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所常被忽略卻實力強勁的英國大學Top6「下」

前面我們講了Strathclyde、Cranfield以及Reading三個學校。說實話,單商科而言這幾個學校真心不錯,相對來說更適合有工作背景的學生去申,當然實際上也是有工作過幾年的去申的會更多點。


今天我們再講下另外三個遺珠學校,不是本身實力不行,但的確輸在了QS上,很多國內學生最終會失之交臂。


No.3 The Business School (formerly Cass)


倫敦城市商學院,今年改的名。這個學校怎麼說了,你要說它沒有名氣,其實國內蠻多學生都知道他的。但想想學校的排名,仍會對這個學校心生疑惑,確定回國認可度可以嗎?真的不會一面就被刷掉嗎。



於是就紛紛避開了,再加上今年有可能是第一個term網課的形式。更加不願意接受了。


他們可能也知道這個學校不錯,畢竟這個學校坐落在倫敦金融城最中心,旁邊就是四大,美林證券大小摩等金融巨鱷。畢業生就業起薪也一直被金融時報鼎力報道。雖然是掛靠在倫敦城市大學下面,但學校擁有極高自治權,屬於半獨立機構,有自己獨立的招生習慣。



cass的招生習慣有多特殊?首先,這個學校不像其他傳統英國大學那樣,主要看學校和績點文書為主,他們更側重學術整體,就你有工作經驗對申這個學校是加分的。你績點不夠學校也有可能酌情考慮你。


其次學校接受argue,而且往往argue成功率比較高。無論是offer還是雅思,學校都會給你一次復活的機會。



當然作為商學院,學校也更偏愛國內財經類學校的本。事實上也的確蠻多上海財經,央財以及中南財的學生會去這個學校。


學校商學院質量就不說了,是少數早就獲得三重認證的商學院。他們家的精算系,金融系都有口皆碑。其中精算,能源和房地產之類的專業基本能被稱之為全英第一。


學校商學院的大樓也是在2003年修建的。教學樓極其現代化,給學生一種頂級公司辦公樓的既視感。教學樓一共七層,加地下一層,下面四層皆為教學區,每個教學room都被高效利用。師資陣容也極其強大,和周遭的金融公司也聯繫密切,經常有高管來做客講。就給學生一種錯覺,不是去上學的,是去上班的。



個人覺得,在有PSW支撐的情況下,對一些個想留在英國的學生來說,cass反而會比KCL這類的學校更有侵略性和目的性,能留英工作的可能性會更大。當然,如果你一心回國的話,就當我沒說。


No.2 Bath


巴斯大學其實挺可惜的,其實是和華威大學同一時期的黑馬學校。商學院時間也差不多,Bath也有自己的高光時刻,在2014年以前。但輸在QS上,在之後的留學生市場競爭的時候,不但被Warwick完敗,還被Manchester搶學生,甚至還被Bristol擠兌。



但說實話,無論從RAE的研究質量星級評定,還是學校在當地的口碑。兩個Bristol都打不過bath。當地就業起薪也是Bath經常在榜。只是略差於Warwick和Manchester,比KCL這種都要更強。想進一步瞭解的學生可以去看看High Fliers Research機構發佈的數據。


Bath在當地的reputation還有一個證據可以作證,就是2016年的時候,英國弄試點學校,給學生多半年簽證機會的那次。這四個學校分別是IC、Oxford、Cambridge、另外一個就是Bath了。甚至都沒UCL什麼事。很多學生表示,曼大,愛丁堡不配有姓名嗎。配有,只不過是在後面追加的二十幾個試點學校才有。這其實能看得出bath在英國的權重真的不低。



除了口碑不差,其實學校整體質量也不低。很多在讀學長學姐每每口碑推薦,Bath是真的良心授課。小規模經營,不搞創收。國際學生比例也特別好,不是隻追著中國學生死命招生。


前面說2014以前才是bath的高光時刻,那時候留學信息還不太全,大家選校沒那麼多歪歪繞繞,很多就看學長學姐的攻略貼良心推薦。於是bath的口碑自然巨好。那時候口碑比曼大,國王這種好多了。所以intake率很高。但隨著留學生的每年暴漲,國內學生的功利性更明確。bath的勝算就不在了。在很多學生眼中,這個學校好像就變差了。但事實上,也只是中國學生相對下降了而已。針對eu和native人家還是很強。畢竟就業數據以及年薪打榜還是靠這群力量。學校還是妥妥的不動如山。



當然這跟本科也有關係,畢竟bath的本科還是很強的。只是我們國際學生佔比,一年的碩士的確佔了太多。表示選校碩士和本科是兩個不同的對比角度。而且完全不同。本科相對有明確的ucas分數,有對照,什麼學校好,什麼學校就那樣,都一目瞭然。但master,就不那麼絕對,口碑很重要。


Bath其實也卡學校,國內top200,但卡的不夠狠。甚至不如leeds狠。主要還是QS不行,卡的太狠怕招生不滿。


No.1 Lancaster


蘭卡斯特這個大學也是和bath一樣,在招國際生方面是吃虧的。十來年前的話,也會是Lancaster的高光時刻,那時候,甚至Warwick都擠不進top10,但蘭卡是穩穩的頂級商學院,而且名次特靠前。但事實證明,這些年這兩商學院被Warwick收拾的服服帖帖。當然,只針對中國學生招生這塊。不針對EU這群體。



Lancaster的璀璨應該是被評定為六星商學院的時候吧,那時候一個在倫敦(LBS),一個在英格蘭。金融時報各種捧,甚至無視可以買榜的Times排名。靠著強力的畢業生就業率和畢業生就業起薪數據,穩壓bath、Manchester、Warwick這幾個。


但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QS排名上不去成為了學校的唯一硬傷,特別是商學院來說主要是國際留學生市場為主。留學生的消費觀念是會變化的,以前他們可能更看專業,但現在他們更看排名。於是,Warwick就後來居上了。所有不服的都被Warwick公司給幹趴下了。



當然QS排名只是其中一個小小的原因,並不致命。主要原因還是Lancaster不做廣告,不會推廣,甚至到都2020年了。連個像樣的新媒體都沒有,一個像樣的推介自己的平臺都沒有。你再看看Warwick公司,真的是全面開花,狂刷國際學生好感度。


再有人家對留學市場的定位也更清晰,蘭卡直到現在還處於糊塗模式,人家連leeds、Sheffield等等都知道卡list。提升自己的學生門檻。推出自己的主打強勢專業,也放水很多課程,讓其他學生覺得也能榮幸上位。Lancaster的list,真的是好多年都沒什麼變動了。即使調整也只是針對不同學校均分略微變動而已。



我也是真的替蘭卡乾著急,你說你商學院課程這麼眾多,這麼全面。商學院歷史這麼悠久,但你不懂商啊。市場在變你不變,你搞一些個對學生nice這種表面文章有什麼用?你最起碼先分化市場吧?區別生源?像Warwick學習下?分兩部分課程,一部分business系列,甚至還可以追加一個WMG學院。另外一個極力打造強勢專業,比如FA,msf,BA。瘋狂砸錢,做到極致,去搶人,去讓公司來做宣講。國際學生收入是eu的兩三倍,都能回來的啊。


不過話說回來,蘭卡的碩士市場雖然被整趴下了,但本科還是很堅挺的。


你該醒醒了啊,LUMS。



總了個結:英國真的有很多學校大家不瞭解,或者瞭解也無動於衷,很多學生和家長更知道自己要什麼,比如排名,回國認可度。但成年人,不是都要嗎?排名也要,課程設置你也要,商學院氛圍你也要,都得要不是嗎?


今年PSW不是正式落實了嗎?所有碩士學生都可以享受2年找工作的商業行為,博士能有三年。而且現在簽證政策也調整了,十年永居又可以刷起來了。種種政策都在向國際學生表達利好的一面。


所以,針對那些個想留在英國的學生來說,你的留學計劃策略也得改變了。不要用回國的那套來說服自己了。就在最終拿到offer的時候,決定去哪一所的時候,可能你要思考的東西會更多了。


ps:每天都想斷更,giao裡個giao啊。下個寫tes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