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演員:李保田為戲拒接廣告,富大龍獲影帝后街頭吃餅

戲紅人不紅:李保田被13家公司聯合孤立,富大龍獲影帝后街頭吃餅

在大多數眼裡,演員是一個高收入,高報酬的工作。

但是在娛樂圈中卻有不一樣的存在,比如李保田。

01

李保田1946出生於江蘇省徐州市。

李保田從小不愛學習,還調皮搗蛋,但是卻對演戲情有獨鍾。

古有匡衡“鑿壁偷光”,今有李保田“蹲點學戲”。

李保田經常逃課去戲院門口蹲守,當有人不看退場時,他就拿著別人的票根進去接著看。

李保田去看戲並不是去解悶,他會仔細研磨臺上人的臺詞和動作,學著去表演。

13歲那年,李保田不顧父親反對,踏上了演藝之路。

1960年2月,李保田進徐州地區梆子劇團學演丑角,後轉入徐州地區文工團,唱歌跳舞數十年。

1978年,李保田如願考入中央戲劇學院導演幹部進修班,畢業後選擇了留校工作。

早年在戲院角落的摸滾打爬,讓李保田十分尊重“演員”這個職業。

他不允許任何“功利”的因素影響自己

1996年,電視劇《宰相劉羅鍋》上映後紅遍半邊天。

這部劇集結了現在很多大咖級演員,“鐵三角”中的兩個,張國立和王剛都在其中。

他飾演的劉羅鍋智慧中帶著一絲“狡猾”,詼諧幽默又嫉惡如仇,是影視劇中的經典角色。

2003年,李保田新作《神醫喜來樂》再次引爆收視率。

這部劇陪伴許多90後長大,也讓李保田成了為數不多被90後乃至00後熟悉的

“老戲骨”

他一心只想提升演技,彷彿一個“戲痴”,對演戲之外的一切事務都不感興趣。

李保田從未接過任何形式的廣告,一心鑽研演戲

他對於演戲的痴迷,讓他對劇本非常“挑剔”。

在拍攝電視劇《欽差大臣》時,因不滿影視公司在片中注水圈錢,悍然將製作方告上法庭

李保田也為自己的耿直付出了代價。

他被冠上“戲霸”之名,被13家公司聯合孤立,多年無戲可拍。


李保田在演完《神醫喜來樂》之後,就彷彿“人間蒸發”

了一般。

李保田對於演戲的熱愛讓我們不禁想到了曾經三獲影帝,戲比人紅的富大龍。

02

富大龍1976年2月出生於甘肅天水的一個普通家庭。

從小富大龍受到了嚴格的教育,自小就學習武術、京劇、古琴、書法等。

上學後,年年被評為三好學生和優秀少先隊員,簡直就是“別人家的孩子”

1984年,他在少年宮練武術,被北電韓剛老師發掘,8歲的富大龍首次參演電影《中彩》。

富大龍憑藉著自身的靈氣,1985年又參與拍攝了《少年彭德懷》,在影片中擔任男主角,憑藉此片獲得第二屆中國電影童牛獎優秀表演獎。

1994年,富大龍憑藉著自己的努力考入了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1998年以全班總成績第一畢業。

憑藉著優秀的履歷,成為了求職的敲門磚,富大龍得到一部接著一部的演戲機會,

1996年,與葛優、陳道明主演的古裝電視劇《寇老西兒》中飾演寇準的管家。

1999年,富大龍參演了古裝探案劇《少年包青天》,在劇中飾演賣面的六子。

2000年,主演馮小寧“戰爭與和平”電影三部曲的最後一部《紫日》。

富大龍為了詮釋好這個角色,去農村體驗生活,與村民同吃同住。

兩個月後回到劇組,導演都不敢認,還以為是哪個農院的學生。

因此富大龍成為了這部劇的男一號,影片獲得第21屆夏威夷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富大龍雖然演繹了很多作品,但是一直都沒有得到重量級的獎項。

直到2006那年,富大龍出演了戚健執導的劇情電影《天狗》。

當時富大龍身上只有200塊錢,看到劇本後,他帶著僅有的錢坐火車去了片場。

為了能夠演這個角色,他沒有談片酬,只要可以讓他演,片酬無所謂。

天狗護林,用生命和鮮血守護國有山林的故事,不知要了多少人的眼淚。

沉澱多年的富大龍,憑藉“李天狗”翻了身。

憑藉此片,富大龍在2007年獲得第7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男主角獎,第12屆中國電影華表獎最佳男主角獎,第26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獎三項大獎。

這讓富大龍的名字被許多人知道,成為演員追求的目標。

2012年,他出演了《隋唐演義》,劇中飾演瘋狂、殘忍、陰險的隋煬帝楊廣。

富大龍通過自己的演技,征服了無數的觀眾。

03

富大龍的名字聽著不溫不火,但是他塑造的角色卻深深的烙在了我們的心裡。

他本可以趁著自己名聲大噪時炒作賺錢,但是心中的原則令他只接優秀的劇本,不做與演戲無關的事。

富大龍為了賺錢維持生活,他做過兼職老師,送過一個小時三塊錢的外賣,撐不住的時候靠著父母的補貼生活。

儘管日子苦成這樣,他也沒有向自己的夢想低頭。

富大龍曾現身小吃店,街頭吃餅的樣子引起很多人的關注。

在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富大龍穿著簡單,戲外的他像是一個普通人,完全看不出影帝的架子。

富大龍的散文集《牧歌》裡有一篇《鯉魚》,他寫道:

“於是多年來,除了任何時代都有的膽小鬼外,也有著任何時代都向往傳說的魚,他們夢想著被名貴的厚葬,尋著不知名的尊貴,他們就去了。

一條這樣的魚對另一條魚說:“彆著急,我知道,總會有機會,我知道你其實會成功的。”

那條鯉魚慢慢的說:“我為什麼要著急,我不是給任何人準備的。”

這段話寫出了富大龍的心聲,也給那些迷路的人指出方向。

在浮躁的社會中,像李保田、富大龍這樣為戲而生活得純粹的人不多了。

希望我們都可以不向生活低頭,勿忘初心為自己而活。


版權聲明:

原創作品,如發現抄襲洗稿必究。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