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社會問題的“老年”

作为社会问题的“老年”

《下游老人》

譯者:褚以禕

版本:中信出版社 2017年2月

作为社会问题的“老年”

《五十四種孤單》

版本: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2017年4月

作为社会问题的“老年”

《無緣社會》

譯者:高培明

版本:上海譯文出版社 2014年3月

貧困

人人都期待無憂的晚年生活,但老年卻很有可能和貧困聯繫在一起。在今天的日本,出生率創歷史新低,只有1.4%,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常年在扶助貧困老人福利團體工作的藤田孝典通過大量實例和數據統計,分析了日本的老人們是如何一步步失去體面生活的。所謂“下游老人”,即沒收入、沒儲蓄、沒有可依靠的社會關係的老年人,他們或因疾病或意外花光了錢,或失去了原計劃的收入,或在中老年時離婚。貧窮到來時並未敲門,而是趁虛而入,讓人猝不及防。《下游老人》中的案例,無一不啟發政府、社會、個人應採取怎樣的措施避免老年貧困的出現。

孤獨

這是一部54位孤宿老人跨越半個多世紀的口述史。他們雖然被安置在養老院,有過各式各樣的豐富人生,卻由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成為沒有家人朋友看顧的孤寡老人。這一切的發生,或是時代的波浪帶他們到命運的轉角,或由於自身的性格或能力,或源於一場疾病、殘疾,或因子孫未盡義務將他們拋棄。本書由“孤寡老人生存狀態調查項目組”集體採訪寫作而成,項目組自2016年4月起在湖北、河南兩省的若干市縣展開專題調查。目的就是在老齡化問題日益嚴峻的今天,提醒關注老人的生命境遇和精神狀態;在孤宿來臨之前,早做準備。

無緣

高齡、少子、失業、不婚、城市化,造就了這樣一個群體,他們活著時沒有工作,沒有配偶,沒有子女,沒人聯繫;死後沒人知道,即便被發現也無人認領,甚至不知他們姓甚名誰。這個群體被稱作“無緣死者”,所在的社會即“無緣社會”。這本《無緣社會》就是日本NHK電視臺針對“無緣死”現象的採訪合集,主題是“現代人的孤獨老死”。急劇膨脹的城市,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使得人與人之間、人與故土之間的聯繫紐帶變得鬆弛,社會趨於老齡化原子化,人際關係僅停留在表層。在這個關乎每個人生存境況的社會問題前,人人都可能變成一座孤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