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潤秋主持部長級會議:各方應主動為生物多樣性保護調動資源

澎湃新聞記者 刁凡超

9月24日晚,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主持召開“2020年後生物多樣性展望: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部長級在線圓桌會。他在開幕致辭中表示,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中國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實際行動推動實現《生物多樣性公約》(簡稱《公約》)三大目標,“愛知目標”的中國實踐取得積極進展,中國願積極分享有關做法和經驗。

同時,作為《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東道國,黃潤秋表示,中國將全力做好COP15各項籌備工作,積極協助《公約》秘書處加強全球磋商,努力把COP15辦成一屆圓滿成功、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締約方大會。

黃潤秋表示,中方呼籲各方堅持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以全人類共同利益為出發點,相向而行,主動為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可持續利用調動資源,積極參與“框架”的制定進程,推動全球層面相關問題的妥善解決。

“2020年後生物多樣性展望: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部長級在線圓桌會

“面對全球性危機和挑戰,人類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命運共同體,只有秉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加強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合作,才能謀求可持續發展。”黃潤秋表示,中方呼籲各方堅持綠色發展,推動疫情後綠色復甦,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促進達成平衡的《公約》三大目標。堅持多邊主義,遵循“里約三公約”原則和精神,加強在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領域的對話與合作,為全球環境治理注入更多積極因素。

外交部副部長羅照輝出席會議並在致辭時表示,中國將堅持做生態文明的踐行者,走綠色發展之路;做多邊主義的倡導者,走合作共贏之路;做生物多樣性治理進程的貢獻者,走雄心與務實兼備之路。希望藉助此次會議,進一步深入對話、凝聚共識,為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和COP15注入動力。

會議聚焦生物多樣性與可持續發展、2020年後生物多樣性全球治理開展深入對話和交流,進一步凝聚各方共識,為將於9月30日召開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助力。

與會各方代表認為,面臨生物多樣性喪失的嚴峻形勢,國際社會應動員各方力量,共同應對挑戰。在政策制定和實施時,將生物多樣性保護放在優先位置,在能源、農業、土地利用、資源開發、金融等方面實行轉型和變革,加強資源調動和保障,建立公開透明的執行機制,動員企業和社會組織廣泛參與,實現扭轉生物多樣性喪失的宏偉目標。與會代表分享了各國在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實現可持續利用方面所採取的措施及成效,釋放出了全力應對生物多樣性喪失嚴峻形勢的積極信號,增進了制定好2020年後生物多樣性框架的信心。

與會代表期待COP15能促進保護生物多樣性與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挑戰協同行動,推動世界經濟綠色復甦,為實現2050年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願景奠定堅實基礎。

聯合國副秘書長劉振民,來自巴西、哥斯達黎加、埃及、歐盟、法國、德國、印度、意大利、日本、馬爾代夫、墨西哥、挪威、韓國、俄羅斯、沙特阿拉伯、南非和英國的17位部長級代表,以及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全球青年生物多樣性網絡”等國際組織和非政府組織代表在線或以錄製視頻方式參會。

外交部、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林草局等部分COP15籌備工作執委會成員單位代表、COP15執委辦相關負責同志及工作人員約50人參加現場會議。

責任編輯:鍾煜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