屢戰屢敗為何還能成為千年帝國?

自毀長城的後“征服者時代”

公元863年,拜占庭軍隊全殲了阿拉伯統帥奧馬爾的主力軍隊。以此為轉折點,拜占庭帝國逐步發動反攻。到了公元10世紀,拜占庭帝國最為強盛的“征服者時代”來臨了!

公元965年,號稱“白色死神”的拜占庭皇帝尼基弗魯斯二世帶領著具裝鐵甲騎兵,在託羅斯戰役中徹底地打垮了小亞細亞東部的阿拉伯人,收復了安條克城和北部敘利亞。其後繼者約翰一世與巴西爾二世則繼續了其事業。

公元970 年,約翰一世僅用4個月就擊敗了羅斯與佩切涅格遊騎兵、保加利亞聯軍,並將他們削弱成一個可以控制的盟友。

公元995年,巴西爾二世擊敗了阿拉伯人,解除了阿勒頗之圍,進而佔領奧龍特斯河河谷,甚至推進到了更靠南的地方(霍姆斯和美索不達米亞),只是由於兵力不足才使他沒有嘗試收復耶路撒冷。他的勝利使拜占庭帝國在敘利亞地區的統治得以恢復。

公元1002年,保加利亞第一帝國達到了其極盛時期,疆域擴張到了北至多瑙河,南達希臘北部,西抵亞得里亞海,東至黑海的廣大區域。而這些領土都是在300年裡,其從拜占庭奪走的。巴西爾決心奪回這些領土,在此後的十幾年中拜占庭軍和保加利亞軍隊在巴爾幹半島長期交戰。公元1014年7月29日,巴西爾取得了薩洛尼卡戰役的決定性勝利。他為了恐嚇保加利亞人,將14000名保加利亞俘虜,每100人裡刺瞎99人,只留1個帶他們回家。由此巴西爾贏得了“保加利亞人殺手”的名聲。公元1016年,巴西爾和基輔羅斯聯合,擊敗了卡贊王國對克里米亞半島的進攻,成功保住了拜占庭在克里米亞半島南部的領土。公元1018年,巴西爾大舉入侵保加利亞,毀滅了保加利亞第一帝國,為當年的尼基弗魯斯一世報了仇。巴西爾之後又將兵鋒轉向東方,他幾次出征高加索附近的地區,佔領了格魯吉亞的一部分,將亞美尼亞王國的一部分納入帝國版圖,另一部分作為拜占庭的附庸繼續存在。此外,巴西爾還收復了意大利南部被諾曼人征服的大部分領土。

巴西爾二世,有“保加利亞人殺手”之稱,在他統治時期,拜占庭帝國達到極盛狀態

巴西爾二世於公元1025年12月15日去世時,他留下了一個從亞美尼亞山脈至亞得里亞海、從幼發拉底河至多瑙河的龐大帝國和諸多強將與25萬精銳的軍隊。在其背後,更是支撐這一切的希拉剋略大帝所首創的軍區制。軍區制的基礎是“軍役地產”,簡單地說,就是讓大量士兵在和平時期開墾、種植與訓練,戰爭時期出征,儘可能地自給自足,自備武器與裝備。軍役土地制實際上造就了一個負有軍役義務的小農階層。他們以小農家庭經營方式從事農業生產,除了擔負賦稅以外,還要為從軍作戰做好一切準備。當農兵的長子繼承其父的軍役義務和軍事田產後,其他的兒子便補充到負有軍役義務但不從軍作戰的自由小農中。這種制度就為拜占庭帝國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優秀兵源。

然而,“自毀長城”這種故事並不僅僅發生在中國歷史上。在巴西爾二世死後,那個名為“敗仗庭”的詛咒,又通過拜占庭帝國“人和”不足的缺口開始發威了!在巴西爾二世的後繼者特別是羅曼諾斯三世皇帝眼中,帝國的外部已經足夠“安全”。而對於那個無法有效控制的強悍軍隊,才是眼中釘。於是,他利用官僚開始逐步打擊軍隊勢力,使得巴西爾二世留下的名將們死的死,撤的撤,流放的流放,幾乎一掃而光。但羅曼諾斯三世統治時期的“打擊”並不僅如此,巴西爾二世時代所有保護農兵的法令幾乎全部被撤銷。中國人耳熟能詳的一個詞,“土地兼併”出現了。

其實那些代表著土地大貴族與官僚利益而登上皇帝寶座的後續者,說到底,就是為自己眼下的經濟利益服務。而對強悍軍隊的打擊,也不過是為了掌握住能幫助其實現經濟利益的權柄而已。但農兵們的逐漸衰敗則從根本上破壞了拜占庭帝國的經濟基礎,也摧毀了其軍事潛力。

左圖:1. 公元950年,羅斯僱傭兵 2. 公元1000年,瓦良吉衛士 3. 公元1030年,著制服的瓦良吉衛士;右圖 1.10世紀,鐵甲聖騎兵 2.11-12世紀,騎兵旗手 3. 公元1050年,鐵甲聖騎

可悲的是,這些統治者們沒有現代國家的全球化視野和信息。他們無法看到,在西方,西西里島的阿拉伯人被清除後,諾曼人正在崛起;在北方,無數遊牧民族——佩切涅格人和庫曼人突破羅斯人的阻擋開始南下;在東方,阿拉伯勢力正在被突厥人取而代之。所有這些敵人即將把“敗仗庭”的屈辱加諸在拜占庭帝國的頭上。

公元1048年,佩切涅格人大規模渡過了多瑙河。而親手摧毀了軍區制基礎的拜占庭帝國,根本無力抵禦這些掠奪者。所以官僚與貴族們竟然把敵人的入侵看作是好事,他們開始大規模僱傭佩切涅格人,作為可依靠的軍事力量。但這些傭兵的逐步擴大,給帝國財政支出造成了沉重負擔。而且他們不易控制,時常轉身進行劫掠,使得整個帝國的北方農民不得安寧。在幾次鎮壓失敗後,拜占庭帝國竟被迫用饋贈禮物的方式來收買他們,以換取暫時的和平,進而還向佩切涅格人可汗封授土地和朝廷的貴族頭銜。傭兵成了飲鴆止渴的毒酒,帝國軍隊的崩潰成了遲早的事情。當年西羅馬帝國所發生的一切,如今也在拜占庭帝國身上重現。

公元1071年8月19日,軍人出身的拜占庭皇帝羅曼諾斯四世試圖恢復當初的榮耀,他率領大軍,在曼西克特迎戰突厥塞爾柱軍隊。開戰前,突厥統帥亞爾斯蘭在正面戰場對打贏享有“軍隊之花”美譽的拜占庭軍隊並沒有多少信心,他甚至做好了陣亡的準備。但開戰後,他才發現拜占庭軍隊已經成了徒有其表的空殼!軍區步兵弓箭手被塞爾柱弓騎兵所壓制。軍區騎兵“沒有遭到多大傷亡就退了回來,稱無法攻擊”。只有拜占庭的重步兵與禁衛軍還保持著戰鬥力。雪上加霜的是,拜占庭的重要將領杜卡斯發動了叛亂,將整支拜占庭軍隊拋入深淵。

很快,塞爾柱人趁機鋪天蓋地地圍了上去。軍區部隊在混亂中潰敗,將皇帝與帝國最後的精銳鐵甲聖騎兵、瓦蘭吉衛隊丟在了突厥人的大包圍圈中。最終,這些曾經驕傲的超重裝騎兵及來自北歐的瓦蘭吉禁軍雖然戰至最後一人,但寡不敵眾被全部圍殲,皇帝也重傷被俘。拜占庭軍隊的脊樑被徹底打斷了。

拜占庭帝國在曼西克特會戰的慘敗所導致的大混亂一直持續到1080年。這段時間裡,西方諾曼人、北方各遊牧民族及東方塞爾柱突厥人對帝國的攻擊一直沒有停歇。

所幸的是,拜占庭觸底反彈的“技能”再次開啟。新皇帝阿歷克塞一世艱難地重整帝國,經過一系列外交與軍事上的努力,在十字軍與塞爾柱人的戰爭中漁翁得利,收復了尼西亞地區,並花了20年時間去復興帝國軍隊。終於,阿歷克塞一世的努力有了成效,拜占庭軍隊於1108年擊敗了博希蒙德的十字軍並將其擒獲,又於1116年復仇性地重創了塞爾柱軍隊。

此後,阿歷克塞的子孫繼承其事業,一直為了重振帝國的軍事實力而四處拼殺,帝國又漸漸出現了復興的苗頭。結果,“敗仗庭”的詛咒又接踵而至。這次它所帶來的威脅則來自西方——十字軍!其突破口依然是拜占庭“人和”的短板。

毀滅國運的十字軍攻克君士坦丁堡

第三次十字軍東征並沒有收復耶路撒冷,但中東重要的海港城市阿克重新被歐洲人攻陷(1191年)。公元1193年,阿尤布王朝的創立者薩拉丁去世,埃及陷入繼承人之爭的混亂,讓歐洲人重新看到了奪回聖城的希望。公元1202年,在教皇英諾森三世的發動下,第四次十字軍東征開始了。本來,第四次十字軍的預計攻擊目標是阿尤布王朝的首都——開羅,然而一個年僅20歲的拜占庭流亡王子最終改變了十字軍的進軍路線。

這個名為阿萊克修斯的王子的流亡是一場典型的拜占庭宮廷陰謀。公元1195年,統治拜占庭10年的伊薩克二世在外出打獵期間被其長弟阿萊克修斯推翻,後者自稱為“阿萊克修斯三世”。前皇帝伊薩克二世被戳瞎雙眼、關入大牢,同時被關押的同名太子阿萊克修斯則收買看守潛逃而出。這位前皇位繼承人希望十字軍幫助他奪回父親的皇位。於是,在威尼斯人的推動下,十字軍將自己的兵鋒直指拜占庭帝國。

而此時的拜占庭在之前短暫的科穆寧王朝中興後,差不多每位皇帝上臺之後都會大肆搜刮,然後封賞親信、拉攏衛兵。當時帝國的軍事實力基本靠僱傭兵維持,各個民族的僱傭兵彙集在君士坦丁堡:有突厥人弓箭手、亞美尼亞步兵,甚至有西歐的騎士,只有其中5000名北歐瓦良吉衛隊算得上是精兵強將。這樣的軍事實力顯然無法保衛十字軍眼中那座“世界上最富的城市,它擁有天下財富的三分之二”。

1204年4月12日黃昏,十字軍攻入偉大的君士坦丁堡,這是此城建城700多年以來,第一次被軍隊攻破。次日(4月13日),瓦良吉衛隊趁夜色逃走,君士坦丁堡全面落於十字軍之手。這座由君士坦丁大帝建立的“新羅馬”,守衛拜占庭帝國基督教信仰的基石,就此被同為基督徒的羅馬天主教徒所征服。

14 世紀,拜占庭士兵 1. 騎兵 2. 步兵 3. 弓箭手

世界軍事史叢書《武裝者》系列第287冊:《拜占庭軍隊(1118-1461年)》/圖

之後,十字軍開始了整整三天的洗劫、破壞和屠殺,讓君士坦丁堡淹沒在混亂、哭聲和鮮血中。無論是皇宮、教堂、府邸、浴場、墓地、修道院,還是國家圖書館、公眾會議廳、大賽車競技場,都成為洗劫的對象。

據事後統計,劫掠財物的價值總計高達90萬銀馬克,以現在的市價計算,即使最底層的十字軍兵士都搖身一變成了百萬富翁。

征服君士坦丁堡後,拜占庭帝國被瓜分了:威尼斯人佔有原拜占庭領土的3/8,非威尼斯人佔有5/8。十字軍在君士坦丁堡建立了拉丁帝國,同時,一批實行西歐封建制的十字軍國家在地中海東北岸誕生,它們被稱為“Frankokratia”,即“法蘭克人統治的國家”。

同時,拜占庭殘餘勢力也各自圈劃土地,獨立統治。其中最大的是君士坦丁堡陷落之前就由元老院選出的新皇帝狄奧多爾·拉斯卡里斯所建立的尼西亞帝國,此外還有在原拜占庭帝國西部,伊薩克二世的伯父約翰·杜卡斯的私生子米海爾·科穆寧·杜卡斯建立的伊庇魯斯專制君主國。而1200年左右,因政治亂象逃出首都君士坦丁堡的皇帝安德洛尼卡一世之孫阿萊克修斯則建立了特拉比松帝國。曾經的拜占庭帝國就這樣被肢解瓜分了。

但如前幾次一樣,“敗仗庭”的詛咒之後,拜占庭的觸底反彈技能又一次開始。尼西亞帝國艱難的在東西方敵人的夾攻下存活了下來,通過抵抗十字軍與突厥人的勝利站穩了腳跟。在1256年,君士坦丁八世收復了君士坦丁堡重建了拜占庭帝國。

穆罕默德二世部隊1453年圍攻君士坦丁堡

繪畫,描繪蘇丹“征服者”穆罕默德二世部隊1453年圍攻君士坦丁堡的情形,最終君士坦丁堡淪陷,拜占庭帝國滅亡

然而這個時期的拜占庭帝國,已經徹底喪失了元氣與底氣,但同時,之前拜占庭帝國所有的種種弊端卻被繼承了下來。當時仍有拉丁國家勢力存在,法蘭克人統治的地區,不斷抵抗著拜占庭帝國的征服。在拜占庭帝國內部,長期戰爭和分裂導致希臘分離勢力抬頭。海上商道被意大利城邦控制,拜占庭帝國的財政因此受限,軍事和經濟資源匱乏。塞爾維亞人在拜占庭帝國混亂以及保加利亞衰落時,趁機崛起。總之,復國後的拜占庭帝國實力透支嚴重,在米哈伊爾八世去世之後,帝國實際上已經淪為二流國家。

沒能再一次中興

13世紀,蒙古西征更導致了大量突厥人向東遷徙,東部邊防壓力進一步增強。同時,拜占庭帝國內部依然連連內戰與政鬥不歇。在突厥人的移民浪潮下,拜占庭帝國在小亞細亞地區再一次出現重大挫敗。包括尼西亞在內,大量拜占庭城市落入奧斯曼手中,拜占庭帝國在小亞細亞的勢力被壓縮到了西部沿海。奧斯曼人至此開始正式成為拜占庭的巨大威脅。

在之後的14世紀,由於持續的內戰與塞爾維亞人的侵蝕,拜占庭帝國的領土又一次變得四分五裂。雖然塞爾維亞—希臘帝國很快瓦解,但是拜占庭帝國已經無力收復故土,而奧斯曼人則得以放手征服巴爾幹地區。奧斯曼人在進入歐洲,於巴爾幹地區站穩腳跟後,首先將防守完備的君士坦丁堡孤立,之後便不斷蠶食其色雷斯地區。然而此時的拜占庭帝國仍陷入皇子安德羅尼庫斯四世與其父約翰五世的內訌之中。

最終,1453年5月29日,奧斯曼帝國大軍對君士坦丁堡發起了最後的總攻,君士坦丁堡淪陷,拜占庭帝國滅亡了。

值得一提的是,拜占庭帝國滅亡後,還有3個拜占庭參與國家仍舊在尋求重新復國的希望。但奧斯曼人並不打算給他們任何機會了。公元1461年8月15日,攻陷君士坦丁堡、毀滅拜占庭帝國的奧斯曼帝國蘇丹“征服者”穆罕默德二世,騎馬來到特拉布宗城門前,接受該城的投降。就這樣,當時世界上最後一座屬於拜占庭的都城被奧斯曼人所佔領。就此,那個曾經有過輝煌,也有過屢戰屢敗屈辱,雖然淪為“敗仗庭”,但多次觸底反彈的拜占庭帝國終於走進了歷史的塵埃。