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出書法家 曾熙 四體臨古帖 四屏

曾熙(1861-1930),衡永郴桂道衡州府(今衡陽市)人。字季子,又字嗣元,更字子緝,號俟園,晚年自號農髯。中國傑出的書法家、畫家、教育家,海派書畫領軍人物。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進士,官兵部主事、提學使、弼德院顧問,先後主講衡陽石鼓書院、漢壽龍池書院,任湖南教育會長。工詩文,擅書畫。書法自稱南宗,與李瑞清的北宗頡頏,世有“北李南曾”之說。書法造詣極深,康有為將他的八分書與何紹基並提,沈曾植、陳三立、譚延闓、胡光煒、馬宗霍等書法名家均有很高評價。晚年兼學繪畫,倡“書畫同源”之說。書畫界名聲顯赫,與李瑞清並稱“南曾北李”,與吳昌碩、李瑞清、黃賓虹並稱“海上四妖”,與李瑞清、沈曾植、吳昌碩並稱“民初四家”。張大千、謝彬、康和聲、蕭遷、馬宗霍皆出其門下 。

曾熙1915年始於上海鬻字。其書得力於《夏承碑》、《華山碑》、《張黑女》等,以漢隸圓筆為本,下窮魏晉,溝通南帖北碑,融合方圓,遂成就寬博縱逸的風貌。曾熙故居為衡陽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1. 漢地廣大,無不容盛。萬方來朝,臣妾使令。

邊境無事,中國安寧。以分書法為之,頗不失漢人法度。老冉。



2. 永平六年,漢中郡以詔書受廣漢、蜀郡、巴郡徒二千六百九十人

此隸法正巨,不襍分勢也。農冉熙。


3. 其崖岸崩淪,澗閣堙禠,門南北各數里,車馬不通者久之。攀蘿捫葛,

王遠此銘蓋出《石門頌》。曾熙。


4. 用夨 【c è同側】散邑,廼即散用田.眉:自瀗涉,以南至於大沽,

阮氏仿製此器聞為湘人所淂。熙。

鈐印: 冉翁六十後書、農冉、曾熙之印(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