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生物有機肥”發酵腐熟工藝流程

自制“生物有機肥”發酵腐熟工藝流程

生物有機肥是指特定功能微生物與主要以動植物殘體(如畜禽糞便、農作物秸稈等)為來源並經無害化處理、腐熟的有機物料複合而成的一類兼具微生物肥料和有機肥效應的肥料。未經腐熟的肥料肥力會受限,今天我就來給大家說說自制生物有機肥發酵腐熟工藝流程。

自制“生物有機肥”發酵腐熟工藝流程

 一、有機物料配方。

有機物料配方主要是指畜禽糞便與秸稈等的比例,建議按照7:3(按幹物質計算)進行,該比例碳氮比適宜,既有利於保氮,又有利於疏鬆通氣,發酵腐熟效果好。

二、腐熟菌劑保存和活化。

腐熟菌劑是活性物質,應在避光陰涼處儲存,不要在陽光下曝曬。生產時,提前半天或一天進行菌種活化。活化方法:將菌種按照1:10 的比例加35℃左右的溫水,同時加入紅糖和麩皮各1%,攪拌均勻。每10 公斤菌種可以製作出100 公斤活化菌種,可以處理20-25 方的雞糞。將拌好的菌種放置3-4 小時活化,使菌種數量、活性增加2-10 倍。但活化時間不宜過長,超過12 小時其活性會下降。

三、生物肥腐熟工藝。

1)菌種活化好之後,與生產需要的秸稈(最好進行粉碎)等幹物質拌合,儘可能混合均勻,備用。

2)將拌合好的菌劑、秸稈等與雞糞等儘快攪拌均勻。攪拌好的物料含水量應該在50-55%之間,鬆散透氣最佳。

3)將拌好的物料堆成條垛,高度80-120 公分,寬度不小於2.5米,截面為梯形。

4)由於是好氧發酵,發酵過程中氧氣越充足效果越好。因此堆積好的物料,第2、3 天開始翻堆,每隔2 天翻一次。

翻堆的作用有三個:

一是透氣,向料堆內供氧,促進物料的發酵腐熟;

二是攪拌均勻,使表層物料能翻到內部,通過高溫使表層的病害微生物、病蟲卵等也被徹底殺死。一般在夏秋季節第二天即可升溫(冬天氣溫低的情況下啟動稍慢),3 天左右即可達到50℃以上,5-7 天能升到70℃,在此溫度下維持7-10 天,即可有效殺死各種病菌害蟲,降解纖維,合成各種腐殖質,除臭效果明顯。

三是降溫,料堆溫度超過70℃時,應及時翻堆降溫,促進物料中腐殖質的形成。發酵腐熟週期一般在25-40 天。中期(第10-15 天)如果發現料堆水分含量太低,需要適當補水。如果遇到下雨,需要遮蓋,防止雨水衝淋帶走養分。後期發酵溫度下降至50℃以後,可以攤平料堆,停止發酵,促進水分蒸發。發酵結束後,物料水分一般在35%以下,效果好的可以降低至25-35%。鬆散,無臭,有肥沃土壤的味道。可即時施用,也可以長期堆置貯存,按需施用。

四、生物有機肥施用。

施用時期:晚熟品種採收後,其它品種9 月中旬~10 月中旬。

施用量:按照每株樹5-10 公斤的原則,根據土壤肥力狀況酌情增減。

施用方法:最好採用溝施或穴施。

知道了自制生物有機肥發酵腐熟工藝流程,就可以科學的對生物有機肥進行處理了,但即便如此也要根據植物和肥料的屬性來酌情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