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為何說端妃最終是十分怨恨甄嬛的?

黃元中

《甄嬛傳》最後,作為大贏家的甄嬛享盡榮華,而那些追隨甄嬛的人,比如敬妃欣貴人之類的,也跟著成了贏家。



而讓人意外的是,一直是甄嬛黨的端妃,在這其樂融融的時刻,卻沒有出現了。沒有因為幫助過甄嬛而跟著水漲船高,反而是又過起了深居簡出的生活。

所以很多人覺得,端妃和甄嬛的情誼出現了裂痕,甚至端妃可能是恨著甄嬛的。可能從當初皇帝病重的時候,端妃質問甄嬛:你又何必如此疾言厲色?兩人的心結就已經種下了。


為什麼會有心結呢?因為甄嬛害死皇帝,以端妃的聰明,她多少是猜到了的。而端妃,對皇上也是情深意重的。

端妃體弱多病,不能生育,雖然是因為華妃當初灌藥。可追根究底,難道不是因為皇上借她的手去害華妃?而且在端妃遭遇了這麼大的傷害以後,皇帝對她的關懷也很少。

可是端妃怨恨華妃,卻不曾怨恨皇帝。甚至每一次見到皇帝,她都細細叮囑,讓他保重身體。端妃對皇帝的深情,顯而易見。

所以,當端妃察覺到皇帝之死的真相,就註定她和甄嬛的情誼,必定會產生裂痕了。


小D雜談

為什麼說端妃最終是十分怨恨甄嬛的,因為端妃和華妃一樣深愛著皇帝,而且不管皇帝是否對她不管不顧或是不理不睬,端妃對於皇帝的愛矢志不渝,從未改變。


端妃

和敬妃都屬於皇帝所說的那種“受的住寂寞可以享得了長遠的人”。端妃對於皇帝的愛卻明顯要比敬妃多的多。端妃為了皇帝,背下了下毒毒害華妃胎兒的罪名,華妃折磨她,侮辱她,皇帝對她的事充耳不聞,任由華妃對她百般折辱,端妃卻毫無怨言。當華妃死後端妃再見到皇帝時,依然關懷有加,事事以皇上為重。


而敬妃對於皇帝的愛則淡了許多,她知道自己的存在只是為了制衡華妃,夜晚孤獨難眠卻也從未主動往皇帝面前湊。敬妃很少和皇帝說知心話,反倒是端妃和皇帝說知心話的時候頗多。而皇帝也時常聽信端妃所言,可以他們之間的感情是很深厚的。



最後雍正發現了甄嬛與果郡王的私情,讓甄嬛親自毒死了果郡王,妹妹玉隱也撞棺身亡,甄嬛一下失去兩位至親,能不怨恨皇帝嗎?這時甄嬛已經起了殺心。葉瀾依和甄嬛密謀讓皇帝過量服食丹藥,最後皇帝病重而亡。甄嬛所做的這些事能逃得過端妃這個久居深宮之人的法眼嗎?端妃知道,端妃怨恨甄嬛殺了她的摯愛,但也無能為力,實力比不過甄嬛,所以只能稱病不見了。


凌瀾若微


端妃名為齊月賓,她性情穩重,聰明大氣,與世無爭。早年還在王府時,她與華妃都是出自將門,被皇帝當成制約華妃的一枚棋子。替太后送一碗安胎藥給華妃,華妃喝過之後流產了,大怒便給端妃灌了一壺紅花,害得端妃再也無法生育。

自此端妃身體,心理都收到了極大的重創,終日湯藥不離口,病秧子一個,活得生不如死!她苟延殘喘,就是為了等到沉冤得雪,報仇雪恨的一天。她就一直這樣等著,終於等來了一個人,一個酷似純元皇后的人——甄嬛。



端妃作為甄嬛黨的一員大將,在甄嬛扳倒華妃,扳倒安陵容,扳倒皇后成為最終勝利者的過程中立下汗馬功勞的!她都為甄嬛做過哪些重要的事呢?1.木薯粉事件為甄嬛做不在場證據;2.甄嬛初次,提醒她已成為眾矢之的;3.甄嬛第一個孩子失去後,她耐心寬慰;4.甄嬛回宮後,寬慰甄嬛朧月不與之親近,緩解她與敬妃之間的關係;5.對食事件中,勸說了皇上寬恕不予追究;5.滴血認親事件積極為甄嬛分辨6.告發迷情香和舒痕膠的秘密,徹底廢了安陵容;7.提出質疑純元皇后死因,扳倒了皇后。



當然她為甄嬛做了那麼多,甄嬛也不是一個不知恩圖報之人?為端妃做了很多事。1.最大的就是幫助她手刃兩大仇人華妃和皇后;2.找溫太醫給她治病,保她少受病痛折磨;3.幫她爭取收養溫宜公主;5.大封六宮,幫端妃晉升皇貴妃。


兩人的關係這麼密切,這樣的相輔相成,最終還是獲勝方,為何有難同當,有福卻不能同享了?甚至還怨恨甄嬛了呢?原因有兩個。

一,甄嬛害死了皇上

端妃是服侍皇上最久的人,她不像敬妃對皇上沒什麼感情,端妃還是很愛皇上的,從來沒有損害過皇上和皇嗣,即便被皇上利用背黑鍋也不怨恨,可見愛之深。皇上病重,端妃怕皇上受刺激,特意叮囑甄嬛不要急著說孫答應和侍衛私通的事,甄嬛不僅說了,還添油加醋的說,氣得皇上病情加重,加速了皇上的死亡。並且疾言厲色的威嚇眾妃嬪不得私自見皇上。這直接就讓端妃很反感,很生氣,很怨恨。


二,無利可圖,道不同不相為謀

後宮的女人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有的只是利益關係。手刃了仇人,皇上也死了,一切都塵埃落定了,沒有什麼可以利益可言了。甄嬛還害死她心愛的皇上,她們已經不再是同一條船上的人了,必然會分道揚鑣。

這就是端妃為什麼會怨恨甄嬛的原因了!


姒莞萱

《甄嬛傳》中,甄嬛因為被皇后構陷,無意穿上純元故衣被皇上所棄,憤然決意出

宮修行,後來因為想要保全家族和腹中的孩子,身不由己的選擇再次回宮。在她回宮之


後,重獲聖寵,再上與端妃、敬妃等人的支持,終於將皇后扳倒,成為名副其實的後宮

之主。


在甄嬛這一路上,有個人對她的幫助可謂是重要之至,此人就是端妃。每當甄嬛有

難的時候,端妃聚會挺身而出,要知道,端妃一向與世無爭。可是在“木薯粉”事件

與“滴血驗親”事件中,若不是端妃護持甄嬛,甄嬛早就被人陷害了。

可是,這麼深厚的革命友情,在甄嬛掌管後宮之後,兩人之間卻多了隔閡。而後甄

嬛成為皇太后之後,端妃更是連甄嬛的面都不想見了,頗有劍拔弩張的氣味,為何端妃會如此深恨甄嬛呢?讓我們來看一下吧。


其實說到底,只一個“情”字而已,端妃深愛著雍正,願意為了他做任何事,當年

華妃懷孕之時,雍正怕年家藉著這個孩子圖謀不軌,便藉著端妃的手使華妃小產,端妃


不是不知道,但為了消除雍正的心腹之患,毅然決然的端著那碗安胎藥給華妃。從此,

和華妃成了死敵,而後更被華妃報復,喪失了生育的能力。


而且在劇中道明瞭,端妃也是將門之女,她知道她的母家手握兵權,這對皇上來

說是一個威脅,皇上也根本不會讓她懷孕。但她仍然一心一意侍奉皇上,儘管皇上從未

喜歡過她。但只要皇上安好,她做什麼都是樂意的。


後來,端妃幫助甄嬛剷除了華妃、扳倒了皇后,使甄嬛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後宮之

主。但是這時的她發現甄嬛的目標卻轉向了皇上,在雍正病重之時,甄嬛下令後宮嬪妃


要想見皇上必須要有她的懿旨,這時端妃說:“你又何必如此疾言厲色”一句話,表達

了對雍正的擔心與對甄嬛此做法的不滿,但她也無力阻攔了。因為她只是皇貴妃,而且

無協理六宮之權,所以面對甄嬛的安排,她也無能為力。


而後皇上突然駕崩, 聰明如端妃,怎會不知道皇上之死的秘密呢?但是她已無能力扭轉乾坤了,後宮之權完全已由甄嬛一人掌控,她只能心有不甘眼睜睜地讓甄嬛下狠手將雍正推向了絕路。

在乾隆登基之時,甄嬛無意外的成為聖母皇太后,敬妃等人都來給甄嬛道喜,但唯

獨端妃沒來,據說是身體不適,病情加重。

但其實端妃之所以不來給甄嬛朝賀,不僅是因為思念雍正,傷痛至極,還有另外一

個原因:端妃知道是甄嬛害死了皇帝,所以恨極了甄嬛,此生都不願意與她再見面。




小小呆蘿蔔

端妃一輩子深愛著皇帝一個人,可以為他做任何事情,可是後宮佳麗三千,皇帝卻不屬於她,“隱忍”二字在她身上體現的特別明顯。華妃懷孕之初皇帝根本沒打算要她懷孕,就吩咐端妃端了碗安胎藥給華妃,華妃喝上藥後流產,導致華妃記恨端妃一輩子,端妃知道自己替皇帝擔了罪名,不管華妃如何折騰,端妃從無怨言,逆來順受的,因為她是愛皇帝的,為了皇帝的社稷穩固,她可以做出任何犧牲。



後宮嬪妃眾多,皇帝也管不了那麼多事情,端妃常年遭受凌辱,加上被華妃灌過紅花,長久臥病在床,她不甘心就這樣忍辱負重,一心想找華妃報仇,可惜自己能力太弱,直到見到甄嬛,端妃眼前一亮,她堅信甄嬛一定能為自己報仇。一向抱病而久不出宮的端妃開始頻頻露面,屢屢在甄嬛危難時刻出面相救,為了扳倒華妃也是拼了,好在甄嬛很爭氣,真的整垮了華妃。



甄嬛這時的敵人換成了皇后,皇后處處陷害,屢屢設計,甄嬛在起起伏伏中不再相信皇帝的愛情,在宮外修行和果郡王有了感情,為了果郡王,為了果郡王的骨肉,為了甄家一家老小的安危,甄嬛依然回宮,扳倒了皇后,又一步步整死了皇帝。

端妃在皇帝病重時還盡心盡力照顧,死時傷心到病倒數日,可見她有多麼在乎皇帝,皇帝就是她的一切,皇帝的死端妃也知道是甄嬛所為,無奈甄嬛已經成為後宮第一人,無人制衡她,端妃眼見甄嬛害死了最愛的人,當然傷心,也恨甄嬛,自己又無可奈何,只好稱病,以後再也不見甄嬛,至此沒有出現在鏡頭中,足以見得她有多恨。



讀體漫育

很可悲,這部劇中真正愛著皇上的人,都不得善終。笑到最後的幾位小主,卻沒有一個是真正愛著皇上的,而皇上最終也死於他最信任和疼愛的兩位妃子手中。

端妃在這部劇中,是一個獨特的存在。她入府早,對雍正也的確是有感情,他對雍正的感情並不亞於皇后和華妃。但皇后除了愛皇上,她還愛權力。華妃呢?在知道了歡宜香的秘密後,絕望到一頭撞死,她知道她深愛的雍正帝其實一直沒有愛過她甚至利用她時,她是恨的。



聰明如端妃,她一定知道當初害的華妃小產,是替雍正背了鍋。然而背鍋之後,雍正也並沒有多愛她一分,甚至在華妃一次次殘害她時,雍正也沒有替她出過頭,所以她也肯定知道雍正是不愛她的,但她卻沒有生恨,反而把恨撒在了華妃身上,最終將華妃扳倒。其實華妃又何嘗不是可憐人呢?這一點她和甄嬛是不一樣的,甄嬛不愛皇上,所以她可以把所有的錯都歸在雍正身上,而後宮的所有女人其實都是被皇上玩弄的棋子。

在經歷了這些委屈之後,她依然死心塌地的愛著皇上,有一個細節是,甄嬛因為崔槿汐和蘇培盛對食之事求助於端妃時,端妃在皇上來時幫說了幾句話,臨走時,端妃說皇上嘴角起皮,讓茶裡多放菊花,皇上聽完覺得端妃真心關心自己,就在端妃的肩上捏了一下,拍拍以示感動,便走了,這個舉動,卻讓端妃回味許久。要知道,那是跟了他幾十年的妃子啊,表示感動僅僅是像對待臣子一樣捏一下肩膀,可見雍正對她疏遠到何種地步。可端妃居然站在原地回味許久,那表情顯示出她以很滿足,可見她對雍正的愛,多麼深,多麼卑微。




很多人認為端妃是甄嬛一派的,其實我認為她哪一派都沒站。端妃在甄嬛回宮後,做過兩件事,算是幫助甄嬛,一是我前面提到的為崔槿汐說情,二是找出了安陵容的迷情香,扳倒安陵容。這兩件事之所以能讓端妃站出來,其實都是為了皇上。第一件事甄嬛求助端妃用的理由是:旁人不如蘇培盛伺候皇上來的貼心,端妃其實是為蘇培盛求情,也是為了讓皇上的生活起居更順暢。第二件事就更加是為了皇上了,因為當時皇上一直處在自責中,認為是自己的問題才讓安陵容小產了。所以端妃做任何事都是一心為了皇上,她沒有別的心思。

至於其他人如何做如何鬥,她根本不關心,只要不傷到皇上,她無所謂。但是最後她發現甄嬛的最終目標,不是皇后,而是皇上,觸動了她內心最柔軟的地方,她自然就不樂意了。這就像當初,她不站皇后,因為她知道皇后與雍正並不是一條心,她殘害雍正最愛的妻子,殘害雍正的子嗣,都是傷及了她最愛的男人。


端妃在宮中這麼多年,心思縝密,怎能看不出甄嬛最後的心思,甚至她會認為,甄嬛此前做的一切都只是鋪墊,甄嬛的最終目標就是皇上。她覺得被甄嬛利用了,自然對甄嬛也是恨意滿滿的。雍正殺了甄嬛最愛的男人,甄嬛對雍正恨之入骨,自然,甄嬛殺了端妃最愛的男人,端妃也會對甄嬛恨之入骨。

她這一生被人當棋子多年,守護著她心中那卑微愛情,到最後雖問鼎皇貴妃,生活無虞,那般尊貴卻無一絲榮寵,這一生的隱忍也是錯付了。


Robin麻麻育兒新知

《甄嬛傳》最後四阿哥登基,甄嬛成為太后,皇后和嫻妃來拜見時,敬妃和欣貴人都在,唯獨端妃稱病未來見面。可以說端妃與甄嬛產生了隔閡,甚至怨恨甄嬛。

端妃怨恨甄嬛的原因,無非是甄嬛害死皇上。端妃與華妃一樣都深愛著皇上,華妃的愛霸道,端妃的愛隱忍,體現在平時的一點一滴中。


在華妃懷孕之初,皇上和太后忌憚年家勢力,決定除去這個孩子,便讓端妃給華妃送去安胎藥,讓端妃背下了謀害皇嗣的罪名。以端妃的智慧,她或許早已知曉這個計謀,為了皇上社稷的安穩,她義無反顧的做了,心甘情願為皇上背下罪名。

華妃失去孩子,與端妃結下死仇,並給端妃灌下紅花令她子息無望。儘管如此,端妃也只是恨極了華妃,從未怨恨過皇上。

端妃落下病根,抱病在床,華妃常常來羞辱她,指責她,皇上也對她不聞不問,端妃從未辯解過一句,為皇上心甘情願地犧牲。華妃倒臺後,端妃對皇上關懷備至。

蘇培盛與槿汐對食之事,端妃為他們說情,也是擔心皇上無人照顧。後來,甄嬛與葉瀾依用丹藥害死皇上,以端妃的聰慧,早已看出端倪。甄嬛當時已成為後宮第一人,端妃縱使想保護皇上,也無可奈何,所以端妃才會怨恨甄嬛。


粥粥56051592

端妃深愛皇帝,這一點毋庸置疑。

我們從細枝末節中可以看出。

首先,

端妃被華妃誤會殺害華妃腹中之子(其實是皇帝與太后忌憚華妃家族勢力,聯手殺害)。

即使後來自己被華妃害得子息無望。端妃始終對皇帝沒有絲毫怨恨。


其次,甄嬛因蘇培盛與崔槿汐的事有求於端妃。

端妃搭救甄嬛並不是因為對甄嬛的情誼。而是考慮到皇帝無人照顧。所以救出蘇培盛。


最後,為什麼端妃會恨甄嬛就不需要解釋了。

端妃在宮中一直無爭,最後皇帝被甄嬛殺害,她也無能為力。


(以上圖片來自於網絡)

我們可以從結局端妃拖病沒有參加新皇后的參拜中可以看出端妃對甄嬛是有恨的。


三三看點

端妃自始至終都不是真心待甄嬛,端妃的真心,和全部的愛,只給了皇帝一人。

端妃對雍正的愛,沒有華妃愛的那麼張揚,也沒有皇后愛的那麼費盡心機。




端妃愛雍正愛的細心,愛的真誠,她很關心皇帝的日常起居,從一些細節就可以提現,有次端妃看到皇帝嘴角起皮就讓他注意飲食。皇帝在走的時候拍了一下端妃,端妃微怔,事後還重溫皇帝拍過的肩膀。

端妃從她第一眼看到甄嬛的時候,她的行動就開始了。

當年雍正還是王爺的時候,皇后,華妃,端妃,齊妃,和敬妃都是王府的妻妾,華妃嫁進王府,因為家世背景的關係,很是受寵,但她也因此囂張跋扈。當年還是德妃的烏雅氏(太后)和王爺(雍正皇帝)商量,不能讓側福晉年氏生下子嗣,就借善良又與世無爭的端妃之手,拿了碗拌有紅花的補品給華妃,華妃面對端妃,毫無戒備之心,就喝下了。從此華妃再也不能懷孕,並把這筆亂賬被記在了端妃頭上,一氣之下,拿了碗紅花灌給端妃。



其實,端妃後來是知道自己是雍正用來頂罪的羔羊,但她為了雍正,心甘情願承受著,即使因為這碗紅花落下病根,還和華妃敵對了一輩子。

同時,端妃後來也瞭解到自己端的那碗補品正是皇后親手配製的,而皇后也從未對自己有過任何的彌補甚至歉意。雍正登基後,端妃對外稱病,但是後宮裡的大小事她都有知曉。比如,她知道雍正一個又一個子嗣沒能活下來,是皇后在耍陰謀。她那麼愛雍正,加上她善良,從她疼愛溫宜公主的情景可以看出,她不願看著雍正的子嗣一個又一個的死掉,所以她選擇與正派的甄嬛合作。



端妃幫甄嬛一次又一次的度過難關,甄嬛幫她除掉害她最深的華妃,又聯手除掉了端妃。按理說,她們的合作也該到此結束了。

可偏偏,雍正容不得果郡王,害他飲毒酒身亡。寧嬪葉瀾依也深愛著果郡王,而自己又身不由己的成為雍正的嬪妃,為給果郡王報仇,寧嬪和甄嬛悄悄聯手害死了雍正。


端妃很傷心,她開始討厭甄嬛的心機,她怨恨甄嬛害死了她最愛的男人。但是她又沒有能力去反抗,去報仇,所以只能眼不見為淨。她以稱病為由,不出席甄嬛做太后的慶典和聚會,就是無聲的反抗。


小枝談歷史

皇帝后宮嬪妃眾多,個個都想得到皇帝的專寵,端妃也不例外。端妃跟隨皇帝多年,內心也是深愛著皇帝,雖然表面上和甄嬛關係不錯,那是因為她明白皇帝寵誰誰就得勢,但內心深處是不願意接受甄嬛受寵的事實,女人的嫉妒心促使她怨恨甄嬛,甄嬛得勢試想後宮嬪妃哪一個不嫉妒乃至怨恨甄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