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潯:行盡筆墨江南,只為與君遇見

南潯:行盡筆墨江南,只為與君遇見

作者/ 來自楊林尾的陳賽

“江南可採蓮,

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

魚戲蓮葉南,

魚戲蓮葉北。”

家鄉離書本上的江南很遠,有了距離,隨著接觸描寫江南的詩越來越多,便有了想象的空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去過的文人騷客無不對之抒發懷戀之情!漸漸地,這些戀語竟在心頭繞出一段段揮之不去的情結。

人啊,一旦有了好奇和渴望就會有執念。對於我來說,這個執念就是去一趙江南!

可何處是江南?!是吳儂軟語交錯聲中的水鄉人家?是菜風細雨下緩緩前行的烏篷船?是商女不知亡國恨的十里秦淮?亦或是水石相應、靈動多姿的古典園林?還是許仙邂逅白娘子的殘雪斷橋?

可選的地方越多,反而有點驚慌失措。既然想去結識這位久久印刻在夢中的翩翩"佳公子",那只有根據上天的啟示來安排我這段江南之旅了。恰好最近迷上了日版書,得知湖州南潯有個非常著名的藏書樓,那麼,我的尋夢之旅就從南潯開始了!

南潯:行盡筆墨江南,只為與君遇見

南潯:行盡筆墨江南,只為與君遇見

南潯:行盡筆墨江南,只為與君遇見

南潯:行盡筆墨江南,只為與君遇見

"湖州一座城,不及南潯半個鎮”。這句古老的諺語,放在今日的南潯依然正確。

南潯士地肥沃、氣候溫和、物產豐富,自古就有先民生於斯長於斯,它依河而建,因水成街,因水成市,形成精巧獨特的建築佈局。鎮上粉牆黛瓦,小橋流水,老街深巷,洋溢著濃郁的江南水鄉氣質。

南潯自古就是江浙雄鎮,在南宋時便已"耕桑之富,甲於浙右”,明清時更是興盛,成為重要的桑蠶絲產地,形成了近代最大的絲織群體。


有石橋與騎樓式長街相連。屋宇之間均有形式各式的封山火牆、河埠石階、木柱廊簷,與應在水上的倒影,構成了一副江南水上人家的畫卷。

南潯:行盡筆墨江南,只為與君遇見

南潯:行盡筆墨江南,只為與君遇見


南潯:行盡筆墨江南,只為與君遇見

南潯古鎮盡多佳景,可常駐幾日停下細看。聞鷫鴣溪上飄溢的嘉業堂書香;看植楓、築亭、砌牆裝點的荷花池畔;可流連碑廊,曼聲誦讀傳世古帖;更可在百間樓的月下低聲吟唱!

江南一直是我的情結,在南潯的這幾日,感嘆於興衰成敗的人間世事,沉醉於水墨之鄉的柔美畫境。

南潯,既疏朗又精緻,既東方又西式,既厚重又雅麗,既清新又深邃。

說到底,江南是我內心深處的一個小心思,為了這位“翩翩佳公子",我逐夢南潯。從初識到相知,一切的一切既偶然,又那麼命中註定。

南潯:行盡筆墨江南,只為與君遇見

南潯:行盡筆墨江南,只為與君遇見

南潯:行盡筆墨江南,只為與君遇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