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教師成了高危職業?

黃陂中學任主任

作為一名教師,從教多年的高中班主任,面對這個問題心中有很多感慨。雖然從整體上說,教師顯然不是高危職業,但是教師的處境的確不佳,於是才有將來要讓教師成為令人羨慕的專業的說法。



幾次學生傷害教師的案件發生後,人們驚呼教師也成了高危職業,其實我倒認為我們更應該多問——現在的學生怎麼了?一定程度上這是社會發展中伴隨的負面因素的顯現,那就是精神不健康的人越來越多,其中就包括學生,尤其是高中生。


另外,家庭教育的嚴重失範也給孩子的健康成長蒙上了一層陰影,過於溺愛的孩子,已經無視師道尊嚴的存在,在他們看來,整個世界都是不能說他一句不是的。所以,容不下老師的批評非常普遍,和老師頂嘴早已經是常態,獨生子女的嬌慣現在的老師感受得很深刻。

然而更嚴重的問題是網絡遊戲和玄幻小說等成癮,直接讓學生價值觀扭曲。沉迷打打殺殺的遊戲之中,使得學生對生死沒有了應有的認識,以為殺人就是一件和遊戲中的行為一樣簡單的事,這真的很可怕。幾年前的一個案例,一個上初中的孩子殺死阻止自己玩遊戲的父親後,心情平靜的又去網吧玩遊戲。

在這其中,老師只不過是激化與學生矛盾的那個人,如果學生心態失衡,將老師的批評看成是充滿了仇恨的行為,學生對老師的傷害就隨時會發生。

因此,傷害教師雖是極個別的現象,但如果全社會不關注,不從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等方面重視,今後就會愈加嚴重,那時候教師就真的成了高危職業了。


優學優考策略

一位父親牽著一頭毛驢馱著一個孩子進城趕集,路人看見紛紛指責這個孩子:無孝心,自己騎驢讓父親走;孩子很羞愧,趕忙讓父親騎著驢自己步行,路人看見紛紛嘲笑這個父親:沒有一點愛心,那麼大個人還騎驢讓孩子步行;父親甚是惶恐,趕緊和孩子一同步行進城,路人看見大笑:放著驢不騎卻步行,全是傻瓜;父子醒悟,後悔不迭,兩人同騎一驢進城,路人看見紛紛指責:這父子倆全無愛心,兩人騎在驢身上,還讓驢活不活了;父子無奈,只好抬著驢進城,眾人無語。今日教育,之所以成為高危職業,其主要原因是:教育就像這位對父子一樣,缺乏明確的社會定位,人云亦云,隨波逐流,最終導致醜態百出、寸步難行。做企業的都明白一個道理:一個企業做好了市場定位就能走得更遠,一個產品做好了市場定位就會擁有眾多的消費者,帶來巨大的財富。教育的社會定位,和企業的市場定位相似,核心是正確處理管理與服務、教育與教學、過程與結果在各年齡段各項工作中的主次輕重緩急分配。從目前的教育形勢來看,我國教育目標、功能定位模糊,教師的職責、權限定位不清,學生的權利、義務沒有定位,家長在子女教育過程中的職責、權限、義務無法定位,社會各界關注教育都是從名自的角度出發進行批評指責,缺乏客觀公正性,進而促使教育發展陷入一片迷茫和無奈,教師和學生的都因此而受到極大的傷害。由於教育目標定位模糊,倒致一些問題爭論不休卻難有結果,往往是‘穿新鞋走老路’或是‘換湯不換藥’,一切照舊:如‘管理與服務問題’、‘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問題’、‘減負與高效問題’、‘職稱與待遇問題’等;由於教育的功能定位模糊,從而使一些‘唯心論’思想和管理措施‘狂轟亂炸’式地落實到教師身上:‘沒有不會學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高效課堂’、‘反轉課堂’、‘洋思模式推廣’、‘杜郎口經驗學習’、‘精細化管理’、‘讓數據說話’、‘過程與結果並重’等;由於教師職責定位不清,直接造成的後果是‘教師責任無窮大’:教師除了‘精細化’完成‘備、上、批、復、考’,‘包、清、糾、聚、考、篩、標、導’外,還要抽時間完成‘安全管理’、‘心理健康教育’、‘防毒防艾滋病宣傳教育’、‘食品安全教育’、“扶貧攻堅”、‘24小時值班、巡邏、陪寢、防護’、迎接各相關單位一撥又一撥‘過程與結果並重’式的‘開學、期中和期末檢查’,可以說任何一項工作的疏漏都足以把一位教師從‘神壇’上拉下來,打入‘十八層地獄’;由於教師權利定位不清,教師為完成義務教育‘普及率’,不得不放下‘師道尊嚴’,一次又一次地‘求學生上學’、‘帶枷跳舞’、‘跪著教書’;由於學生在校的權利義務不明,從而使難以約束的‘熊孩子’逐年增多,課堂秩序難以穩定,師生矛盾加劇,用‘交白卷’、‘不上學’、‘失蹤’、‘跳樓’手段威脅教師以達到‘不服管教’目的的學生與日劇增,有的地方已出現學生群毆教師或教師被殺事件了,卻仍在堅持“學生評教師、家長評學校”的措施,以實現”辦人民滿意教育“之目的,學生的權力被進一步擴大,師生矛盾極易激化而產生意外事故。從現實狀況來看:中小學教育承擔著落實義務教育法,普及全民族科學文化素質和提高思想道德素質的重任,是實施科教興國、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所在,理應定位於具備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教師的招錄、培訓、考評、管理、工資待遇、職責、權利和公務員一樣。中小學教育之外的各級各類學校主要職責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科技文化需要,培養符合社會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那麼此類教育就應該定位於服務型的事業單位,教師的招錄、培訓、考評、管理、工資待遇、職責、權限都要以"人民高興不高興、人民滿意不滿意、人民答應不答應"作為重要依據加以調整,再說明白點也就是可以實行‘公辦民助企業化管理市場化運作’。“大風颳到梧桐樹,自有旁人論短長”,任何一件事情,有利必然有弊,有人贊成自然也會有人反對,這已成為無法否認的規律,作為教育部門、每個教師都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讓每個受教育者都達到滿意,關鍵是教育系統的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對自身及管轄範圍內的學校、教師、學生乃至家長的職責、權利、義務都要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明確的態度,不管外界如何風雲變換,只要教育的社會定位準確、清晰、透明、家喻戶曉,我們的教育和教師終將因社會各界的理解、支持而更加興旺發達。


舊街162948149

造成教師這個職業成為高危職業的原因,首先教師職業的前景越來越不明朗,對大學生以及年輕人不太有吸引力;其次就是教師這個職業並不像以前那樣受人尊敬,沒有真正的體現尊師重道,而是越來越趨向於服務行業,教師沒有懲罰權,但又要求教育教學質量;最後在提倡素質教育的同時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與此同時老師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1.面臨家長方面給予的壓力越來越大。


有句話說的好,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但每個班那麼多學生,老師怎麼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更多的關注那麼多學生呢,所以一些學者只是在辦公室裡寫文章,而沒有真正的深入教育教學一線,沒能瞭解教師實際工作現狀。所以,當有些學生沒有取得很好的成績時,家長就會認為這些都是老師的問題,是老師沒有教好,而不是客觀的去評價,站在學習是需要多方面原因促成的這樣的角度進行分析。另一方面家長對孩子給予了非常高的期望,對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斷的提高,同時又不能打不能罵又得提高學習成績,無形中為老師造成了壓力。


2.教師的福利待遇相對來說較低,與付出不成正比。


相比其他職業來說教師是相當辛苦的職業,並不全是工作八小時之內的份內事情,還要在生活休息的時候想著自己的學生,思考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甚至要在休息的時間接待家長的諮詢,為家長解惑答疑為學生講解問題。這些無形中的工作,一點兒都不比自己八小時工作要輕鬆。但相比整個市場經濟而言,教師的工資與福利待遇相對比較低,但生活成本卻很高,所以一部分青年人會慎重考慮教師這個職業。


3.教師需要隨時更新自己的知識


問渠哪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教師要想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但針對於現在網絡時代,知識更新的飛快,教師就一桶水是遠遠不夠的,而是要有源源活水,也就是要不斷的更新自己的知識,不斷的去學習,在工作之餘還要去提升自身的素質。


決勝網

近年來,教師被學生、家長,抑或社會人襲擊,甚至傷害的事件不時出現在媒體報道中,沒有想到,多少年來一直頂著“天地君親師”的光環的教師,這幾年,風光不再,竟然也淪落成了高危職業。

這是怎麼回事呢?

作為一個從教三十多年的一線教師,我想,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第一,近年來對教育的曲解和肢解,歪曲了教師和社會的關係。

百科“教育”詞條下說:

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解釋,“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使作善也”。

在西方,“教育”一詞源於拉丁文educate,前綴“e”有“出”的意思,意為“引出”或“導出”,意思就是通過一定的手段,把某種本來潛在於身體和心靈內部的東西引發出來。

從這裡可以看出,教育不僅僅是學校的事、教師的事,還應該是家庭的事、社會的事,更是受教育者自己的事;教育效果的大小,更多取決於受教育者本身固有的或潛在的素質。

但近年來輿論媒體卻把教育誇大宣傳為無所不能的神,包治百病的藥。這種不切實際的說法,看似給教師攬功,實則把教師推到了危險的境地。一旦有學生沒有發展好,就成了教師的罪過。

人們在放大對教育的期望的同時,卻又把教育的實施方縮小了許多:認為教育只是學校教育,學校教育的實施者只應該是教師。

這樣做的結果必然是累死教師都沒法滿足人們的期望值,社會對教師產生不滿和抱怨在所難免。

完善的教育體系,是由家庭教育(培養情商)、學校教育(培養智商)、社會教育(培養德商)和自我教育(自我覺醒)共同組成的,缺一不可。

第二,“唯分數論”導致了偽教育的出現,攪亂了各方的心理。

當下,評價學生的標杆是考試的分數,評價學校和教師的標準是升學率。分數成了全社會關注的焦點。當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一處時,這個地方想不出事都難。

在這種背景下,分數高的學生自然成了從家庭到學校以至社會的“大熊貓”,享受各種優待;而分數低的學生幾乎是公認的“老鼠屎”,遭遇各種慢待。

不用說這種“一好遮百醜,一醜遮百好”的做法,忽略了對學生的心理疏導和身體鍛鍊,造成了成批的學生不僅是“玻璃心”,而且還是“玻璃身”,更可怕的是學校和家長急功近利,在“因材施教,分層優化”的幌子下,大搞不公平教育,使得眾多教師、學生、家長都有被貼標籤的感覺,心裡都憋著一肚子氣,想找個發洩口,這給教師的施教埋下了許多禍患。

第三,“學生中心論”放縱了學生,危害了教師。

“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這些聽起來光鮮、實際上扯蛋的口號,有意忽略了學生的無知和頑劣,放縱了學生的囂張和跋扈,忽視了教師是人不是神的事實,推脫了學校和學校教育主管方的責任,直接把教師擺到了出氣筒和替罪羊的位置。

第四,生活的壓力逼急了家長,加大了教師的危險係數。

處在社會轉型、階層動盪時期的家長們,自己親身經受了學歷高低不同、佔有資源不同,導致社會地位不同,生活狀況不同的現實,所以抱著“絕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信念,願意為孩子的前途付出任何代價,當然也不接受出現一絲閃失,更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最後成為一個普通人的事實。

而人的學習,本來就是一個不停試錯、不斷改進的過程,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普通而幸福的人。這和家長們的期望相差甚遠。

加上三十多年計劃生育國策的實施,五六個大人,圍著一個“小皇帝”轉,即使不去有意溺愛孩子,也把他們慣出了一身毛病。

面對這麼一群“無知”“無畏”的楞頭青,教師一時忍不住對他們罵兩句,打兩下,本來就對學校和教師不滿意的家長,很快就加入進來,對教師輕則辱罵,重則暴打,使教師這一職業風險倍增。

第五,生存的尷尬,使教師缺少了教育的硬氣。

儘管不斷提高老師的待遇,但和別的行業相比較,其經濟收入仍是相當靠後。我剛參加工作時,一月工資五十六塊五,可當時行一個門戶兩塊到五塊。

現在工資六七千,到手五千多,一個門戶最低兩百正常五百,即使縱向比較也沒有多少實質改變。至於橫向,當年比我遲參加工作的別的行業的同學們,幾乎都比我的工資高,至於收入更不必說了。

捉襟見肘的教師工資,要養家餬口都有些吃力。在這個經濟就是硬實力的年代,教師自然沒有了那種能夠潛心研究教育教學的淡定和硬氣。他們想要提升自我,既沒時間也沒實力。

教師的這種尷尬的生存狀況,加上收入和發展的侷限,自然對後來的優秀人才缺乏吸引力。而沒有大批優秀人才加盟的教師隊伍,更難滿足學生的求知慾和家長的期望值。矛盾只會越來越深。

第六,教育官僚主義的盛行,抽走了保護教師的最後一根稻草。

在眾多教師受襲事件發生後,很少聽到教育主管部門和涉事學校主動出面為教師討回公道的情況,倒是一有風吹草動趕緊撇清自己處理教師的屢見不鮮。

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平時對教師實施管理時,每一個小機構都想顯示自己存在的重要性,佈置了五花八門的任務,佔去了教師的大部分時間,還要把自己本該承擔的“育人”的任務,也壓到連“教書”都沒有多少時間的教師頭上,到最後還要和家長以至社會一邊倒的說教師師德師風欠佳,而不是想方設法拯救他們脫離危險之地。

教師本是普通人,他們擔不起“人類靈魂工程師”的盛名,更不是神仙,所以,即便工作有閃失,請大家出以公心,能給他們以時間。學生是孩子,受《未成年人保護法》的保護,也請大家不要忘了:教師,也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的保護。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當教師被放置於聚光燈下,當教師的行為被無數倍的放大化以後,當教師被負面輿論所包圍的時候........你真的指導教師的那些不能承受之“重”嗎?當你只看到社會上“師生衝突”的熱議話題,當學生被保護成弱勢群體,教師是批鬥的對象時;你沒看到的教師心酸被淹沒在熱議話題裡....

2017年3月3日上午11點多,安徽省蕪湖市蕪湖縣第一中學行政樓10樓,一位年輕的高中化學女教師跳樓自殺。

2017年3月3日下午,浙江省金華市艾青中學政治教師黃老師跳樓自殺了。正是大有可為的年齡,上有老下有下,但他都全然不顧,他毅然決然地走了, 多位知情者表示,“王老師人很好,自殺原因跟抑鬱症有關,這麼年輕就走了,真是太可惜了。”

2017年3月27日下午5時20分左右,廣東省五華縣華城鎮第一小學三年級英語老師鍾某珍(女,36歲,華城鎮鐵爐村人)從該校一教學樓五樓跳下身亡。據知情人透露,該教師患上了抑鬱症!

學生印象中的好老師,卻因為各方面的壓力而選擇了另一個極端。

源自網絡,權侵刪

教師職業的特殊,決定了成為職業病高發群體,頸椎病、腸胃病、頭痛病、眼病、婦科病、心血三高、心理疾病成為教師的多發職業病。

源自網絡,權侵刪

教師承受的究竟有多少,僅僅是外人眼中的教學嗎?教師承受了許多專心教學之外的不該有的責任——學生的身心健康及安全;教師的職稱評定;學校的升學壓力.;外界的輿論壓力等等等等一大串的職責被強加於教師;想成為一個好教師的心理壓力有多大可想而知。當教師被這一切壓力所淹沒,安心從教、舒心從教就都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無稽之談。

源自網絡,權侵刪

1、廢除落後於時代的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定製度,需要實現教師之間的公平,淨化教育環境。

2、萬變不離其宗——教育不管怎麼變,以學生為主體是核心。

3、減輕教師壓力,刨去不必要的職責。

4、在家長無理取鬧時,學校應主動承擔,而不是把教師推出去。

5、組織教師定期體檢,保障教師的身心健康

只有教育系統健康了, 教師才能健康 ;教師健康才能讓教育健康;而 教育健康了,祖國的花朵才能健康!


文壇泥石流

我是教師,為什麼教師成了高危職業?說教師成為了高危職業,這在以前根本讓人可笑,因為教師那時候被稱為最安全的職業!那時候我做教師,雖然工資低,但是讓我引以為豪的就是自己的職業安全。那時候做教師除非是房上掉下來一塊瓦片砸到自己,否則真是想不出有什麼危險。那時候危險的行業是司機,曠工,工廠操作……教師與危險兩個字根本就聯繫不上!但是現在……

首先,讓事實說話,某地一件事因為不讓學生寫完了讀後感在放學,被自己對他比對自己女兒還好的學生連續捅了13斃命,雲南以為教師在課堂上,因為批評了學生被學生打得頭破血流,最近幾天一個學生的的爺爺因為老師批評了他的寶貝孫子,在校門口把一個24歲女老師殘忍的殺害……這些血淋淋的事實,讓老師們不寒而慄,這還不能說明老師是最危險的職業嗎?



第二,人們對教育的需求越來越高!現在我們是辦人民滿意的教育,但是沒有明確什麼是人民滿意的教育。每個人對一件事物都有自己滿意的標準。關鍵是老師要面對幾十個家庭一人一個滿意程度,讓學校怎麼協調這些,兩個學生打架教師給解決,你滿意了,她就不滿意!怎麼解決總有一個不滿意的吧。甚至弄不好兩個都不滿意。再有滿意是沒有限度的,孩子能考上三本,希望考上二本,考上二本希望考一本……永遠你有止境……不滿意就埋怨老師和學校!


第四,過度賞識教育教育讓越來越多的學生,肆無忌憚,無法無天!對老師沒有一點敬畏之心!課堂上睡覺,課堂上喝酒,課堂上喧譁,課堂上打牌……老師敢怒不敢言,因為老師沒有批評懲處的權利,稍有不要說懲罰學生,就是說話大點聲音都有可能給自己帶來禍端!


綜上,教師職業只能越來越危險,教師一定要謹言慎行,所以越來越多老師成為了“佛系教師”!


松高尋鶴

現在社會上弒師、辱師的現象及報道屢見不鮮。


過去"天地君親師",被拜祭中的師,曾經被尊敬為"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現在教師成了高危職業,追根溯源,有如下幾方面的原因:


一、社會影響


1、社會上片面追求升學率後,分數成為考評的唯一標準,教師與學生從"貓和老鼠"的關係,真正成了"分分分,學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師的法寶。"


師生關係變成了分數關係。


唯分數論的做法,使人的全面發展變成為智育發展,教育存在缺陷。


升學率是社會對學校的要求,這一要求挾裹著教育,使教育的目標變成了獲得分數。教師專業傳道授業解惑的職責,被逼著變成了以授業為主,減少了傳道、解惑。


社會追捧可以使學生考高分的教師,讓教師只能成為訓練師,素質教育的人師變成為了應試教育的經師。

2、經濟大潮的衝擊,有錢就有一切。"一切向錢看",沒錢的教師被看不起,人們對教師的看法大大發生了改變。


二、家庭教育的影響


有的家長教育觀念存在問題,自身性格存在缺陷,教育孩子的做法有待改進。


1、家長溺愛子女。實施獨生子女政策後,一個家庭中"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孩子成為了各家的寶貝,誰都不能針對孩子,連教師都不行。


古話說:"子不孝,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教育都是鼓勵為主,家長不說,教師不敢批評。沒有了挫折教育,孩子受不了任何一點打擊。


家長對孩子的縱容已經無以復加,有位教師跟家長聯繫,說孩子近期常常不交專業,讓家長在孩子週末回家時配合教育一下孩子。


家長卻說"你管他交不交,逼著他交,你是不是想逼死他才甘心?"教師再管教學生,只是深受學生的厭惡。


學生對教師的敬畏感,是在家長的教育下形成了,如果家長無視教師,教師的權威感在學生心中會蕩然無存。


家長的無規則意識會影響孩子,不加以教育,會導致孩子成為害群之馬,危害社會。

前段時間網絡上出現幾個學生在教室裡喝酒,教師在講臺上講課的那一幕,彷彿還歷歷在目。


2、有了一定的經濟來源,有了寵孩子的可能性。有的家長認為自己吃過苦,不能讓孩子吃,"再窮不能窮孩子,再苦不能苦孩子"。


儘量滿足孩子一切需要,結果,孩子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慣,聽不進勸告,沒有自我控制能力,不會尊重他人。


三國·蜀·諸葛亮《誡子書》中說:"夫君子之行,靜以養身,儉以養德。"嬌驕之氣會毀了孩子的一生。


3、家長性格偏激、目無法紀、行事不當,會導致孩子出現問題。


有個事例:一位老奶奶平時帶孫子吃麵條,都把自己碗裡的肉給孫子吃。一天,奶奶先把肉給了孩子,孩子沒看到,硬說是被奶奶偷吃了,因此大鬧。


奶奶就說另外買,賣的人看不下去,不願意賣。孩子的父親硬買了三碗,把一個碗裡的肉給了孩子,然後在另外一碗裡吐了口水,跟服務員說"我出錢買願意,你管不著。"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長言傳身教,孩子耳濡目染,能從家長身上學到些什麼?


三、教師自身的因素


1、教師不能按自己的專業要求來教學生,只能屈從於社會的要求,這是一種無奈之舉。


2、師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相互尊重教學相長。師道尊嚴是一種維護教師身份的特權,由教師來強迫學生尊重自己的時代已經過去。


教師與家長是培養孩子的合作伙伴,可以協助配合,不是上下級關係,不能發號施令指揮家長。

3、教師中有些人受不了金錢、權利、美色的誘惑,用不正當手段獲取,既損害了自己的名譽,也危害了社會,不可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四、教育部門管理體制存在問題


教師是塑人的,學校管理也像企業管理一樣,實行教師負責制,學生出了問題,學校領導可以隨便對教師進行處罰。


教師只有吃不了兜著走。學校也完全沒有對教師保護的機制和措施,教師人生安全問題日益嚴重。


教師已經成為弱勢群體,在辱師事件中常常被汙辱、懲罰,嚴重受到傷害,缺乏安全感。


有問題的學生、家長誰都可以對教師訴諸武力,教師還能不高危嗎?


五、希望與願景


教育要為社會發展提供優質的服務,但教育自有教育的目標,教學也有自身的規律存在。違背規律或不按照規律辦事,就會事與願違或是事倍功半。


教育教學的事讓教育部門負責做,社會不要太多幹預、更不要逼迫教育為奴為俾。重新恢復教育秩序井然,有序發展很有必要。


人要有尊嚴,實施教育的教師也是。社會要還尊嚴予教師,讓尊師重教蔚然成風,現在的高危職業才會迴歸到正常軌道上來。


繼教師之後,醫生、公交車司機也成為了高危職業。社會戾氣太重,鋌而走險的現象越來越嚴重,缺乏人情味的做法越來越明顯,社會需要能改變這種現狀的愛的教育。


一個不尊重教師的社會,是沒有未來的社會;一個沒有安全感的時代,是社會岌岌可危的信號。社會要發展,國家要進步離不開教師。


是時候還教於師,正本清源,讓教育迴歸理性的時代了。希望教師能夠儘快迎來自己的詩和遠方!


有書課堂

老師,辛勤的園丁,傳道受業解惑之人,神聖的光環圍繞在老師這個名詞上,但對於老師自身而言,可能神聖二字只是在精神上的慰藉罷了…猶記得初中時,我班班主任是學校裡的老人了,他在我們畢業的時候,送給我們一句話:“除非需要養家餬口,萬不得已時,可以去當老師”這句話道出的意義很多,至今我想我都沒有明白全部,或許是老師對於大半輩子育人的心得,覺得老師難當,累、苦、痛;又或許是老師當時看出我們當中並沒有可以勝任授業解惑的人,故此話是讓我們將來不要去誤人子弟了…

那麼多年過去了,老師似乎成了家長們重點監控的對象,畢竟孩子未來的走向,可能由老師改寫。我小時候,爸媽那一代人都會對老師說:沒事,不聽話就打…(這句話聽著多麼的客套,可有的老師就會記在心上,然後變成了“沒事就打”)額(°_°)…,多麼的驚悚!所以我們當時對老師都是有點懼怕的,有的時候會因為懼怕而去撒謊(ー`´ー)…“撒謊”去來避免責罰,這恐怕是嚴師高徒效應衍生出來的第一大弊端了…算算年紀,現在年輕的老師和我差不多的年紀,都是經歷過那段“不聽話就打”的歲月的人,把當年的“習俗”帶到課堂上,也是可以理解的,可卻沒有隨著時代進步,孩子們也在“進步”著,因為你不知道他/她會不會還手=͟͟͞͞(꒪ᗜ꒪ ‧̣̥̇)…這是第一個危險:還保留著嚴師的懲罰行為,可能會被還手 (; ̄ェ ̄)

再者,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曝光度遠比以前更大、更快……一些披著“老師” 皮囊的禽獸的行為被曝光,導致老師的字眼蒙上了灰色,讓父母們不得不對老師處處提防,處處懷疑,這就埋下了老師的潛在危險…就是因為對老師這個職業的尊重和崇敬,才使得人們在面對那一件件不可想象的行徑時產生的巨大反差!才讓人們這麼的歇斯底里!什麼利用職務之便來威脅和強迫學生做一些齷齪的事情;什麼利用職務之便從家長手裡獲得巨大的利益;座位明碼標價(我上學的時候好像就有了);幼兒園天價報名費,擠破頭都進不去的好幼兒園…教書育人和利益掛鉤,一旦與貝聯繫,目的就會變得扭曲,人們對待老師的看法也會被扭曲…

善良的老師夾在中間,裡外不是人。上和領導關係不和(因為你潔身自好,反而變成了異類),下和家長有了嫌隙(你不收我的禮,是不是嫌棄我給的少?你也太貪了…),內與家人產生矛盾(你這麼點工資,能支撐這個家的開銷麼?等你工資漲起來,我和孩子都餓死了,為什麼不能和其他人一樣收錢呢?),外與親戚關係疏遠(不就是當個老師麼,讓你幫忙把孩子送進去還不願意了,大不了我給錢就是了)……這樣一步步的,就淪陷在中國現狀的漩渦中…

大概還有我不曾知道的苦衷,如果你遇到了某個身不由己的老師,請不要讓孩子知道背後的“交易” ,要知道 ,在孩子眼裡老師依舊是神聖的。

要消除老師的危機,讓老師們可以靜下心來教書育人,首先應該做的就是把老師的基本工資提上來,把老師選拔制度完善起來,(那麼多年的義務教育,可老師又不是義務勞動者…工資那麼低,在這個年代,也有心無力啊)


情不自禁的莫名

教師成了高危職業,是相對而言的。


我有一個同事,某一天早上檢查作業,有個學生沒做作業,同事打電話叫來學生家長,目的是溝通交流,共同努力,教育好學生。

沒有想到那個家長由於晚上玩賭博沒有操心學生,賭博輸了錢正在睡覺,接到老師電話就趕到學校,聽說是學生沒有做作業就把氣撒到了老師身上,不三不四,汙言穢語,亂叫亂嚷,辱罵老師,大家說,教師是不是高危職業?

再舉一例:我縣某個學校的校長,有個家長到他所在學校無理取鬧,給老師找事,他直接臭罵一頓,不是老師們阻擋,差點把那個家長打給一頓,嚇得那個家長灰溜溜的走了,這個事情傳出去,學校周圍的混混們、家長們都不敢到學校裡來鬧事了,學校風氣轉好,教育教學質量大幅度提高,校長、教師和學生三方受益。

還有一個例子,有個別鄉鎮的個別學校,因為學生犯錯誤,教師管理方法不當,比如扇耳光,學生躲避,扇耳光扇到了耳朵上,導致耳膜破裂,家長索賠。

我們分析,首先老師體罰學生是不對的,也可以說是違法的,家長索賠也是正常的,但是索賠數額高的離譜,最後的結果是校長不敢管老師,老師不敢管學生,學校、教師和學生都收到了損失。

教師是不是高危職業,其實和一個地區的風氣有關,和學校領導有關,也和學生家長有極大的關係,特別和教師本人也有關係,讓全社會共同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讓老師敢管學生,讓教師不再是高危職業。


小桔燈

說教師成了高危職業,個人覺得並非危言聳聽。

談及這個話題,我們不得不先從這兩起轟動全國的弒師案例說起。

第一起,2017年11月12日下午4時許,湖南省沅江市發生一起“學生弒師案”。當地一名16歲高三學生羅軍因為佈置作業的瑣事,被班主任老師鮑方訓了一句之後,羅軍竟衝進老師辦公室,掏出彈簧刀向老師連刺26刀致其死亡。刺死班主任老師後,行兇者對該教師的女兒(同班同學)說:“我把你的爸爸殺死了!”其囂張氣焰,令人髮指。



第二起,2017年12月14日上午,盤錦市盤山縣胡家鎮中學8年3班的班主任朱麗霞老師(女)被學生捅死在教室講桌旁邊,致命幾刀都是在脖子的動脈處。據悉,兇手行兇後試圖跳樓自殺,但跳樓後卻無生命危險。


教師成為高危職業的根源,原因是多方面的,筆者一一梳理:

①不得不承認,教師的工資不高,福利待遇也不咋滴,所以教師本身就成了整個社會的弱勢群體。據筆者不完全統計,筆者身邊的教師,沒有一個願意讓自己的子女再擔任教師,原因很簡單:這個職業沒有“錢途”,沒有地位。社會上稱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但暗地裡罵教師是窮光蛋的也大有人在。家長對教師不尊重,學生對教師的尊重也大打折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