慣孩子如殺孩子,家長應該怎樣去教育自己的孩子?

lianzichen

“我爸是李剛”,這句響徹雲霄的“金句”,就是“慈父慣子”的終極產物。

“慣子如殺子”,題主提到的這句話,我萬分贊同!作為家長,家長給予孩子物質上的幫助自然無可厚非,但在物質上滿足孩子的同時,也要對孩子的思想進行“校準”,讓孩子懂規矩、講原則、明禮儀、知進退。

對孩子的無理要求,家長要大膽拒絕,不能因為一次又一次的“不忍心”把孩子推向無知幼稚的萬丈深淵。

在和朋友暢談中,聊到這麼一個故事:

一位億萬富翁富得流油,不僅有房子、車子之類的“必需品”,甚至還購買了自己的私人飛機。當這一家人乘坐飛機出去旅遊的途中,富翁那位牙牙學語的兒子想要觸碰私人飛機的駕駛操作。

富翁“不忍心”拒絕兒子的好奇心,於是任由兒子對飛機進行“自由操作”。沒過多久,這架私人飛機如喝醉酒的酒鬼,一頭朝下“自由落體”,剎那間機毀人亡。最終,富翁一家因為男主角對孩子的溺愛而交出昂貴的學費——全家人的身家性命!


孩子是需要教育的,當苦口婆心的教育沒有絲毫起色的時候,家長必須對熊孩子進行適當的懲戒。

你不能為了讓孩子擁有傳說中“自由”而對其放任自流,並美名其曰“順其自然”;你更不能因為只是為了滿足孩子的虛榮心和好奇心而讓孩子是非不分,讓其肆意妄為。無論前者還是後者,其作用都是“溺”,而非愛!

溺愛不是愛,溺愛溺掉了孩子的守規意識,溺掉了孩子的做人底線,讓孩子在細雨潤塵的氛圍中,行為上變得如同脫韁的野馬,最終導致其策馬懸崖。

信任不可代替監督,哪怕你再信任自己的孩子,也要及時矯正孩子錯誤言行。

你必須用你的言傳身教讓孩子甄別什麼是真善美,讓孩子意識到何為假醜惡,使孩子懂得如何做才是對的。基於此,你孩子的成長才會少走彎路,正道直行!


微雨潤苗

自己家的孩子都不寵愛,難不成去寵別人家的孩子?

虎毒尚且不食子,好好待自己的孩子吧,重點是引導,輸導。


教育不是折磨孩子,也不是折騰孩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如果你要求她做到,首先看看自己能不能做到,做好帶頭示範作用,孩子模仿能力強。不要用自己的期望強加給別人,對待自己的孩子,像你對待你自己就好!


不羨風雲

現在很主流的教育方法就是不嬌縱不放縱孩子的教育方法,其中典型的就是《正面管教》裡講的和善而堅定的教育方法,該堅持原則的時候就一定得堅定的告訴孩子可以還是不可以,該放鬆的時候就讓孩子隨著自己的天性釋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