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鹿希,女,中共黨員,1928年8月生於上海,九屆政協委員,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許德珩之女,“兩彈元勳”鄧稼先夫人。


許鹿希,女,中共黨員,1928年8月生於上海,九屆政協委員,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許德珩之女,“兩彈元勳”鄧稼先夫人。

1953 年北京醫學院畢業後,留校在解剖學教研室任教,先後被聘為講師、副教授、教授等職,並且是北京醫科大學較早確認的博士生指導教師之一,在教育戰線上,辛勤耕耘已有四十六個春秋。

曾獲獎: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集體獎, 1978年北京市科技一等獎, 合著《神經解剖學》獲1990年全國優秀圖書二等獎, 1999年北京醫科大學“桃李獎”。

1958年,鄧稼先接受國家最高機密任務—秘密研製原子彈。隨後他人間蒸發,隱姓埋名,進入與世隔絕的西北戈壁。28年間,他帶領團隊,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研製出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第一顆氫彈、第一顆中子彈。

整整28年,鄧稼先生死未卜不知去向,他的夫人許鹿希信守離別時相互託付的諾言,無怨無悔痴情等待。28年後的1986年,夫妻再度重逢,鄧稼先卻因為核輻射身患重病,一年後在妻子懷中離開人世。

至今,許鹿希依然以對丈夫綿延無盡的柔情,演繹著一段人間少有的高濃度的至愛。這份愛情中折射出的生命之絢爛、信仰之聖潔、品格之純淨讓人不禁熱淚奔騰。

四十餘年來許教授一直從事人體解剖學和神經解剖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在工作中兢兢業業,一絲不苟。近年來主要參加七年制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學工作,對學生既嚴格要求又誨人不倦。教學中對教學質量尤為重視,從大課講授到實習小課,許教授都親力親為,從不懈怠。

許鹿希追憶丈夫鄧稼先:很坦蕩,像水晶一樣純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