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上啊,哪有什麼超人巨無霸?一切全都是堅持下的厚積薄發

關於歷史和教育,我每每總感詞窮理屈——

總認為什麼都來得及。其實,於塵世,我們什麼都無能為力……

年年考季,今又考畢!

一年一度的中、高考,再次在教育領域證明:小時候欠下的那些閱讀賬、蹉跎賬,遲早都要一一還清……

這世上啊,哪有什麼超級學霸?卻原來,一切全都是堅持下的厚積薄發——

量變達到質變。

世間事,朝花夕拾,從來不若之九分耕耘一分收穫的春華秋實……

無論是歷史、還是教育,它們的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教人認識美麗、發現美麗、書寫美麗、傳承美麗……

孩子是否成才的歷史,見證著教育是否成功的歷史。

教育成果的根深葉茂,起始於辛勤教師的嘔心瀝血——

水到渠成的正確教育方式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歇斯底里的錯誤教育方式是:失之毫釐、謬以千里……

教育與歷史一樣,某種程度上就是教人以“義”——

教人義薄雲天;

教人大義凜然;

教人勇敢義氣;

教人捨生取義……

教育也應該和歷史一樣,傳承一個最為樸素的理念:樸素!

歷史與教育,本身並不華麗。相反,它們倒是極為樸素的。

歷史、教育的返璞歸真,理應歸於樸素!

歷史與教育,看似高、大、上,其實低、小、下——

但凡歷史、教育能放得下身價,多為未來著想,多為孩子的心裡訴求著想,則歷史、教育,怎能不無限風光和榮光?

歷史和教育的相通之處、相同之處就是:貴在啟人心智!

歷史、教育的漫長和擔當,就在於歷史明智的奔放及教育開智的夢想……

歷史要論立場,教育要分領域。

因材施教易,盲目論史難。

每個人因了天賦、環境的不同,所能接受的歷史立場與教育領域,總不盡相同。這就要求施教者和受教者要能有效配合!是為:教學相長,文史互彰……

歷史與教育,都是受時間段侷限的。

不行春風,難得秋雨。

這句農諺,從某個時間段來說,也完全對號入座歷史、教育——

有時候,即使行了歷史、教育的春風,也不見得能得到秋雨之效——

失去了歷史、教育時機,上帝也無能為力!

歷史和教育,從來都相愛相殺——

教育一旦情迷於歷史,教育唯有削足適履;

歷史一旦耽溺於教育,歷史只能自損芳華!

如果說歷史是出世,那麼,教育無疑則是入世!

歷史經由教育而跳出小我之叢,教育經由歷史而融入森林大眾……

脫離歷史的教育是糊塗。

離開教育的歷史是迷途……

教育無小事,小事有教育。

歷史有大事,大事無歷史……

教育裡全是芝麻蒜皮的小事,小事裡總有風雷激盪的教育;

歷史上多是月黑風高的大事,大事中多有叱吒風雲的歷史……

教育從來不是坦途。

歷史自古多有歧途……

教育的歷史多元性,註定了教育不是一帆風順的坦途!

歷史的教育複雜性,決定了歷史總是狹路相逢的歧途……

這世間,凡一帆風順的,多是羈旅、商賈,而不是歷史、教育……

唯其不是坦途,教育才倍感關注、值得關注、最要關注!

唯其多是歧途,歷史才總惹矚目、讓人注目、最是醒目……

教育是一場馬拉松。

歷史是幾次蛙級跳……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教育的長遠性及後期的收益性,註定了教育是一場勞心勞力、費心費力的馬拉松!

歷史的週期性及短期的侷限性,註定了歷史是幾次跌宕起伏、此起彼伏的蛙級跳……

白馬非馬,教育看似左右逢源,其實遍地荊棘;

就事論事,歷史聽來上下得手,豈知漫天花雨?

世間的歷史文化,總因教育而芳華。

人類的教育歷史,卻因文化而崎嶇!

歷史、教育,雖不能杜絕邪惡,但它們能教人遠離邪惡、制止邪惡!

歷史、教育,不可能先發制人,也難能斬草除根。但它們能消弭罪孽,化解仇恨……

歷史、教育,都能教人發現美好——

教育雖不是萬能的,但教育應該是全能的!

歷史雖不是盡知的,但歷史應該是有知的……

——這其中的一個首要選項,就是要能讓人通過歷史、教育,發現那些人世間美的東西。通過對美的東西的喜愛,進而熱愛生活、投入生活、提高生活……

教育不分賢愚!

歷史總有參差……

孔子所提倡的“有教無類”,最早定下了教育不分賢愚的基調。

管仲所倡導的“緣法而治”,最先立下了歷史總有參差的標杆……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人非生而知之,孰能無惑?

——這一切的汙點、缺點,都需要歷史、教育來清除、改善……

教育是有溫度的!

歷史是有梯度的……

教育一句三冬暖,歷史幾場六暑寒。

溫和、良善的教育心態,自是有別於血腥、殘酷的歷史殺伐——不但有助於受教者迅速接受所傳之道,而且還能打牢教育者自己的人格基調……

——此之謂教學相長、史實互補!

教育應是因勢利導,絕不是以暴制暴。

歷史當是借鑑參考,絕不應人云亦云……

只有春風化雨式的潤物細無聲,教育的功效才能功在當今、利在後世。

只有醍醐灌頂式的陽春佈德澤,歷史的功用才會觀今知古、由今知往……

教育是沒有止境的!

歷史是沒有國境的……

教育、歷史,不但是一項終身的事業,而且是一種永無止境的修養昇華過程。

所謂的活到老、學到老,一方面說的是學習的終身性,一方面說的則是學習的無限性。故有學海無涯之說!

教育是分環境的!

歷史是分心境的……

禮失求諸野。不同的環境中,教育所能生髮的功效是不盡相同的!

萬事皆由心。不同的心境下,歷史所能昭示的價值是絕不雷同的……

夜話隨園,李漁粉墨登場;

閱微草堂,紀昀如是我聞。

茅屋下的新婦別,唯有感動著姓杜的詩聖;

聊齋裡的狐仙配,只能幻化過姓蒲的先生……

教育不是萬能的。紙上得來終覺淺!

歷史總是全知的。史筆如椽能蓋棺……

教育的功用,唯在喚醒。

歷史的功能,只在提醒……

——這無形中就決定了歷史、教育的不能從眾和不應隨俗!但也有意裡註定了歷史、教育的權利有限與法力有邊……

教育的喚醒功用,要在喚醒人類的良善!

歷史的提醒功能,唯在提醒文明的進程……

人間有愛總豪邁。施愛苦寒最溫暖!

教育、歷史,從來是一項終身的事業。

所謂活到老、學到老,說的就是學習的持久和永久。持久離不開晨、昏寫作;永久逃不過生、死閱讀!

你是否終於明白:歷史、教育,從來都是極浪費時間的一種侷促化行為……

唯其浪費,始有光輝。唯其侷促,始能貴族!

事關歷史、教育,無論是閱讀,還是寫作,都要有一種不惜浪費一切的、近乎迂腐的、死纏爛打式的持之以恆!

人生歷史給教育人生的終極意義是:不在釋疑,不在解析,不在傳道,不在明義……

——惟在參透生命的禪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