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疫情只是地球的小感冒,經歷各種煎熬的它,已經千瘡百孔病重

來源:帶你遊遍英國

大堡礁中1000多處珊瑚礁石的狀況,結果發現了南部綿延2300公里的珊瑚礁第一次成了受害者。


這意味著, 今年大堡礁變白範圍打破了歷史紀錄!



這個結果,不是意外,今年2月份的時候,記錄大堡礁溫度的科研機構就發現大堡礁的溫度達到了史無前例新高。



南部的大堡礁此前從未有過變白歷史,只有北部的珊瑚礁不斷遭殃。


這個巨大的變化,正是說明海洋正在以我們看不見,甚至想象不到的速度升溫。


海洋高溫下,珊瑚礁的壓力反應機制讓它們用轉變顏色來自保,然而這最後的掙扎也是死亡的預兆——


如果海洋溫度持續保持如此,甚至升溫,很快這些原本五彩斑斕的生物就會變成一堆灰燼和垃圾。



這些美麗非凡的海洋生物,和人類有多大聯繫呢?


因為大堡礁相關的旅遊產業和周邊漁業,全球850萬人在現代社會有了活路,而其中更有接近300萬人直接在大堡礁附近捕魚獲取食物。



如果大堡礁的未來岌岌可危,那麼這近一千萬人的歸宿又會成謎…


對於整個海洋來說,這個美麗的生物族群是海洋的哺育袋,是天文數字那麼多的海洋生物的庇護所——


整個海洋超1/4、接近1/3的生物都曾在生命初期的某個階段在珊瑚礁們的“鹿角”、“枝椏”中生活過。


除了給生命帶來活力,珊瑚礁也是海洋和陸地之間的守護者——


保護著陸地不被海水侵蝕,海洋免受極端天氣的侵害,


這是我們整個星球最有活力、最重要的海洋生態系統之一。



然而最美麗的也是最脆弱的,是衛士也是犧牲者。


這一次變白,已經是這五年內大堡礁的第三次變白,


在此之前,大堡礁只變白過2次,分別出現在1998年,當時人類歷史記錄最熱的一年,以及2002年。


在2016年的那次浩劫,大堡礁北部超一半的珊瑚礁群直接死亡,大堡礁死掉了1/3!


而一旦死亡,珊瑚礁再也活不過來…



大規模成年基座塊的死亡意味著礁石寶寶們從未有機會出生,而對於一個快速生長的珊瑚礁來說,10年才能從受損狀態恢復原貌。


如今的局勢給不了它們十年來修復,而是給它們少於這個時間的期限——去接近死亡…



科學家對如今的發現也深感震驚:“五年內三次嚴重變白,我們從沒想過這會在本世紀中葉前發生。”


儘管各個“拯救大堡礁”的行動正在進行,但是大堡礁生病的源頭——海洋升溫,氣候變暖並沒有停下腳步…


科學家正在擔心,我們即將成為見證珊瑚礁的最後一代人…



海洋生病了…


【1、2月人類歷史最熱,美國如今面臨“千年乾旱”威脅】


和大堡礁遭受的“酷暑”炙烤一樣,今年1、2月也是人類有記錄以來最熱的1、2月,3月也是人類紀錄以來第二熱3月。


而乾旱,人類的頭號大敵之一,正在靜悄悄襲擊多個角落。


最近正被新冠病毒肆虐慘烈的美國,雪上加霜地迎來了大幹旱的挑戰,而這一次的乾旱問題,比以往的都要嚴峻得多…



美國西部大部分地區的乾旱問題已經持續良久,長達20年,而最近西南地區的乾旱天氣則進一步刷新了各自的記錄。


中度或嚴重乾旱區域包括俄勒岡州,加利福尼亞州,科羅拉多州,猶他州和內華達州,以及新墨西哥州,亞利桑那州和愛達荷州的大部分地區。


科學家預警1200年來最嚴重的特大幹旱(megadrought)正在這片大地上上演。



而科學家在分析了自2000年以來的旱季和公元800年以來的四次特大幹旱有何不同和,發現歷史上只有一個旱季和如今同樣嚴重——


始於1575年,結束於1620年的那場持續了28年的中世紀特大幹旱。


而事實是美國這次可能即將面臨的特大幹旱比這場大旱更加嚴重,一旦再持續乾旱10年,美國的特大幹旱就將創造歷史。


“現在發生的乾旱是進入現代社會以來最嚴重的,而這次的原因是人為引起的氣候變化。”


除了美國,世界上很多地方都飽受乾旱危機的折磨。


智利的中部,



沙漠化的非洲,


甚至有我們眼皮子底下的雲南。



去年,我們看到太多打破紀錄的夏日高溫,



也見證了威尼斯水城變成“水下之城”的奇觀…



兩個月後,威尼斯又突然飽受乾涸的苦惱——



“氣候難民”,已經不是一個陌生的概念…



今年,和未來,我們該為怎樣的極端天氣做好心理準備?


【阿拉斯加,地球上融冰最多的地方】


南極今年的高溫讓人震驚,地球上最遠離人類社會的一片純淨之地,熱成春天的暖陽卻給人類潑了一臉冰水——


這是我們印象中的南極嗎?


而企鵝告急的消息也牽動了無數動物愛好者的心。


這些圓滾滾,肥嘟嘟的寶寶,



原本在這塊無人之境幸福地生活,



抓魚游泳奶孩子,



無憂無慮地生活在這美麗的大陸。



可是,如今它們的族群正面臨大量銳減的困境。



南極冰川融解速度全世界最快,如果全部融解,全球海平面會上升60米,人類賴以生存的絕大部分稀缺淡水資源會泡在海水裡消失…



然而目前這個世界需要面對的,是北極圈阿拉斯加的冰川融解問題——


這裡的冰川融解比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都多,



超過了格陵蘭島,超過了南極,是目前海平面上升的“罪魁禍首”…



然而再細看這個無比脆弱的生態系統,一些更加駭人的事正在發生。


去年夏天,阿拉斯加經歷了“沒有雪的北邊(北極圈),和冒著煙的南邊。”



這——不是澳洲,也不是亞馬遜雨林,而是阿拉斯加的南部。



人類社會最北之一的地方,也在經歷著燒不盡的野火。


原本8月1日就該結束的野火季節,卻絲毫沒有停歇的意思——天氣太炎熱太乾燥。


於是這場不為世人所知的野火燒了3個月,釋放出了大量濃煙。


消防員說,去年的野火是前一年的兩倍,甚至接近此前所有野火的總和。


在空中俯瞰這片大地,是湖光雪色的美景,然而在70年前,這片湖根本不存在。



“冰川融解,是不可逆的。”


在阿拉斯加,一切氣候變暖的巨大問題都顯現了。野火、融冰之外,一個接著一個威脅著人類的生存。



因為氣候變暖,食物鏈中最低級的海藻正在變成有毒的海藻,


可是它們無論如何最終也會通過層層食物鏈,到達人類這裡。


而人們鍾愛的奢侈食材,阿拉斯加三文魚,正在因為炎熱的居住環境減少產卵。


科學家還發現了向北遷移的新病菌,和重要物種的數量劇變。



而這一切,科學家本來料想的是在50年後發生!


聽到這個結論的記者都被嚇了一大跳。



這個前移,實在是讓人不敢相信…


阿拉斯加和北極圈氣候變暖是地球其它地方的兩倍,南極的冰川融解全球最快。



科學家預計在2050之前北極將迎來沒有冰的夏天,


北極,沒有冰了…


而這個現象甚至可能發生在人類主動減少大量碳排放的前提下…



甚至美國冰川公園150座冰川,如今也只剩26座…


這些本該最純淨的地方,卻是氣候變化最先傷害的地方。


【乾旱,大火,塑料汙染...地球的危機,遠不止新冠病毒】


氣候危機下,珠穆朗瑪峰長草了。



實際上,作為地球上最高的地方,這裡冰川融解的速度是每年失去半米厚的冰層,


科學家預測在本世紀末,這裡至少1/3的冰會融掉。


這是不同國度14億人的用水來源。


而在美國的科羅拉多河,作為4000萬人的用水來源,一個世紀以來,這裡的水量減少了1/5,



有時候甚至乾涸的河床畢露…



水是生命,但是很多時候我們都忘了。


亞馬遜雨林這個曾經的“地球之肺”,已經面目全非——


過去十年有840萬個足球場那麼大面積的雨林被砍伐,


加上去年那場漫天的大火。



如今,一項研究表示雨林在2050年之前可能會釋放更多溫室氣體,而不是吸收它們!


能想象嗎?“地球之肺”開始變成碳排放“工廠”…


這一天,可能來得會更快。


最後的最後,我們不能忘記的,也是一直困擾人類社會的難題——正在源源不斷生產和被丟棄的塑料垃圾,



社會在發展,然而塑料汙染,是我們只顧著自己發展而帶給我們生存的這個星球的一個傷痛的禮物...


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我們的愛護。


但準確來說,其實是我們自己需要愛護,


因為地球離開了人類,可能會變得更好,


但人類離開了這座星球,可能就活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