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看多中國股市,看空房地產!

2018年摩根大通對全球經濟的判斷比較樂觀,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會實現比較全面、穩定的增長。美國稅改將有助於企業利潤的提高,成為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發展中國家來看,預計巴西、俄羅斯、印度的經濟增速都會有所增長。

全球的環境有幾點比較值得關注:

首先是全球央行貨幣政策,今年會是全球央行貨幣政策的一個重要拐點。全球宏觀金融市場的流動性將會從淨增長開始調整到一個收縮的階段。預計歐央行和日本央行也會在明年停止量化寬鬆。

美聯儲的縮表會持續進行,加息步伐也將維持。在最近的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會議中,委員會再次強調了對經濟向好的看法。隨著通脹達到目標,就業率向好以及實際政策利率仍然為負,美聯儲可能會保持逐漸但穩定的緊縮道路。摩根大通維持美聯儲今年將加息四次的判斷。

摩根大通同時預測,到2019年,美聯儲基金利率將達到3.5%;預計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未來將穩定地維持在3%以上的水平,今年年底將達到3.15%。

放眼全球資產分配:依舊看好全球股票市場優於債券市場,美國股票市場將繼續保持博弈的過程。

積極的推動因素包括,美國公司展現良好的盈利能力,稅改方案落地帶來的投資等各方面利好環境;同時,不確定性包括美國貿易政策變化,匯率波動,以及美聯儲加息的步伐。

對於新興市場中的股票市場,摩根大通維持看多。 今年第一季度穩健的基本面表現有助於當地市場表現出色。預計新興市場的2018年度GDP 增幅將領先發達市場2.8個百分點。 大量的資金將湧入新興市場推動股市上行。與此同時,在新興市場中,預期加速增長的每股收益也是吸引全球投資者的主要因素。

另外,摩根大通認為新興市場股票的配置佔全球共同基金資產總佔比還屬於早期階段,有很大的上升空間(目前佔總資產規模的 8%)。

摩根大通認為,金融科技將成為除廣告、遊戲和電子商務以外,互聯網商業模式發展的下一個新支柱。預計未來三至五年內,中國金融科技業將成為一個規模達人民幣數千億元級的市場,而互聯網企業將佔據其中主要的市場份額。中國金融科技市場所擁有的商機十分可觀。中國金融科技市場的市場年總收入額將於2020年達到人民幣4600億元左右。消費和服務升級、高科技、人工智能、自動化以及製造業升級將成為新的增長驅動力。

另外,摩根大通認為對於生活質量的追求將會支持醫療健康、保險以及環保相關的行業。

對於未來的中國股市,摩根大通維持看多,預計MSCI中國2018平均市盈率為12.9X,而新興市場總體平均市盈率為12.3X,目前中國股市處在相對合理的估值範圍; 同時,中國股市的2018預估權益回報率(ROE)為14.4%,也均高於新興市場總體和一些發達市場,所以摩根大通認為未來的中國股市會有增長潛力。

另外,支撐我們觀點的是中國上市企業穩定的收益前景、強勁的盈利狀況。信貸放緩速度,因此房地產和基礎設施投資增長可能會有所緩和;而人民幣匯率持續穩定和資本外流的壓力繼續有所減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