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美食「十四」——老鱉靠河沿

一、歷史起源:

“老鱉靠河沿”流行於京杭大運河、微山湖附近地區,是滕州比較獨特的傳統小吃,當地人也叫地鍋也叫王八靠河沿,營養豐富,味道獨特堪稱魯南一絕。“老鱉靠河沿”作為漁家菜特色鮮明,所用原料全部為微山湖野生原料,是用漁家的生鐵地鍋,微山湖上的蘆葦杆燒鍋,地道的微山湖魚,再加上微山湖水,軟面貼餅。鍋中央燉湯菜,鍋四周貼上面餅,菜飯同熟。傳統的老鱉靠河沿其實就是在一個鍋裡燉草(鯽)魚貼餅子,其飯菜同鍋,飯中有菜,菜中有飯,味道特別好吃且營養豐富,逐漸流行開來,成為一道獨具特色的地方名吃。

滕州美食「十四」——老鱉靠河沿

二、製作方法:

“老鱉靠河沿”是傳統的漁家菜,必須用漁家的生鐵地鍋烹製,連點火,都要用微山湖上的蘆葦杆兒,這才是最傳統的、最正宗的味道;......

捕撈上來的鮮魚配上水質一流的微山湖水,用漁家傳承下來的烹飪方法烹製,將捕撈上來的新鮮的魚,進行簡單的處理,去鱗、去髒、剖開、清洗......

和麵揣面的技巧: 原湯化原食,和麵和燉湯的水都必須是微山湖水,貼餅子的面必須是軟面,和麵時間要長,和的面時間越久,貼出的餅子越筋道......

油燒熱後,先放姜(姜去腥味),然後依次放八角大料,花椒和辣椒,再加上漁民自制的微山湖魚辣椒醬爆鍋,再加上微山湖水,就可以放入這剛剛捕上來經過處理的鮮魚燉制了.魚可以是微山湖中的烏魚或鯽魚,有時還要拌以土豆相燉;燉魚時應先放入需要長時間燉制的魚種,鮮魚放入後加點醬油,然後蓋蓋燉制半小時左右,慢慢把魚煨開。

滕州美食「十四」——老鱉靠河沿

在這半小時等待過程中,進行最重要的一步,貼餅子。把餅子攤開,要把手用水沾溼在貼,餅子上沾點水,才能讓餅子更好地貼在鍋沿上,一個個餅子貼上鍋沿之後,就象一個個老鱉趴在河沿之上。把鍋蓋蓋嚴,鍋下不停地燒火,待到咕嘟咕嘟的聲音從鍋裡冒出來,魚的鮮美味道和佐料的味道全都被“老鱉”喝進肚裡。待鍋燒得大冒白氣時,停下火來,燜一會兒就能掀鍋了,只見金黃的鍋餅整齊地排在鍋沿上,發出沁鼻的香氣,拿起小鏟在鍋的四周一鏟,鍋貼全都滑落到菜鍋底部,一鍋鮮美的“老鱉靠河沿”就做成了。

當你看著濃香四溢的湯菜和鍋餅,還沒吃已是舌底生津,濃厚綿長的滋味繞舌生香。當你拿起噴香的鍋餅,咬上一口就像牛蹄筋兒似的,這時口感已經比菜湯裡飩的魚、肉本身還好,鮮美可口,一般是餅子吃光了,還剩半鍋菜,其味道美極了。喝一口魚湯,那濃厚綿長的香味,瞬間流遍全身。

滕州美食「十四」——老鱉靠河沿

有一處風景,令人神往!!!

有一道美食,醇厚鮮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