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雨中等雨停,看央媽財爸本週放水大比拼

本週市場觀察2020-34期(總第151期)

《本週市場觀察》總能提前觀察到市場上許多有趣的事件:


四周前,我們提出了大盤能否止跌反彈要看人民幣匯率的觀點:《中美開始新一輪緊張對峙,下週大盤能否反彈需要關注哪些因素 》;


三週前,我們預測大盤突破三角形的概率極大:《中美經濟復甦健康程度對比,國運牛能否繼續勇往直前 》。


兩週前,我們判斷大盤在上漲趨勢中震盪:《美國放任疫情超500萬不管,卻要掐死中國企業,下週股市影響幾何 》


上週,我們判斷大盤會在區間中震盪:《全球疫情蔓延糧食會危機嗎?請他們來是在股市裡抬轎的 》


歡迎有興趣的讀者點擊鏈接翻閱。


上週末,前證監會主席發聲“中國從未如此需要資本市場”,這算是官方對資本市場的一種定調,本週一大盤應聲大漲:


大盤短暫的衝破了我們上週預計的盤整區間(如下圖藕荷色框框),但在重力的作用下,本週四、週五又回到的上週的區間內。儘管如此,我們依然可以把大盤的運動視為下圖綠色框框內的震盪行情。



如果分析深證成指的走勢,區間震盪的格局會更加清晰:



深證成指近期的走勢儼然一個三角形形態。但在分析三角形形態時,經常把三角形外沿套上一層區間箱體,這樣三角形形態看起來會更加清晰。深證成指在本週一沒能走出三角形區間,接下來的運行最大的可能還是在區間內進行整理。


大盤在區間整理的行情,最忌諱的就是追漲殺跌,趨勢的持續性通常比較差,漲幾天的股票,很快就又跌回來。如果此時被恐懼的情緒所主導,在行情運行到下沿時被嚇跑,常會被砍到階段性的最低點。

面對當前這種行情,策略無非就是兩個:

在雨中等雨停,持股等待行情逐漸明朗;清倉離場,等待行情區間突破再進。


具體是採取在雨中等雨停還是離場策略,這涉及到對接下來行情方向的判斷。上週末,官方給出中國從未如此需要資本市場的判斷,其實並非空穴來風,這句話有著很深的內涵。可能有人說,它對市場的刺激只是曇花一現,但這種看法恐怕混淆了消息對市場作用的時間尺度。


當前,作為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各種新興產業正待大發展。尤其當前正值5G等一系列戰略高科技產業的起始階段,在高科技和新興行業的戰略佈局和卡位,可能會決定未來20-30年國家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經濟決定政治,不能保持經濟的領先,談何政治上的強勢。


疫情期間,美國放著本國國內的諸多問題不管,卻要想方設法掐死中國,遏制中國發展。在這種大背景下,國內的高科技及相關行業除了自力更生謀發展,別無他法。但發展高科技不是舌頭沾唾沫就能搞起來的,需要錢,錢,錢!!!


錢從哪裡來?在很多行業發展初期,可能很多錢砸進去連個水花都沒有。因此,給高科技投資最好的渠道還得是資本市場。中國從未如此需要資本市場,這是對未來國際科技制高點和新興行業發展的佈局,而不是為了搞資本市場而搞資本市場,畢竟資本市場是為了實體行業服務的。


最近國內的IPO新股發得似乎有點猛,很多人擔心這麼多IPO砸到市場上,市場是否能夠承受。IPO的擴容,相當於把資本市場這個池塘挖得更寬了,但如果水量也同步增加,池塘中的水位就不會下降。至於放水,央媽是最專業的。


本週央媽在市場上就進行了一番激烈的放水操作。這是本週央媽通過公開市場業務操作向市場釋放的流動性明細:


這是本週公開市場業務操作淨增流動性明細:


本週央媽通過公開市場業務交易向市場中投放流動性13600億元,其中包括7000億元的一年期MLF(中期借貸便利),累計實現流動性淨投放8600億元。不得不說,本週央媽的放水是非常認真的。

此外,財爸也沒有落下,本週進行了500億元的國庫現金管理商業銀行定期存款的操作,期限為28天。



有人可能會說,看人家央媽,出手就是大幾千億,財爸才給500億,怎麼這麼摳?但財爸給的是定期存款,定期存款的流動性向外釋放是要通過存款準備金率的倒數進行放大。因此,這500億放大出來……各位讀者可以自己計算。


央媽和財爸都這麼努力的放水,效果如何呢?我們看一下本週央媽的公開市場業務交易公告:

從週四的公告上來看,本週前幾天央媽的一系列放水操作實際上是在“補水”,“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換句話說,此時不給水,銀行體系流動性就不能保持合理充裕水平了。


但是,到了星期五,央媽依然大放水,公告卻是這樣寫的:


央媽沒再說銀行體系流動性的事了,無需理由給了2000億。這裡面的微妙變化,還是很值得琢磨的。


其實,央媽和財爸給市場放水,就像打開水管灌溉農田。水管開了,並不是農田的所有部位馬上就充滿了水,而是需要一個水流傳導過程。流動性從央媽的總閥門放出來,也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滋潤到實體經濟這片乾涸的沃土。如前文所述,股票市場當前正走在盤整區間,似乎在等待央媽和財爸的流動性滋潤。


下週一開始,創業板漲跌幅將放寬到±20%,另外,創業板相關的一些ETF、LOF基金,漲跌幅都同步調整至±20%。這對存量股票的流動性確實是個大利好,但投資者的交易風險會變大。原有的規則下,漲到10%或跌到-10%,個股將失去流動性。畢竟在漲跌停板上的委託,成交是比較困難的。


當漲跌停調整為20%以後,一天漲跌12%或16%將是正常的波動範圍,市場也不會失去流動性。正因如此,假如一隻個股當天的勢能可以漲到15%,在原來的規則下,它可能漲到10%封板之後,第二天在跳空高開繼續漲;但在20%的規則下,它可能當天衝到15%甚至17%,然後直接回落到10%以內,在T+1的遊戲規則下,高位接盤的投資者將沒有機會出逃。類似的案例,在科創板這一年中比比皆是。


近期的科創板,可謂冷至冰點。這是科創板近期的成交數據:


通過統計我們發現,科創板在本週五相對活躍度已經跌至0.66,而這個數值是今年4月中旬科創板最低迷那段時間的水平。但4月15日,科創板只有96只個股在交易,而本週五科創板公司已經達到159個。可見,當前的科創板已經到了有史以來最不活躍的時刻,見底行情似乎就在眼前。


儘管市場的整體震盪,但央媽財爸放水,科創板冷至冰點,可見當前市場整體的風險並不是很大。隨著央媽財爸釋放的流動性逐步擴散開來,市場接下來的表現應該不至於太差,而且向上突破整理高點的概率更大。有關交易策略方面,個人還是更傾向於在雨中等雨停。



至於個股選擇要考量的因素,未來的業績肯定是第一位的,而不是當下的盈虧。能創造佳績的公司,所在行業肯定不會太差,應該是在未來可能有大發展的行業中,好的行業,最大的特點就是未來的需求會越來越好。比如芯片、集成電路、高端製造、數字貨幣、新材料、新基建、醫療及醫療器械等。


(注:以上內容完全基於個人理解,僅供參考,不可作為投資依據,參與金融市場充滿風險,交易風險自擔,盈虧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