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領導 建設社會主義新清華 ──清華大學黨代會史話(上)

在我校第十四次黨代會召開前夕,本報特邀清華大學黨史研究室、校史館、檔案館開闢專題,通過對清華歷次黨代會的梳理,回顧在黨的領導下清華大學走過的光輝歷程,鼓舞全校師生員工以飽滿的熱情,聚力奮鬥,深化改革,為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努力奮鬥。

——編者

清華的黨組織誕生於1926 年11月,第一任黨支部書記為在圖書館工作的王達成。在地下黨組織領導下,清華的愛國運動匯入了民族解放事業的偉大洪流,從“一二·九”運動時的中堅力量,到西南聯大時期抗戰大後方的“民主堡壘”,再發展到解放戰爭時期國統區裡的“小解放區”,清華的共產黨人始終站在鬥爭最前列。

清華園解放後,清華黨組織於1949 年6 月28 日開始公開活動,當時的黨總支書記為彭珮雲。1951年2月25日,中共清華大學委員會成立,何東昌任書記。1953年9月,清華黨委召開黨員大會進行改選,選出19人為黨委委員,袁永熙任第一書記。隨著黨員人數的增加和學校規模的擴大,1956年2月起,按系成立了黨總支,統一對教工與學生支部進行領導。學校黨組織不斷髮展壯大,並逐步成為學校工作的領導核心。

第一次黨代會

1956年5月19日至6月3日,中國共產黨清華大學第一次代表大會舉行。大會正式代表174名、列席代表247名,代表全校1354名黨員。

加強領導 建設社會主義新清華 ──清華大學黨代會史話(上)

第一次黨代會會場。

黨委第一書記袁永熙作工作報告,報告回顧了黨的工作取得的成績,也分析了工作中的一些缺點,對今後黨的工作提出了幾點意見。報告指出:“我們學校的面貌已經起了根本的變化,已經從英美資產階級的舊型大學轉變成為社會主義的新型工業大學。”

這次黨代會充分發揚民主,除多次小組討論外,5月25日下午和27日全天,進行了大會發言,發言代表共28人。

最後一天的大會上,校長蔣南翔作了發言。他說:“把清華的大船開向社會主義的彼岸,這是艱鉅的、光榮的任務。我們雖然有困難,但是我們有著更多的有利條件。首先,我們有著正確的黨的領導;其次,全國在飛速前進,社會主義建設和社會主義改造的高潮,全國科學水平的迅速提高,也必將給我們學校以有力的推動”。袁永熙代表大會主席團作總結髮言。

大會通過了決議,選舉產生黨委委員29人,監委委員7人。會議還選舉了出席北京市第二次黨代會代表6人、候補代表1人。校黨委全會選出常委15人,蔣南翔為黨委書記,胡健為監委書記。這次黨代會之後,學校開始實行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

由於當時對“屆”與“次”的區分不是很明確,這次黨代會的名稱,在黨委工作報告、大會決議、選舉辦法等文件中,用“中國共產黨清華大學第一次黨代表大會”;大會會場橫幅、開幕式通知等,用“中國共產黨清華大學第一屆黨代表大會”。在清華大學檔案館所存檔案中,唯有大會主席團名單,使用了“中國共產黨清華大學第一次代表大會”的表述,這是最為準確的。

第二次黨代會

中國共產黨清華大學第二次代表大會,於1959年2月16日至23日召開。這次黨代會的名稱在會議文件和大會橫幅中,都稱為“中國共產黨清華大學第二屆代表大會”。大會正式代表400名、候補代表79名,代表全校2239名黨員。

加強領導 建設社會主義新清華 ──清華大學黨代會史話(上)

《新清華》關於第二次黨代會開幕的報道。(左圖)

第二次黨代會代表表決大會決議。(右圖)

黨委書記蔣南翔致開幕詞。黨委第一副書記劉冰作工作報告,回顧了兩年多來的工作,指出“我們學校已經初步形成為教學、生產、科學研究的三聯基地”,並從四個方面總結了工作中要吸取哪些經驗教訓,提出了“為把我們學校建成為共產主義大學”需要進行的幾方面工作。

會議期間,何東昌、艾知生作了關於第一次黨代會的發言,25位代表作了大會發言、3位代表作了書面發言。蔣南翔作大會總結,強調今後黨的工作,最根本的問題,就是要不斷加強黨的戰鬥力,加強黨的領導作用。

大會通過了決議,選舉產生新一屆黨委委員36人、候補委員9人。校黨委全會選出黨委常委18人,監委委員8人。蔣南翔再次當選為黨委書記,胡健再次當選為監委書記。根據上級規定,從這一時期開始,學校實行黨委領導下的校務委員會負責制。

第三次黨代會

中國共產黨清華大學第三次代表大會,於1962年5月5日召開。出席代表265名。從這次起,我校黨代會名稱中的屆次表述,規範為“次”。

加強領導 建設社會主義新清華 ──清華大學黨代會史話(上)

第三次黨代會選舉結果。

這次大會的任務,就是選舉我校出席中共北京市第三屆代表大會的代表。因此,黨委未作工作報告。大會代表由各黨支部選舉產生,大會主席團由校黨委常委組成。


根據北京市委分配的名額,大會選出我校出席第三屆市黨代會的正式代表11人、候補代表2人。

這是清華歷史上唯一一次專門為選舉上級黨代會代表而召開的黨的代表大會。

第四次黨代會

距上次黨代會不到半年,中國共產黨清華大學第四次代表大會於1962年10月12日至19日舉行。大會正式代表282名、列席代表239名,代表2710名黨員。

加強領導 建設社會主義新清華 ──清華大學黨代會史話(上)

京市委關於第四次黨代會選出黨委領導班子的批覆。

黨委第一副書記劉冰作工作報告,從七個方面回顧了三年多來的主要成績,指出“解放以後,清華大學經歷了1952年以前、1952年以後學習蘇聯進行教學改革以及1958年以後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3個階段”。報告論述了今後的工作任務,從五個方面強調了如何加強黨的工作。

大會還通過了《關於系黨總支委員會工作的若干規定》《關於教師黨支部工作的暫行規定》《關於學生黨支部工作的暫行規定》等三份重要的黨組織工作規範性文件。蔣南翔就國內外形勢、學校當前任務和加強黨的領導等,作了總結講話。

大會通過決議,號召“為培養高質量的又紅又專的建設人才,攀登科學高峰”而奮鬥。會議選舉產生黨委委員40人。校黨委全會選出黨委常委16人,監察委員會委員10人。蔣南翔繼續當選為黨委書記,胡健繼續當選為監委書記。這一時期後,學校實行黨委領導下的以校長為首的校務委員會負責制。

這次黨代會後,我校18年沒有召開黨的代表大會。由於“文化大革命”爆發,學校黨組織和各方面工作遭到破壞。直到1980年,第五次黨代會才召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