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不夠,三胎來湊”,專家提出新建議,但是年輕人會買賬嗎?

文丨辣媽育熊娃(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為什麼經濟水平提高了,又開放了二胎,生育率反而下降了?很多人覺得是因為缺乏生育鼓勵,不少專家也提出了相應的建議,但至今看來,效果都不明顯。

多年以來,“一個孩子好”“優生優育”的觀念深入民心,但隨著人口老齡化加速,養老和勞動力都面臨挑戰,生育現狀需要再次調整。原本以為開放二胎後,會迎來出生率猛漲,但事實卻並非如此。為了進一步刺激生育,就有了一些想當然的建議。

恆大經濟研究院院長任澤平,就高調錶示“二胎不夠,三胎來湊”,他認為既然開放二胎沒能達到預期效果,那就繼續開放三胎。

不得不說,這樣的建議對現實幫助真的不大。開放二胎沒有達到預期效果的原因如果不弄明白,開放三胎很有可能仍然是於事無補。

從至今公佈的數據來看,雖然國家每年出生的新生兒數量持續減少,但新生兒中二胎佔比高達60%。也就是說開放二胎不但有效,而且效果顯著。

所以問題其實在於願意生孩子的年輕人正不斷減少。只有當這部分人群的人數持續大量增加,或者起碼保持穩定不變時,生育率才有可能轉高。而開放三胎這樣的做法,顯然無法達到刺激這部分群體的目的。

為了刺激生育率,專家們還提出過哪些建議?

1、經濟補貼

對大部分人來說,養孩子的壓力主要來自經濟條件。所以專家認為想刺激生育率,就得給予願意生育孩子的家庭一定的經濟補貼。思路肯定是正確的,但通過什麼方式進行補貼,卻是一個很難統一的問題。

有專家建議讓生育孩子的家庭享受低利率貸款買房。但這對於自己有房的家庭來說就沒什麼吸引力了,所以還提出延長義務教育到高中,同時提高孩子的醫保優惠。

2、高考加分

比起經濟補貼,另一個建議就比較受爭議,那就是中國人民大學金燦榮專家提出的“高考加分”。獨生子女不加分,二孩家庭子女加20,三孩家庭子女加50分。有人認為這個建議違背教育公平,而且對生育率的刺激作用不明顯,沒有延長義務教育時間的建議來得務實。

其實從眾多專家紛紛提出建議這一事實可以看出,國家的確是在鼓勵生育,相信將來會有更多生育利好的消息出現。但年輕人是否買賬,又是另一回事了。畢竟對今天的年輕人來說,生孩子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生孩子之前,父母要注意什麼?

1、想清楚自己能否承擔責任

為人父母,有錢沒錢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是有沒有責任心。只要有責任心,有韌性,下決心要養好孩子,即使暫時沒錢,也會盡自己的努力讓孩子吃飽穿暖受教育。但如果沒有責任心,就算有錢,也不一定能對孩子好。

2、夫妻有沒有達成共識

對孩子來說,最幸運的事,當然是有一對愛自己的父母。能在爸爸媽媽的期待中出生的孩子,是非常幸福的。所以在決定生孩子之前,夫妻最好能夠達成共識,確定生孩子這件事,是大家都想要的結果,孩子出生後,會一起承擔養育孩子、愛護孩子的責任,齊心協力經營一個家。

3、做好計劃

養育孩子要做好計劃,從備孕到孩子出生,從嬰幼兒時期,到中小學,到大學,從近到遠都有很多事情要考慮,例如經濟來源,收入分配,階段目標等等。雖然計劃可能趕不上變化,但未雨綢繆總比糊里糊塗地過活要好。

育兒難題找辣媽育熊娃,家庭教育從小抓起,一起陪孩子健康成長,我是辣媽育熊娃,幫你解決育兒小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