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猛到底有多猛

王猛(325年-375年),字景略,東晉北海郡劇縣(今山東濰坊壽光東南)人,後移家魏郡。十六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在前秦官至丞相、大將軍。

王猛

王猛的幼年背景是北方的十六國時期,各個少數民族政權你方唱罷我登場。王猛在兵荒馬亂中,觀風雲變幻;他手不釋卷,刻苦學習,廣泛汲取各種知識,特別是軍事科學知識。逐漸長成起來,為人謹嚴莊重,深沉剛毅,胸懷大志,氣度非凡。

東晉永和十年(354年),東晉荊州鎮將桓溫北伐,擊敗苻健,駐軍灞上,關中父老爭以酒肉迎勞,男女夾道聚觀。王猛聽到這個消息,身穿麻布短衣,徑投桓溫大營求見。桓溫請王猛談談對時局的看法,王猛在大庭廣眾之中,一面捫蝨,一面縱談天下大事,滔滔不絕,旁若無人。桓溫見此情景,心中暗暗稱奇,脫口問道:“我奉天子之命,統率十萬精兵舉大義討伐逆賊,為百姓除害,而關中豪傑卻無人到我這裡來慰勞,這是什麼緣故呢?“王猛直言不諱地回答道:“您不遠千里深入北境,長安城近在咫尺,而您卻不渡過灞水去把它拿下,人們都摸不透您的心思,所以不肯前來。“桓溫的心思是自己恢復關中,只能得個虛名,而地盤卻要落於朝廷;與其消耗實力,失去與朝廷較量的優勢,不如留敵自重。王猛暗帶機關的話,觸及了他的內心,他默然久之,無言以對。過了好半天,桓溫才抬起頭來慢慢說道:“江東沒有一個人能比得上您的才幹!“

桓溫

王猛拒絕桓溫之聘,與苻堅一見如故。論廢興大事,異常契合。苻堅即位,任中書侍郎,曾在一年中五次擢升,官至丞相、中書監、尚書令,封清河郡侯,成為苻堅主要的輔佐。王猛在前秦任職十八年,綜合儒法,選拔廉明,講求實效,政績斐然。在政治上抵制氐、羌權貴,整肅吏治,強化中央集權。任始平令,以明法峻刑禁勒豪強。為京兆尹,在京城一帶堅持執法行事,數旬間誅不法貴戚豪強二十餘人,百官震肅。在軍事上,前秦建元六年(370年)統兵消滅前燕,留鎮鄴,都督關東六州軍事,為統一北方作出重大貢獻。選賢任能,法簡政寬,使燕民各安其業。在經濟上,勸課農桑,開放山澤,興修水利,改進耕作,以致田疇開闢,倉庫充實。他執政期間,“關隴清晏,百姓豐樂”,呈現小康景象。

在軍事方面王猛輔佐苻堅蕩平西陲,剪滅前燕,就連北方的戰神慕容垂都被他玩弄於股掌之間,他對形式的判斷也是十分準確,臨終都在告誡苻堅不可南征東晉。可惜苻堅不聽才造成了淝水之敗。王猛才是真正的出將入相的全能型人才,被譽為“功蓋諸葛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