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匆匆 桂香依舊

大家好,我是喜歡音樂的小天,週二繼續在這裡給大家分享音樂。最近在家待著時間久了,不免被提起工作和對象的事,藉著李劍青《匆匆》這首歌,來分享自己的經歷和故事吧。(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



“時光匆匆”


《匆匆》是由李宗盛作詞,李劍青作曲、編曲並演唱的歌曲,於2013年12月23日發行。


這首歌創作了五年,是李宗盛在做音樂當製作人進行最久的一首,紀念了李宗盛在大陸北漂十幾年的生活感悟,其中也包含一部分李劍青的故事 。



都說年少不聽李宗盛,聽懂已是不惑年,不是沒有道理的。小天的話零零散散也分享了近30首歌了,但這還是第一次分享李宗盛的歌。


不是因為不喜歡或是沒有故事,正是因為李宗盛的歌每一首就是一個人生,所以分享起來哪怕是聽懂沒聽懂,都有些沉重。



這首李宗盛寫給李劍青的歌,歌詞極其質樸,就像是在講自己的故事一樣。那麼伴隨著這首歌,我想分享三個小故事:


“催婚”


催婚,是存在於中國家長尤其是中國老人中的傳統觀念,就是想盡一切辦法、利用一切機會催促單身的孩子早點結婚。



我最近在Sir吐槽公眾號上看到了這樣的一個故事,說單身五年被朋友催婚,diss我要求的三觀合拍就是幼稚。真的是這樣嗎?


說的是一個女生與上一個對象性格不合分手後,一直單身。然後最近被朋友催婚,說自己自私,沒有為父母考慮。。。



女生也反駁說自己只是想要一個三觀合得來的對象,不是不找。而且按照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活著也挺好,找不到單著也是可以的。


“相親”


相親俗稱見面。驗證、考察雙方的職業或社會地位是否相似或相當、是否順眼、般配等。是中國民間婚姻民俗。



催婚的第二步就是安排相親了。小天的一個朋友,前一段時間被家裡安排跟一個同鎮的姑娘相親去了。


整個相親過程,被對面問了車子、房子、當前的工作以及經濟能力,除此之外的性格、愛好、會不會照顧人之類的都沒有被提及。



那個朋友家裡經濟也一般,雖然有房,車子也是貸款買的,不過他感覺這樣的相親是對他的一種不尊重,回去後就再也沒有聯繫了。


“桂香依在 青春不再”



本來這期的主題會更符合《晚婚》這首歌的,不過可能因為自己也未曾經歷過這種婚姻的洗禮,所以還是以少年的角度來談一談。



最後一個自然是自己的故事了。作為一個今天過完生日就25歲的人,也逐漸感受到了來自長輩的壓力,在家這段時間天天被催著自己的終身大事。


但就像第一個故事的主人公一樣,誰不渴望一段完美的愛情呢,只是沒人喜歡罷了。一個人的日子過著過著也就習慣了,雖然偶爾也會羨慕別人的愛情,但是沒有的話也沒多大問題。



隨著時代的變化,現在的人也開始獨立,思想上也在進化,追求個性的生活方式,一個人也能過的很好。


這類“不婚族”一般都是那些經濟條件較好,有一定學識,終身不婚的一類人。他們大多向往無拘無束的生活,提倡自由主義。



追求個人生活自然是沒錯,但不可否認這樣的行為確實是自私的,把所有的壓力都拋回了父母的身上。


越是在外漂泊,越能理解父母把自己拉扯這麼大是有多麼的不容易。我也許會接受一場被安排好的婚姻,也許會因此產生愛情當然也可能會離婚。


婚姻是一種責任,當扛起它的時候就意味著自己戴上了“緊箍咒”。越是反抗越是緊固,順其自然就會安然無恙。



現實裡沒有人是孫悟空,能夠鬥天鬥地反抗不屈;關於人生社會,也不是課堂書本里能教出來的,經歷才是懂得這一切的鑰匙。


逃避遠沒有面對能解決問題,我也不想經歷一場市儈的相親、談一場不喜歡的戀愛、結一個十分厭惡的婚。



不過已經五十多的老父親慢慢褪去了銳氣,也許我會等到他接受現實的一天。不知那時我會沾沾自喜、暗自慶幸,還是悔恨當初,不該如此固執。


許久未回家,家門口的桂花樹已經長得非常高了。不知百年後,當我們這代人也成為一抔黃土的時候,它們會不會還屹立在這裡,看著下一代人的又一個百年。


人生匆匆,桂香依舊。對於婚姻我也沒有更好的解答,那麼或許只能交給下一代人去完成這個答案了。我是一隻小天,一個喜歡音樂的普通之人,下週再見啦~


文中圖源部分來自網上

資料源於網上

撰稿/一隻小天

排版/一隻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