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味精是誰發明的嗎?

你知道味精是誰發明的嗎?

作者|不老松

味精,這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調料。人們要想吃到味美可口的大餐,那就離不開味精。可你知道,味精是誰發明的嗎?這個人就是出生於上海、人稱“海上味精大王”的吳蘊初。

1891年,吳蘊初出生在上海嘉定一戶富足的家庭裡。1906年起,清朝廢除了科舉制度。學習成績優異、本來想考取功名的吳蘊初,只得考入新式的上海兵工學堂。但進了學堂,卻又不得不面臨無錢讀書的窘境,因為吳家破產了。怎麼辦?好強的吳蘊初來到上海著名的外白渡橋邊幫人推人力車。推一次,人家就會賞他幾文錢。這個活兒,他一干就是六年。6年間,他一邊在兵工學堂讀書,一邊幫人推車,同時在一所小學兼課教算術。

你知道味精是誰發明的嗎?

1920年,吳蘊初回到上海繼續發展實業。但他與人合開的幾家公司都不是很順利,而且有的還陷入了困境。就在此時,吳蘊初在報紙上看到了一條消息。說日本東京大學化學教授池田菊苗在喝了妻子做的海帶湯後突發奇想,為什麼不能找出海帶湯如此鮮美的原因呢?於是,他利用半年的時間,從10公斤的海帶中提取了零點二克的穀氨酸鈉。家庭主婦們只要在湯裡放一點點這玩意,這道湯立馬就變得鮮美無比。隨後,池田教授和鈴木三郎合作改進了製造方法,開始批量生產谷氯酸鈉,並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味之素。此刻上海灘有的商家櫃檯,已經擺上了這種日本產的味之素。

你知道味精是誰發明的嗎?

這件事,給了吳蘊初很大的啟發:人家是化學教授,我也是學化學的,人家能發明味之素,我為什麼不能!他立馬決定研製味精。說幹就幹,他決定從麵粉裡提取穀氨酸鈉。沒有實驗室,他就在自己家裡研製;缺少助手,他就讓妻子幫忙。經過無數個日夜的鑽研,他用最簡陋的方法把穀氨酸鈉提取出來,再加工製作,終於做成了優質的國產化學調味品:幾十克晶瑩剔透的白色粉粒。

可要想把這些小粉粒製作成產品,必須讓人認可、有人投資才行。於是,他來到上海著名的聚豐園飯店,當著眾人的面在自己點的湯裡撒下這些白色粉粒,然後津津有味地吃起來。眾人一嘗,紛紛叫好:這湯太好喝了!在座的人中,就有一位是上海著名的大老闆張逸雲的業務推銷員。第二天,這位推銷員就把吳蘊初介紹給張逸雲。二人一見面,大有相見恨晚之感。當下決定張逸雲出資金、吳蘊初出技術,開始生產味精。同時,吳蘊初將專利技術在北洋政府農商部申報發明獎勵申請,1923年5月得到批覆,正式命名為佛手味精。隨後,他將味精配方公開,申請國際了專利,這也是中國境內首例申請國際專利的產品。

你知道味精是誰發明的嗎?

佛手味精一上市,廣受歡迎,銷售火爆,利潤滾滾而來。吳蘊初遂開設天廚調味品製造廠,大批量生產佛手味精,事業一帆風順。隨後,吳蘊初出資組建中華工業化學研究所;創立天原公司,在國內首次生產鹽酸、鹽鹼、漂白粉等化工產品;成立天盛公司,生產化學陶器,填補了國內一項空白;創立天利公司,解決了氫氣、硝酸、液氨的排放問題。

僅用了十年時間,吳蘊初就成為中國化學工業的領軍人物。

你知道味精是誰發明的嗎?

1950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一週年慶典,吳蘊初受邀來到北京,周恩來和鄧穎超在中南海接見了他。見到吳蘊初時,周恩來第一句話就是:“味精大王來了,歡迎歡迎!”這讓吳蘊初感到十分溫暖。1951年,吳蘊初又捐獻了一架米格——15噴氣式戰鬥機給志願軍空軍,再次展現出他胸中的民族大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