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價”正透支著當代青年的未來?要堅守“房住不炒”理念

房價,或者說中國的房價,是大家都會談論的話題。影響房價的因素太多了:土地政策、土地供給、城市發展、剛性需求、金融政策、學區劃片等等,能夠延伸的論點太多太多。今天不會在這些論點做太多描述,也不會對樓市的未來走向做預測分析,只來分析下,在當前的大環境下,“高房價”會為當代青年帶來什麼影響。

一:改革開放以來哪些重要的事件

1978年:中國開始改革開放

這是中國發展史最重要的一個拐點。恢復高考,讓一些人踏著改革春風考入了大學,成為“天之驕子”。發展經濟,讓一部分人藉著經濟的東風“下海”創業,完成了原始財富的積累。在這個大環境下,讓6070後的人們開始出現了兩極分化。

1994年國家開始實施:分稅制、房改以及國企改革

分稅制:

可以說,分稅制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是巨大的,如果沒有分稅制,中國經濟發展不會像現在這樣快,就更別說快速的發展基礎建設了,也更加不會有現在城市的繁榮速度。但分稅制也有不好的地方,比如土地政策把賣地的收入留在了地方,地方財政收入過於依靠土地,從而變相的抬高了房價,這個弊端直到如今尚無解決對策。

房改:

房改的推出,中國正式取消福利分房的政策。

它是中國城鎮住房從單位分配轉化為市場經濟的一項過渡政策,現如今又可以叫做已購公有住房。人們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有了商品房的概念,只不過那個時候大多數人沒啥錢,也就沒有什麼購買的慾望。

國企改革:

國企改革、國退民進、職工下崗,對大部分生於50年代左右的人來說這是一個特別艱辛的一個時期,年少的7080們大多都能感受到父母的不容易。當然大部分父母也是在那個時期受到了福利分房的紅利,雖然居住環境差了點,且大多是平房,但也為以後成為“拆一代”打下了基礎。

二:影響房價的幾個拐點

2003年-2007年:

70後剛需們的一次集中爆發,也是房價的第一次暴漲。在那個時候70後大多處於28~35歲之間,也是購買慾和購買力量最旺盛的時候。消費群體的爆發,導致供不應求,房價暴漲!

2008年-2012年:

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國開始實施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也是在這一個時期,80後剛需們開始集中爆發。樓市的“瘋狂”迎來了國家對樓市的第一次回調。

2016年-2018年:

90後剛需們開始集中爆發,房價迎來第二次暴漲

2020年-至今:

新冠病毒的黑天鵝事件以及中國2萬億振興經濟,未來樓市情況未知。

三:中國各年齡段的當前生活狀況

生於50左右:享受了福利分房,後期棚改成為“拆一代”。多數已退休,有人照看孫子,也有人享受生活廣場舞興起。

生於6070左右:考上大學的前輩,有人從政有人下海,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努力的人靠著知識和能力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大部分都得到了回報。

生於8090左右:一部分是“拆二代”,更多的是靠自己的努力為了“房奴”,房子和孩子就是自己努力的動力,大多數人生活焦慮,財富也沒有多少積累,但對生活仍然有著美好的嚮往。

生於00左右:小部分是富二代或中產二代,房、車、生活無憂。但更多的人,因父母沒有財富的積累,連當房奴的資格都快沒有了。

總而言之,80前拼的是審時度勢,順國家之大勢;8090拼的是房子和孩子;00後拼的最直接--老子!

四:高房價讓當代青年有多絕望?

階級壁壘越來越厚,夢想變成了幻想,甚至是無論如何努力都達不到自己所定的那個目標,諷刺的是很多人買學區房是為了上清華北大,而現實是即使考上了清華北大也買不起學區房。


寫於最後:

“高房價”正在透支著當代青年的未來,在這個狼性的時代,又有多少人甘願成為他人砧板上的一塊肉呢?回到家鄉的小縣城,過上一眼萬年的生活?然而這都不是當代青年想要的!

電視劇《荼蘼》中,有這樣一段話:“買下房子就等於買下了野心,你就會督促自己,無所不用其極地去賺,去搶,去拼命地生出錢來。”

買房子就是買野心,但願高房價下不要把這僅剩的野心剝奪。

社會也不能迴避自己的責任,我們應該真正看清生活中無數不合理的東西,讓陽光照亮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使那些證徘徊在生活十字路口的年輕人走向正轉,讓他們的才能得到充分的發展,讓他們的理想的的實現。祖國的未來屬於年輕的一代,祖國的未來也指靠他們。

—— 路遙《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