作內容。同一位攝影師,在他不同的創作時期,對於城市的認知和表現都是不一樣的,這歸功於城市的豐富和精彩。很多攝影師在攝影創作的初期利用城市的建築藝術錘鍊自己的創作技藝,訓練自己對於現實場景的觀察與技術的控制。隨著技術的純熟與思想認知的成熟,很多攝影師都會以城市為母體,在社會中進行自我的尋找與認知。所以我認為城市題材是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寶庫。

「采访」用镜头拍摄当代城市的肖像——李东翰专访

李東翰/攝影

吞像攝影:發現城市的景色很難嗎?

李東翰:這個問題就像攝影難不難一樣,攝影其實是一件非常容易上手的技術,但是如果把它作為藝術創作來看,又要比其他的藝術門類更加的困難,因為它太貼近現實了。城市風光也是一樣的,我們大多數人每天遊走於城市之中,城市本身就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但如何欣賞,如何觀察,卻是多數人很少去思考的問題,當然,當我們拿起相機,如何鏡頭去重新構建城市的結構,重新用曝光控制畫面的情緒情感,這些都很難。

「采访」用镜头拍摄当代城市的肖像——李东翰专访

李東翰/攝影

吞像攝影:什麼樣的城市是能夠發現風光的,還是說所有城市都可以被發現自己的景色?

李東翰:我認為所有的城市都可以進行創作,因為作為創作者而言,照片可以呈現內像與外像兩種形態。外像的表現,通常需要我們對一座城市的建設文化歷史局進行了解從而再次觀看獲得作品,而內像的創作,通常是我們對於一座城市的情感寄託,是由內而外的觀看它帶有很強烈的主觀情緒或主觀認知。所以我在教授攝影的時候,通常會引導學生通過兩種現象和表象的思考方式來對某一題材進行思考,同時還要教授學生不同的創作手法以複合自己的創作思路。當明確自己的創作思路後,學生就可以很輕鬆的選擇合適的方法對於自己想要表現的景物進行創作了。

「采访」用镜头拍摄当代城市的肖像——李东翰专访

李東翰/攝影

吞像攝影:這次的課比起公開課有什麼不同?

李東翰:公開課算是一趟導學課吧,畢竟一個小時的時間想要把所有關於城市風光的內容講完不太可能,所以需要在後面的課程裡系統的梳理知識,並把技術與藝術合理的結合起來。

「采访」用镜头拍摄当代城市的肖像——李东翰专访

李東翰/攝影

吞像攝影:這次的課程會有什麼驚喜帶給我們?

李東翰:驚喜談不上吧,我更希望在這次的課程中,幫助大家理清城市攝影中的創作思路,教授大家更多的容易上手的創作方法,如何把文化融入到攝影這一表現形式的藝術中。

「采访」用镜头拍摄当代城市的肖像——李东翰专访

李東翰/攝影

新課推薦

NEWS

結合諸多案例

分析和教導城市風光題材的攝影創作

從器材對拍攝的影響、選景、創作思路,最後到思路

讓城市風光的拍攝深入卻通俗易懂

關注【吞像攝影】,回覆【城市風光】

「采访」用镜头拍摄当代城市的肖像——李东翰专访「采访」用镜头拍摄当代城市的肖像——李东翰专访
「采访」用镜头拍摄当代城市的肖像——李东翰专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