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多注意這些方面,孩子會長的更好哦!

#兒研所兒醫說##春季養生正當時##清風計劃#

美好的春天已經來臨,萬物復甦,人們都開始脫下棉服走出戶外,享受重新甦醒的大自然,這個季節也是孩子生長的黃金時期,那麼家長該如何把握住這個黃金時期,讓孩子長的好,玩的樂呢?接下來我們將從春季孩子護理的衣食住行方面分別進行介紹。

衣:

春天的到來的確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溫暖,但是"春捂秋凍"的諺語一直指導著我們:春季初到,厚衣服仍然不能馬上脫下來,捂一捂才是正確的做法!這是不是代表春天就是穿的多點好呢?

其實對於"稚陰稚陽"的小孩來說,穿多穿少都有可能生病,雖然"春捂"對人體好,但是也不要在高溫天氣裡仍給孩子裡三層外三層,正確的做法是家長應當根據氣溫變化及時給孩子增減衣物,如早晚氣溫相對較低,可以給孩子多穿點,當中午氣溫高或者孩子在戶外活動時就可以給適當減點衣服,以孩子手心摸著"溫和"為宜,過熱過涼都不利於孩子健康。

而且捂的地方也是有講究的,一般主要捂好孩子的背部、腹部、足底即可。

食:

傳統醫學理論強調"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人體也不例外,科學合理的飲食能讓孩子成長的更健康。

整體而言春季飲食要均衡豐富,雞、鴨、肉、蛋、奶、豆製品以及各類時令蔬菜水果都要攝入,以保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及人體所需礦物質的攝入。

春季可以適當多補充鈣質的攝入,給孩子多食一些富含鈣的食物,如魚、蝦皮、乳製品、豆製品、蘿蔔、芥菜等等,但不要過求進補,如不適當的補充"補品"或"增高品"等可能造成孩子性早熟、骨骺早閉等不良後果。

因為春天陽氣上升,兒童本為"陽常有餘,陰常不足"體質,因此春季的日常飲食中應儘量避免食用燥熱食物,如:羊肉、燒烤、炸雞等,還有一些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蔥、姜、蒜、辣椒等,很多易產生"內熱"的食物,如:巧克力、果脯等。

尤其是一些有多動症、抽動症的患兒,更要避免食用以上一些陽熱辛辣的"發物"。

春季是很多傳染性疾病、過敏性疾病高發的季節,因此儘量對患兒的住所進行通風,保持室內潔淨及一定的溼度,讓孩子勤洗手

適當給孩子多抹點潤膚乳,因為孩子的皮膚角質層、表皮都很薄,皮膚屏障功能弱,導致孩子發生皮膚病的幾率較大,尤其是嬰幼兒,春季犯溼疹的幾率更高,對於這類患兒不僅要加強潤膚,還要注意寶寶的

洗浴習慣:保證適宜的水溫(不超過39℃),每1-2日洗浴一次,每次時間控制在5-10分鐘,選擇低敏無刺激的沐浴露,用柔軟、吸水性好的紗布或純棉浴巾擦乾寶寶身上的水分,然後全身塗抹潤膚劑;

充足的睡眠對孩子生長也有很大的益處,因為生長激素在夜間深睡眠時分泌達到高峰,深睡眠時間越長,生長激素分泌的量就越多,但這並不代表讓孩子睡時間越長越好,根據中醫養生理論,春天是升發季節,人體也應該順應自然規律,逐步遞減睡眠時長,相比寒冬,春天應該更早起,讓陽氣得以升發,這樣才能讓精神面貌與身體氣血更好,所以綜合而言,建議儘量讓孩子在22:00之前入睡,建議3-6歲兒童每天睡10-12小時,小學生10小時,初中生9-10小時,高中生8-9小時。

行:

順應春季升發之性,家長應該讓孩子投入到大自然的懷抱,享受運動的快樂。適量的運動不僅能愉悅身心還能刺激孩子長骨骨骺軟骨細胞的分裂增殖,刺激生長激素的分泌,從而促進孩子長高。

但因為春季也是很多傳染性疾病高發的季節,因此儘量不要去人多空氣汙濁的公共場所,可以選擇環境較好的地方進行鍛鍊。

由於春季的空氣中彌散的花粉較多,因此對於花粉過敏者,最好少去花草樹木茂盛的地方,過敏性鼻炎、哮喘的患兒戶外活動時最好佩戴口罩,減少過敏原接觸機會。

最後,希望孩子們在這個美麗的季節都能長得更高,吃的更好,玩的更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